金堂资讯:大连站•陈立坚_设计要加强管理
日期:2010-09-01 13:59:00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1556
非常感谢大家,我们有机会在这里见面。刚才Gregor Hoheisel讲了很多相关的国际项目的一些话题,还有一些他的优秀的作品,有很多我们都拜读过,我觉得他在境外的公司,包括国外的设计师,在思考方面,我们刚才讨论了一下,他们的宽度、高度和深度很好,关注面很广,都是全球化的东西,这是我们中国设计师应该要学习的,我们今天在这里也是等于是回半个家了,因为我在大连留下很多足迹,虽然我没有在大连做项目,也有很多愉快的事和遗憾的事。愉快的是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的朋友,现在我还可以自己开着车到处走,很熟悉大连,基本上不会迷路,觉得是一个和好的城市,我觉得是除了广州以外这是我的半个家;遗憾的就是我没有娶大连这么优秀漂亮的女孩做媳妇。
在这里我说一点比较铁心的话题,我们设计这个行业要创造价值,实际上有双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替自己创造价值、第二个替别人创造价值,因为我们的设计基本上在演绎自己的梦和别人的梦,比如我们的开发商要做事情,他的梦想是把楼卖掉然后赚更多的钱,这是他的梦想,另外是买家,我们买家看到你的设计以后,他觉得你这个设计很好,然后就买你的房子,然后大家都赚钱,就有三赢的情况,如何做到三赢呢有几个方面。
能够做到三赢的状况我们的设计单位,就是我们的设计师或者一个设计公司,我们要做到的一个东西就是如何创造最大的价值,让自己的作品可以第一能够让顾客满意、第二让自己满意、第三可以在市场上让市场满意,体现它的价值,刚才张总把我放在台面上,他说我又骑马、又打球,的确我很喜欢玩,包括打球、潜水、骑马都是我自己的爱好,我很希望能够腾出很多时间让自己尽快的发挥做设计,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设计师都很忙,因为我在读BMA的时候老师给我四个话题,他说有四种人,一个又聪明又勤快,世界上只有这四种人,第二种是人聪明但是懒、第三种是又笨又懒惰、第四种是笨但是很勤快,这四种人里面,当然我们今天很多都是设计单位里面的主管一级的,甚至是老板,也有很多是设计师,我们不妨谈这个话题,老师说四个人你找到一个,留下三个,这三个你怎么安排,你想干什么,讨论的很激烈,最后炒呢?最后说勤快但是很懒、又笨的大部分想炒,有一部分想炒笨但是很勤快,最后老师给答案,就是说勤快又聪明的人可以安排做工程师、大家这里有很多是工程师,懒的但是聪明的当老板,剩下两个开始选了,老师说又笨又懒的也要留下,因为他可以当看仓库,他懒不挪窝、他笨不收钱,但是剩下一个是笨但是勤快的一定要炒掉,因为你擦屁股都来不及,天天犯错。
这四个里面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要做这行业,实际上要勤快又要聪明,而如果要说设计师公司的老板,你作为一个统筹者,统筹很重要,他想懒,懒的话我们有一系列的方式、条件,让自己把时间腾出来,那就是管理,在管理里面可以让公司体现他更大的价值,我们中午吃饭的时候跟几个老师、同行在一起,聊到这,我们因为想多元化一点,在金融设计之后我们投资开了餐厅,经营这个餐厅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设计师可能做不到的一些问题就是管理上的问题,因为我们都是师字辈的,设计师、医师、风水师、发型师,都是有一定的专业水平,都是有个性的,在管理的过程里面,他们都可能都很随心,都有相当大的困难,包括厨师,我就问我的厨师长说这些厨师怎么办?今天跟老婆吵架了今天不放油、盐怎么办?他说没有关系。广东为什么叫发菜,发菜叫荷官,还有一个大家做过餐厅,何台,就是发台的,它管理厨房的整个系统,我们的行政总厨是负责设立所有的菜系、菜单,把菜单拿给荷官、厨师研讨,研讨出来了以后我们开始进行厨房的制作,这个荷官达到什么程度呢?他拿着这个荷单以后,拿着油、盐、几块牛肉、粉、多少盐、油准备好准备好了以后,你这个师傅再怎么样炒熟了没有问题,这个菜就成了,至少不至于说油、盐不放,这个出品不具备问题,这叫稳定的出品。
稳定的出品是公司一个公司的命脉,是创收的源泉,也是你的客户所依赖他们想要的,他们想要的是稳定的出品,所以有一些大酒店你觉得吃起来太没有味道了,因为它已经是成熟化了,过分成熟化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在这种创造价值上面,创意上面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是必要的规范我觉得是有必要的,所以我们想,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们设计公司不可能有一个我们的荷官呢?后来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搞了这样的荷单,就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出来了。
这个实际上我们分了几大类型,我今天简要的阐述一下,一会儿我把其他的境外公司的一些对比拿出来大家分享一下,从目录上我们看分成三个大阶段、四个小段,第一个段是方向的定位,我们在做我们任务的设计的时候,我们公司是这样的,首先是客户定位,客户定位了以后,在这个地方我认为非常的重要,就是我们说的穿唐装、西装,穿什么装这个时候就说了,就是说你要黑的白的在这个过程里说清楚;另外我们很多时候我们设计师会遇到一些这样的客户,就是说你先做一个效果图让我看看,你看你的设计理念好不好等等,因为第一我们都不知道你想要什么,那我就跟我的客户说假设我是一个客户,你是一个服装设计师,我就说我你看我穿什么衣服好,他可能会问我你干什么?我说我结婚,你是中式的还是西式的?西式的西装,中式的。我要抬花轿。可以。可能这个就是一个思想的要点,它给了这个创意的要点,给了你以后根据这个来做,所以这个有一个风格的取向,有客户的定位,如果这个定位不准确,不给你这个东西你可以不做,你不具备跟我合作的条件,因为你不跟我说实话,这是不可能的,所以首先我们要做这么一个,然后有了他的要求,比如说我们结婚,中式的结婚是要抬轿子,西式的要穿婚纱的、走出来的,要戒指,里面有一个道具、框架,这里有一个运营平面,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才根据它的客户的要求,它的一些想法,这些消费者是干什么的,是什么级别,是开夏利来的还是奔驰来的?客户群体肯定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绝对这个风格,在这个地方不用这个图解释,因为我觉得不够快捷,我们就用一个长条,我觉得这个22条,刚才大家说了,我想从一个长条的一个叙述说比较简单一点。
当我们定位有了以后,有了这个风格的取向以后,我们有一个运用的平面,这个运用的平面跟着后面有一个预算,这个是很关键的,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中餐厅,我们一个包房,经常去吃饭,这个核定数对我们未来设计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正常的设计流程、传统的流程是先做效果图,很漂亮,然后出施工图,出完施工图后不错,去施工、打预算,等预算一看不行,往回坎,直接包给发包方,施工单位说报3千万,这样2千万拉倒,一口价,这个施工费或者有一些我们的单位,就开始改了,去缩、减,这个效果做出来自己不敢认,回头就说改了什么,改了很多,我们很多老师跟我说,他说你自己的作品都改了,你不可能天天站在甲方的大门口说这个作品是怎么改的,你说服甲方的这个过程是你能力的一种具体的表现,你怎么说服他,让他去为你所用,履行你的设计,这个过程我们就增加了这么一个环节,在我们公司的运作里增加了这么一个环节就是预算,不是工程的预算,是营运预算,这个营运预算我举了包房,我们可能一个包房12个人一桌,我们算了10个人,打8折,如果100块,2顿饭200,一天应收2千,毛利30%,就是600块钱,如果开满200天就是12万,如果一年回本装修额度是12万,一般的包房如果是4平方米,就是3千块钱的标准,报土建、空调等等所有3千块钱,我们就有这个标准了,一这个标准是营收一年的收入,如果2年就可以翻倍,曾经有一个老板,他说有一个包房,以后是比较稍高一点,他说我300—500(一个人均收入)大概这样算,刚才这个东西,然后再翻倍的价钱情况下乘2,300乘3,500就是60万,30万再除100平方米还是30一平方米。
他说陈先生你要帮我花完,你不花完这个钱我的客户不来,因为你没有创造出同等的价值感,我们作为设计师大家就要考虑我怎么样才能花3千或者6千块钱,一定要花完,当你谈到这个情况下,我们的客户就好谈了,我们就很容易就预算出来,他就给你空间,因为他有产值就有空间,有空间就可以成就这个作品,所以我们在做过程里面,我们看到有很多表格在这里,包括我们做酒店的房表,这个房表是我们做的,房表里边的所有数据我们把它算出来以后,我们有它的营收,这是我们做酒店的时候一些经济指标数据,我们列出了相关的项目的预算,这个是我们中国特色,这是真的是中国特色,你必须跟客户把这个谈好了,他才给你这个空间设计,不谈的话,他会让你越做越漂亮,越改越多,如果你符合这个价值的要求就可以成就出他的预算和这些方案。
这边可以看得更清楚一点,包括我们运营方面的一些想法,我们说这是我们在三亚,海航集团做8万平方米的酒店,这个组织和结构根据客户的要求,比如说这个红线是散客的要求,黄线是团队的要求,绿色的线是奥巴马,同时你可以走到他上面的公寓,蓝色线和粉红色线是它的后期部分的,因为有这个要求,你才去这样设计,这是客户的要求,这部分有了,还有我们的可操作性预算有了,我们才可是去运作我们的项目,我们才开始设计,那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设计师稍微痛苦一点的地方,但是也是中国的一个为我们的开发商,他们是创造最大价值的,我们的开发商要经常最大价值化,因为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还在爬坡,他们一定要效果好、又要成本低,所以才有这么一个说,有了这个造价以后我们才进入材料分析和运作的阶段。
我们是先做材料再做效果图,我觉得这个东西回头我会给一个其他设计师一个操作模式的方法,有了这个方式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第一我们的反复的过程、效果图改的过程降到最低,第二把甲方的预算保证到最低,设计的空间费用可以有效、不重复、不浪费,这些东西我就不罗嗦了,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东西。
我今天要讲创造价值是因为在前面,在管理上,所以这个部分我先说一说这个,我把一个刚才的对比给大家看一下,HBA网站上的一个工作流程和路线给大家看一下,中间我们走的这个是HBA的一个工作流程的板块,他们也是先做设备是规划,然后把所有的客户的要求做成规划,然后做一个F,再给一些创意的方案,在这个设计里面就是刚刚我们说的提案,再深入,再做手稿,先细化,再做手稿、施工图,他们自己在网站上公布的他们的设计流程。
实际上现在有很多资讯这么发达,大家可以多点了解,我觉得中国设计师应该向外头冲出去,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特点。在讲到设计进度流程的部分以后我们还有两个,要根据这个东西建立的一个规范,就是我们工程师在做的,我们一起分享一下,这个就是我们的一个自己搞的一个设计软件,我们自己的网管写的一个软件,我们的项目根据这些我们相关的流程,我们每一个流程的节点都会有控制,我们每一个项目,比如说这是我们提交的要发出去的功能,但是我们也有管理系统,我曾经有一个客户,最困难的是一个客户问我,说我们交情很好,能不能先把图发给我,我这赶工程,你发了之后第二天问设计费怎么办?他说我正忙。那怎么办,怎么解决?我们公司是必须有签证,我这个流程锁死了我们所有的电子文件,我们必须有4个人签字,第一个是我们管合同的行政管理,另外一个是设计总监、第三个是我们具体制作的人,发这份稿子,谁制作效果图的人、第四个是我们的财务,当我们四个人都签字了以后,我们这个电脑自动生成这个文件可以提交,就可以发出去,秘书就可以发出去了,这个签证就在这个电脑里完成,我就没有办法了,我说我改不了这个系统,不好意思,你在走流程我这也在走流程,大家一起走,效益是大家共同创造的,不是单方面创造的价值。所以这个是一个怪圈,而我们收不到钱,当初早知道不给了,这个是最惨痛的。
这是我们一个设计部总监提交上来的,同意的话所有人签字,签字完了就可以发出去了。这个是我觉得跟我们设计这个流程去做的一个设计,就是说这个签单也好,当然可能有你公司的操作模式,签收的意见,这是我们的财务等等,签完了这个东西可以发出去。
这个是我们希望我们的设计单位、设计师加强一下管理,是创收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的应收应付保证拿到的话是保证财富,百分之多少都是纯利润是最关键的,让大家亲身体会到的一些东西。
另外一个就是一个管理系统,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一个硬装材料和软装材料的管理系统,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省我们很多员工、很多的力量、很多的费用,我们现在有100多名员工,但是真正做这个的并不多就可以完成了,这么多项目,这是我们公司的材料的淘宝网,比较熟悉的数据,简单一点说一下,这是我们的所有的供应商,比如说洁具部分,我们找一个龙头也可以、找任何品牌都可以,我觉得这个可以很方便的,我们的同事添加到任何一个使用过的项目,或者说添加到什么项目,他可以添加到以后,我们可以找一些项目,我们可以到项目去找,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些项目,我们可以有我们的采购单,可以打开我们的采购单、可以拿到相关的采购的单,这个单子可以是分类的,家具分类、五金分类,你一个酒店可能上万种东西,这样你必须分类,就可以很简单的搞定了,还可以另外是给我们客户打印出我们的材料清单。现在我相信有很多公司以前走过这个路子,做材料的时候一堆同事做,贴图等等大量的规律,这会浪费我们很多人力、物力和钱,你们可以利用你们的科技手段,你们会省很多的钱,更多的人,就等于那天说的,你们公司一个人的汇款率是多少?一年有没有20万?如果100个人20万就是要完成2千万的活,如果一个公司100人做50万,100人要1亿,但是有可能同样是5千万,如果我是100万的话,我可能是50个人就搞定了,效率创造了价值、创造了我们的生命。这个是关系到我们各个系统的合理性和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如果在这几个方面我们都能够体现出我们方方面面的价值,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公司可以游刃有余了,当老板的很轻松、当员工的有明确的目标、目的,而且他们也干的很轻松,同样完成一个项目原来要3个月,现在可能只需1个月或者更短的时间,本来要20个人现在10个人就行了,分成的时候同等的项目拿100万分给20个人和分给10人和5人不一样的,员工有更大的收益,他在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里面体现出大家的价值,老板的价值、员工的价值、公司的价值,你干的很开心老板很高兴,都愿意在这个公司呆着,你这个效益高了,精神头好了,做的项目也好,客户也来了,是良性循环,令你可以做得更好。
这样的话我们从刚才说的几个价值方面会有体现的,刚才我们说的设计公司赚钱,我们的开发商也赚钱,买房子的客户也觉得值,三赢的状况出现了。回头我又有更多的时间打球、骑马,很轻松,多一点资助、多一点创意,我做的更好,所以把我刚才说的四种人里面我开始挺懒的,所以我创造了很多东西,希望大家还是很勤快,我不会像设计师说的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我不会,但是我会用更多的时间创造其他的价值,这是我今天来大连跟大家分享一下的我的这些年的工作的心得,希望大家可以给点意见、多多支持。谢谢大家。
大赛官方网站:http://www.china-designer.com/news2/zhuanti/designweek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