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活动 >> 正文
酒店、办公及公共空间未来发展趋势——王轶昆篇(组图)
————“世界语,中国情”2012金堂奖获奖作品国际研讨会主

日期:2012-12-24 14:55:11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1183    

(图:“世界语,中国情”2012金堂奖获奖作品国际研讨会—酒店、办公及公共空间未来发展趋势到场嘉宾,从左至右依次为赖旭东先生、朱晓鸣先生、杨胜邦先生、潘向东先生、肖艳辉先生、张宁先生、谢海涛先生)

主持人:“世界语,中国情”2012金堂奖获奖作品国际研讨会正式开始,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在场的嘉宾,他们是:

洪约瑟:洪约瑟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赖旭东:重庆市年代营创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董事,设计总监

潘向东:广州市城市组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王轶昆:北京卓正和商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肖艳辉: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设计总监

杨邦胜:YAC(国际)杨邦胜酒店设计股份公司董事长、设计总监

张宁:广州集美组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朱晓鸣:杭州意内雅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创意总监

跟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在座的这几位,今年金堂奖的作品,非常有震撼力。包括杨邦胜的设计团队从国际五星做设计;王轶昆先生做的重庆会展中心等。我们今天的主题是“酒店、办公及公共空间未来发展趋势”。下面我想由来宾先把自己的作品给大家做个介绍,介绍完可以让来宾与参与活动的朋友个小小的互动,中间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关注的话题等等,可以随时像台上嘉宾提问,希望通过今天下午的讨论,真的能把公共空间、办公、酒店探讨深入。

王轶昆——重庆国际会展中心

(图:北京卓正和商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王轶昆先生讲解作品)

主持人:接下来是有请王轶昆先生,这个案例有意思了,统计数据不好乱讲,但在中国一单室内设计合同达到8000万的肯定是数一数二的了。我们现在把时间留给王轶昆先生,请他来给我们解读一下如何用他的设计体系驾驭巨大体量的项目?

王轶昆:感谢大家腾出宝贵时间,首先重庆国际会展中心的项目时间比较短,我们做了一年半左右,目前处于马上竣工的状态,上周我去了一趟现场, 2/3的部分已经完成,预计到明年3月份能够全部开馆。这个项目本身和我们在广州琶洲这个会展中心有一点相似之处,都是会展项目,刚才前面几位优秀的设计大师给我们讲了很多酒店方面的案例,精彩绝妙。

会展部分,应该说整个设计方式和所要表达的诉求,和酒店是有所区别的,虽然我对酒店不是特别懂,刚才请教了一下杨邦胜,酒店消费基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环境,一个是服务,环境基本占了50%。会展项目,作为总设计师,最初接触这个项目时,我首先考虑的是会展项目本身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的目的到底解决什么问题?我的理解就是会展项目它应该是一个辅助工具,不是鲜花,所以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运用那么多材料,组成这样一个大体量,当时我就想一定要它控制住,把它控制到一定范围上,从颜色、体量、材质上尽量做好绿叶的工作,将来为所有参展的展品、活动提供最好的平台。

这些是会展中心的效果图,这是它的侧立面,里面有一个蝴蝶,从总设计师个人来说我不喜欢这个东西,但是甲方希望有这么一个东西,这是最后的一个妥协的结果。我们前面看到这个圆形是一个五星级的酒店,还有展览、展馆,还有一些商业的部分,这个是会议的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我们的会议中心和展馆之间的结合处一个连廊,这是会议中心的出入口。相对于前面酒店项目的美妙境界,这个会展中心就严肃一些, 60平米的外立面我把它控制在四个颜色,分别为浅灰、中灰、深灰和深深灰,希望在整体在一个范畴内,甚至连酒店的外立面我们都采用了四个颜色里最浅的一个,让整个效果能融在一起。

会展部分造价比较便宜,我们想在各个体量里尽量找到彼此之间的呼应,找到简便的表达方式,能够让所有参观者从外面一进到里面就感觉到视觉元素的相关联。这是它的一个平面图,是我们刚才前面那个效果图里面的一个主登陆厅的一个图片。这是主登陆厅侧面的音续厅,包括咖啡厅的外立面,包括连廊的方式大家看到尽量用相对比较统一的元素和一个材质颜色把它贯穿起来。这是多功能厅,体量也比较大,比例关系看起来层高比较矮,实际上有将近20米高,为了解决关于对顶部复杂的机电设备的遮挡问题,同时还能够对后期的展览作曝光方便,所以我们采用了格栅造型的方式。

大家看到这是我们整个多功能厅高度的立面,这是刚才效果图格栅的分隔方式,这是我们次登陆厅的视觉效果。首先在参观的时候,根据不同的功能采取不同的展馆,可能有不同的登陆厅进入会场。对于展厅内部更强调的是作为一个背景工作,一个颜色调制和简单材料的调整,里面有一些公共区域的咖啡厅,有一些简单的方案,包括卫生间,展厅内部刚才我简单做了一下展示,我想应该是以单纯简单,尽量不要让人看到设计,为这个展品的展示提供更多的空间。在展厅外部的一些公共空间,类似于景观设计,这部分我们也做了一些考虑。像这个部分我们把它作为绿廊,这是整个展厅中间的一些区域,当时接到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想对于这些绿廊部分要怎么去处理,我想既是小体量的东西,同时又把使用功能融入进去,比如我后面连续展示的小景观的东西,它同时是小快餐厅、小咖啡厅,类似这样的空间功能,当时考虑到毕竟是重庆的一个地方项目,所以就根据重庆八景变相做了一个预景。这是这个小景观的另外一个立面,这个景观和区域关系可以相融。

这是第二个景观,大家可以看到绿化,我们甚至希望人可以缓坡一直走到后面去,水、咖啡厅结构可以和展览很好的结合。密集的展览,看起来非常累,我们希望出了展览后户外有一个轻松的环境,这里可以吃饭、可以喝咖啡。这是第三个景观,我们通过使对地面硬装石材和一些绿化的运用,用几何形式的手段把它和周边的区域很好的沟通起来。第四个景观,我们考虑它是一个快餐区,整个空间是可以和中间贯通的,是一个半通透的空间。这是一个绿廊雕塑,一进入绿廊之后一定会看到这个区域,为什么考虑这样的东西?巴蜀也是少数民族,有粗矿舞蹈的感觉,像类似非洲舞,这个角度表现就有舞蹈的味道。这是另一个,从某个角度进去,从另外一个地方出来,通过这样的东西能够把整个参展过程中的疲劳,得以舒缓,能让人停留下来,真正参与和享受一下这个空间。

以上就是我对重庆博览中心项目简单的介绍,前面主持人先生也一再讲,这是一个8000多万的项目,作为设计师来说当然不希望用价格来标榜自己的设计,这并不是一个值得传扬的角度。针对这个项目完成后,做一个小的总结,我个人感觉,作为设计师要习惯性的放弃简单的我,不要把自己的感受作为整个设计服务过程中最主要的感受,首先要解决的是这个项目的功能,我们所有的设计、所有指导性的原则都应该是围绕着这个功能,怎么让它能最好的实现,最好的使用,让我们的委托业主和客户能得到最有益处的设计,这才是我们设计师存在的真谛。

政府项目,关键是获取信任

观众提问:我是来自重庆的,这个项目特别有意思,因为我们杂志做了一个设计型酒店,重庆的九位一线设计师参与了里面的空间设计,今天真的很有缘分,见到我们的总设计师,我的问题是没有怎么思考的,提得肯定不会很有水平。我想请问一下王老师,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因为这种项目是跟政府打交道,和开始潘向东老师他们和企业主打交道肯定有很大的区别,这方面如何把握一个度?第二个问题,6000万在整个空间上已经很大了,它算中国仅次于琶洲的第二个会展中心,在这么大的空间中怎么去保持我们的平衡度,包括材质、包括跟周边景色等等这些平衡?

王轶昆:首先第一个问题,我个人包括我们的团队,应该说这是第一次和政府打交道,也缺少经验,有幸遇到的部门还是比较科学的,我们以前听到的一些相对负面的感觉,在这里面并没有体现。比如,外立面,当时我决定一定要把所有的材质和颜色都确定在四个颜色之内,这四个颜色完全是不同灰色的渐变,潜灰白、潜灰、中灰和深黑,目的就是这么大的会场,这么多材料,首先做一个会展项目,本身是服务于展品的平台,我们自己不能乱,不能散,我刚才强调的红花、绿叶的关系,作为设计师不是说通过这个项目表达我自己的设计水,而是要表达这个会展中心做完之后是不是很好用,是不是很多参展商觉得这个项目用起来对我的产品是最好的。

像您刚才提到的问题,包括里面有些材料,我基本上是两个星期去一次,有些材料我到现场之后发现不合适,甲方非常高级别工程的老总,会把自己的签名删掉,然后重新换掉再让我签字,第一方面政府项目也不像所有说的那样。第二作为设计师,无论是政府还是私营公司项目,他们本身都有一个基本诉求,首先要为项目好,作为设计师你如果能让对方感觉到你所有的支持点,你所有的主意、想法和坚持的东西都是为这个项目好,我相信也会取得对方的信任。

(责任编辑:Nina)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