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活动 >> 正文
中国设计体系的建立(组图)
————世界语中国情系列论坛之设计记录中国

日期:2013-01-07 15:53:32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1604    

引言:中国当下设计状态还是相当多元,甚至有一点点混乱,因为从表述中有悲观,有乐观的,也有反思的。“世界语,中国情”也意味着我们面临一个很现实的状况,大家在谈设计的时候不说“中国”就觉得有一点点逆潮流了。

然而,放眼世界,我们现在既要考虑中国设计体系的建立,同时也要面对世界的新趋势,中国整个设计还是从西方体系开始的,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反思,希望重建自己的体系,但又没有办法丢掉原有的那套西方知识体系,该如何应对?

借鉴反思

(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 余平先生发表观点)

余平:我很少出国,出去以后也是像设计师一样带个相机,但是照了一张相就放弃了,外国人好的东西太多了,我想不是要把这些东西都记下来,搬回去,而是只要知道别的国家人在干什么。

西方人是自己走在前面,当然走前面探索的人难免会走一些弯路,他们现在也是在反思的时候,不是视觉上的问题,而是真正解决到人各个方面舒适性的问题。

了解运用

(图:dEEP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李道德先生发表观点)

李道德:用国际化的语言做中国的项目,我不谈东对东方文化有多么大的感知,我从小是在中国长大的,在中央美院读完本科去国外留学,在我的血液里还是有一种东方的基因在流动,在设计之中也是自然而然把中国人常常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流露出来了。

(图:世尊设计集团创始人 吴滨先生发表观点)

吴滨:但是我们都是中国人,受到西方文化的洗礼,但现在在发展这个阶段对模仿西方已经有所消化,被冲击,然后大家又开始寻找自己是谁。

融会贯通

(图:王开方工作室创始人 王开方先生发表观点)

王开方:中国设计都与中国相关,都与市场相关。有时候我不愿意把自己当做中国设计师,应该视点在“设计师”上,你是一个世界设计师,只不过你是中国籍,你在中国做项目,你在为周围百姓做服务,甚至我们有时候不把自己当作一个设计师,我们只不过是以设计这种语言来表达我们的观念和态度,所以我们是在与设计说话。

如果对世界文化、对现在所流行的设计趋势比较敏感、敏锐,同时你热爱和了解这块土地,这片土壤的文化,那么你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会抒发出东方的特色,有些老外做的中国情也很到位。所以,我觉得是跳出你的设计观点,以一种大把控的方式去创作的时候了,你自然就有世界语,自然就带着中国情,中国有时候精神并不是最主要的,因为精神是涵盖在作品最后的,而“神经”是可以触动每个人的第一视觉的。

(图:北京筑邦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高志强先生发表观点)

高志强:中国的文化是需要悟的,西方的文化都是用逻辑、推演论证的,把这两个结合就是大师了。

(责任编辑:Nina)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