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设计沙龙(组图)
——---陈颖秀城建筑室内一体化设计动态沙龙
日期:2011-09-14 16:36:29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1534
秀城设计多年来投入到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设计,发现大多数接手的室内设计项目中,原建筑设计离实际使用者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差距,不少房子往往被改动得只剩下可怜的框架和一点皮肤,差一点就要推倒重来了。在这个房地产拥有者常常喜欢对旧建筑推倒重来的时代,这种不断出现的重复建设,给社会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设计师们常常觉得遗憾:为什么不在建筑设计之初的时候,就为未来用户考虑得更加周详和深入一些呢?
建筑室内一体化设计并非单纯指形式上的内外统一。基于形式的变化,从后现代(post modern)到解构(deconstruction)到当今的仅剩下外壳的伪参数化(Foult Parametric Design),追随形式的国人陷入了空洞而缺乏真正创造力的表皮游戏。游戏的结果,往往就是不少国人住在外观“很西班牙”,室内“很中国”的房子里面,这是一种文化的分裂。而基于生产型的设计管理部门,则把大部分环节都经过专业细分,设计营造的过程也在不断地被切分的越来越细:规划、建筑、室内、陈设、景观、结构、水电、安防、空调、环保、节能、灯光、设施管理。
那么,提供这个全过程的设计服务提供者到底是谁?而在实际工程上为什么很少见到建筑师在统筹贯穿这些跨专业的环节呢?大多数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师已经在方案阶段就被经济指标、甲方和规划建设等部门之间的协调折磨的差不多了,往往无暇顾及到如此的延伸细节。很多投资者不得不从设计管理团队扩充转变成一个庞大的设计团队,甚至比乙方还要专业地去全过程地介入和影响到设计过程。UCS秀城设计倡导的一体化的跨界设计,正是倡导一种打通各个限制环节的通路,引导投资者、设计者,围绕人性做符合终端需求的创意设计,这是一种通向优品空间的全新的业态良性循环。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UCS秀城设计开始有意识地去影响客户,让一体化的设计团队更早地介入到房子设计生成的过程,一起去打破这种常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内外之分,认为空间的内和外就像人的手心和手背,怎么就能够轻易地区分得了呢?从平面的选址到建筑骨架的搭建,再到室内的家具摆放、场地景观的设计、幕墙设计、节能环保以及各专业衔接配合、设施管理(facilities management)、VI导视系统等等仔细而入微的环节,统统包含在秀城设计顾问的范畴。
当天参与“建筑室内一体化的跨界设计”主题讨论的嘉宾还有:深圳品牌策划专家李勇、奥雅纳(ARUP)建筑与规划总监张健蘅小姐、《里外》杂志创办人冯志锋、尚华营造工作室设计总监王斌、5只猫主编燃燃,十几家媒体出席现场参与报道。“跨界+设计沙龙”在热烈的讨论交流氛围中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