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前门大街52栋单体建筑全部封顶
日期:2008-02-20 10:07:56 来源:北京晚报 点击次数:1089
2月18日晚,记者走进前门大街施工现场,提前探访这条古街的崭新面貌。
600年天街5月复原亮相
走在这条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街上,最先令人感到惊艳的是一栋带有明显西洋风格的建筑。夜幕中呈现淡红色的外墙上,镶嵌着精细的白色天使浮雕,显现典雅的气质。“这里就是当年著名的中国邮局,外观是根据历史资料复建起来的。”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说,今后这里仍将开设一家邮局。
曾被很多人惦念的月盛斋原址,也已悄悄展露芳容。这座位于大街北侧的两层小楼,其造型格局与老照片上的形象分毫不差,宛如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这座小楼可是前门将来的黄金宝地。”负责人表示,今后人们从正阳门进入前门大街,最先经过的地方,便将是这家老字号。据了解,目前前门大街两侧的52栋单体建筑,已全部实现结构封顶;其中包括月盛斋在内的约一半建筑,则已基本完成内外装修工作;整条街将于今年5月对外亮相。
民俗老物件儿摇身变路灯
除了原址复建的新建筑,分布于大街两侧的许多修葺一新的老建筑,砖瓦之间更透着一股历史的沧桑。据了解,此次前门大街改造过程中,共经过32位专家的16次论证,甄选了上百处具有不同保护价值的建筑,在专业古建文物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修缮。除了大街上的商铺外,大街东侧胡同中的一些老宅院也纳入到保护范围之列。
即使在并不起眼的角落里,前门大街上也隐藏着许多值得赏玩的趣处。步行街两侧,不时可以看到预留的路灯接口,这种现代电器是否会破坏了大街的古典韵味?“完全不必担心。”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在前门大街上的每一处设施都被进行精心设计:路灯将被改装成鸟笼、糖葫芦和拨浪鼓3种代表北京民俗的老物件儿;垃圾箱则巧妙地化身为宅院门外的拴马石;五洲大药房原址上,则将依原貌安置一台报时钟。
消失50年铛铛车重返天街
由于曾是明清时期皇帝祭天的必经之路,前门大街素有“天街”之称。修缮后的前门大街将重现昔日天子走过的那条“御道”。按照当年的历史原貌,这条御道的宽度被精确地设定为2.925米,由长度为1.5米的汉白玉铺就而成,御道之外的其它地方,则将铺上青灰色石板。目前用于铺设步行街的近2万平方米石材,已陆续运抵施工现场。
铛铛作响的有轨电车,从御道两旁悠然地驶过,将成为贯穿整条前门大街的独特景观。为了再现这种消失了50年之久的“铛铛车”,施工方特意从天津订制了这种尺寸特殊的铁轨,每根铁轨的长度大约为12米,目前铁轨铺设已初具规模。另外,专门定做的两辆有轨电车,也将于4月进驻前门。
(编辑 孟兆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