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老里院见证青岛百年历史 兼有中西建筑风格(组图)

日期:2012-02-15 10:17:36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点击次数:1111    

在青岛,最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就是里院。这种既有中国特色又具欧洲风格的建筑综合体,见证了青岛的百年历史。里院是由二到三层的木结构房子围成的一种院落,分为“口、日、凸、目 、回”五种类型。目前里院保存最多、较完整的区域集中在四方路、平度路、芝罘路、黄岛路周边。 

这些建设于20世纪初的里院大多年久失修,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们也希望改善生存环境。“房间小不说,你看这木地板、木楼梯,走在上面就嘎吱嘎吱响,我们也不盼着能换多好的房子,就是指望能换个好点儿的环境。”家住芝罘路6号院的刘阿姨告诉记者。记者正采访着,邻居给刘阿姨送来了两壶热水,“我平常经常出去,邻居就帮我烧几壶水,老邻居了,在一个院子里关系很和睦。” 

尽管年久失修,生活不便,但一些老居民对这里还是很有感情。黄岛路17号院内的一位老人一直生活在这里,虽然现在已经 91岁高龄,但他依然自己洗衣做饭,偶尔还会骑自行车出去溜达一下。“从记事开始我就在这里住,1947年在这里结的婚,现在第四代的都5个孩子了。我不愿跟他们住,自己守着老窝也挺好。” 

黄岛路还是老城的商业中心,路两侧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各种各样的店铺,老城居民的生活起居就倚赖这里。住在黄岛路36号的王先生说,他来青岛6年了,与母亲、妻子、孩子挤在一个房间里,“每个月房租400多一点儿。” 

据市南区拆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片区的改造方案已经基本确定,有望在2012年开始黄岛路周边的旧城改造工作。记者从市规划局了解到,在黄岛路附近街区的改造方案中,将按照优秀建筑、保留建筑、一般性历史建筑、予以拆除建筑四个等级进行分类。适合居住的里院不仅在外观上保留原汁原味,还会在内部增加生活设施、改善基本生活条件;不适合居住的里院将保留格局、吸引商家,形成劈柴院类型的商业圈。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