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保定建成中国首座太阳能大厦(图)

日期:2011-05-25 10:24:02  来源:建筑中国网        点击次数:1220    

让光伏发电实现“生命的意义”

对于节能减排,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传统能源的节约利用与新能源的开拓上。实际上我们身边静默矗立的建筑,更应该受到关注。在发达国家,建筑用能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0%到40%。

因此,如果能够将建筑与太阳能利用相结合,即光伏建筑一体化,对于钢筋水泥搭筑的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显然有着重大的意义。

光伏建筑一体化,即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根据光伏方阵与建筑结合的方式不同,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光伏方阵依附于建筑物上,建筑物作为光伏方阵载体,起支承作用。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光伏组件以一种建筑材料的形式出现,光伏方阵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优势与好处,首先在于节省了空间,不需要占地兴建光伏电站;其次是可自发自用,减少电力输送过程的能耗和费用。同时,还能够节约成本,适用新型建筑维护材料,替代了昂贵的外装饰材料(玻璃幕墙等),减少建筑物的整体造价,并且在用电高峰期可以向电网供电,解决电网峰谷供需矛盾。而最重要的,是杜绝了由一般化石燃料发电带来的空气污染。

另一方面,太阳能发出来的电力是直流电力,它的使用也分为两种:离网、并网。离网系统一般需要用蓄电池将太阳能发出的电进行储存。而并网发电则是将太阳能电力用设备直接并入电网使用,这是一种经济、便捷的应用方式,代表着太阳能电力的应用主流,堪称光伏发电的“生命意义”。所谓太阳能并网工程就是通过专用的设备,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转换成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实现太阳能发电的并网使用,经过升压后的太阳能电力可以达到与常规电力一样的要求,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

由此可以看出,电谷锦江国际酒店的光伏并网工程,既是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的成功结合,又将所发电力并入当地电网服务于民,真正实现了光伏发电的最终意义。

一体化的普及尚需时日

近年来,借助光伏产业的兴盛,我国在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仅2009年国家公布的金太阳示范工程补贴,光电建筑并网项目就占了222个,共298.4MW。而2011年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补贴,或将达到10亿元左右。

然而,尽管市场及产业政策均释放出了利好信号,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仍然存在着障碍。

首先在于依旧略显高昂的成本。尽管随着技术的发展,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在不断下降。但就光伏建筑一体化来说,仍然不够廉价。目前,我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投资为20—25元/瓦,虽然相比前几年已经大幅降低,但整体还是比较高,未来还需要从各个方面降低成本。

其次,整个关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政策还不完善。据了解,可再生能源在光伏发电上落实不力,全国已经建成的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仅有极少数可以拿到国家的上网电价;由于光伏发电不连续的特点,电力部门认为只是增加了电量,没有增加实际可调度的电力装机;对于电力部门关心的安全性问题、规模应用对于电网的影响、无功补偿以及电网调度等问题都还没有相应的标准和管理规程。

此外,还存在基本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不健全、不配套等问题。生产光伏电池组件及配套蓄电池的企业,虽然都有较完备的产品检测制度和方法,但有的企业贯彻执行不够认真;进入市场的少数光伏产品没有商标及完备的产品说明书和安装使用手册。(责任编辑:JTan)

 


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