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我们共同关注合肥未来

日期:2012-05-18 13:15:47  来源:合肥晚报        点击次数:1490    

城市改容颜 两张“王牌”不能丢

自5月2日,合肥市规划通过本报独家面向社会各界公开纳谏以来,高校界的学者和教师也踊跃参与。知识分子群体普遍认为,合肥空间战略规划一旦敲定,将决定合肥这座新兴城市的容颜转变。而无论怎样,“幸福感”、“舒适度”、“环保性”才是城市规划最不应该舍弃的根本所在。

●创新与巢湖两张王牌不能丢

(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凌斌)

理想方案:方案三

城市规划方案不同于建筑设计,不是卢浮宫的“金字塔”,央视大楼的“铁裤衩”这般,越新颖别致越好。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凌斌认为,在所有的五套方案中,他个人最欣赏方案三。其原因正在于,“方案没有脱离合肥实际,较好地传承和发挥了合肥地域特色和基础,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创新这张“王牌”不能丢

凌斌一直认为,“科技创新”是合肥这座城市的一张王牌。在任何规划设计中,这张牌都不应丢弃,反而应该大力发扬光大。

方案三规划将在“长三角区域层面,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科智创新城市”。至少从传承城市特色上,凌斌认为,方案三还是最具有竞争力。

未来,合肥这座科技创新之都该往何处走?方案三也给出了明确的规划:力争在2030年,形成以新合肥为核心,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六安、淮南等皖中城市的大合肥都市圈。大合肥都市圈将与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呈三足鼎立之势,开创中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除此之外,凌斌还注意到,方案三在环巢湖城镇空间布局上,提出“一湖两核五片多点”观点。同时还将以新机场建设为契机,建设以信息电子、高端物流产业为重点的机场新城。“这些设计统统切中了合肥发展的关键词。”     

草型巢湖为整治开出良方    

区划调整后,合肥市从滨湖时代,走向环湖时代,如何下好巢湖这步棋就显得尤为重要。凌斌非常看好,方案三着重讲解了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问题,并提出环巢湖地区生态修复的四大战略措施。“修复的四大措施具有针对性,说明论证考查认真仔细,禁开区、限开区、引导区划分科学。”     

“当下,发展已经不是我们的核心问题,真正核心的问题恰恰在于如何生活得更好。只有环境整治做好,才能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凌斌认为,方案三打出的“环保牌”与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景不谋而合。    

巢湖湿地将是合肥未来的“城市之肺”。凌斌援引方案三中的规划,将力争把湖泊藻型变草型,即恢复巢湖草型湖泊的本来面貌。巢湖蓝藻水华的爆发,是生态系统破坏的恶果,而修复巢湖的关键和目标,就是逐渐恢复巢湖草型湖泊的生态特征。    

如此看来,“蓝藻梦魇”或将在未来真正远离巢湖。    

●多个中心有利缓解“城市病”    

(安徽绿海职业商务学院储汉民)    

理想方案:方案四    

“未来,随着合肥市日益成为政治、金融中心,周边的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合肥急需在周边构建若干个副中心来缓解城市的土地资源、人流车流拥堵等压力。”  身为一名高校教师,储汉民认为,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体设计的方案4——K战略最适合合肥的发展。    

多中心易于分散密集人口    

为了错开上下班高峰期,工作日期间,储汉民一般都住在学校安排的宿舍里,以节约时间。即便如此,偶尔坐校车进市区办事,储汉民还是“逃”不过常见的大塞车。这让储汉民备感无奈,一座城市的规划和设计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居民的幸福感和舒适度。    

储汉民注意到方案四提出,要“形成双心(合肥都市区、巢湖)同呼吸,两环保永兴,两轴连三极(巢湖副中心、庐江副中心、长丰副中心),东接长三角的K字形战略布局框架。”而这套方案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有效地将密集的人口分散开来。他同时注意到,整个“K”字形战略布局,共由“合淮同城化主轴线”、“宁合双核都市圈轴线”、“合巢同城化主轴线”、“合庐同城化主轴线”、“合六一体化轴线”等5条腿组成,将周边十余个乡镇串联一体,形成了共生的发展网络。    

在欧美,市民们热衷在郊外买房,在城区上班。未来,这一梦想会否跃入合肥版图?储汉民觉得,在城市主副中心的构架搭建起来后,这完全可能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巢湖庐江成为休闲后花园    

在合肥生活了十几年,最让储汉民困惑的是,每有外地同学来合肥玩,他总是找不出能带着好友去哪里转转。“合肥缺少地标性的旅游资源名片。”     

而根据方案四的规划,巢湖副中心城市将作为合肥东大门,发挥全国著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建成皖江北岸的核心城市,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以休闲旅游为特色、山川秀美的滨湖生态宜居城市。而庐江副中心城市将立足庐江矿产资源优势,建成安徽省新兴工矿城市、皖中山水生态旅游城市,建成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闲暇时间,储汉民经常到外地周周转转,他发现无论是古城西安,还是楚文化发源地武汉,其城市建设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恰恰合肥这么多年始终缺少城市建设的“灵魂”。    

“为啥合肥火车站不能建成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风格?为什么我们的城市总是缺少灵性与美感?”储汉民建议,无论合肥市最终敲定哪一种方案,建设一个有独特文化传承的合肥还会是最具魅力的。

五大设计方案个个创意十足    

“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五大方案自通过本报率先公布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有市民致电本报想了解五大方案的前因后果,为此,本报独家专访并整合提出各方案的5位专家代表,逐一层层剥开其中的设计理念和不为人知的故事。    

■方案一:   

 ★关键词:长三角第四级、城湖合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为合肥的城市定位提出“长三角第四级”的概念。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中心城市的跨越,实现科教和创新的跨越,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跨越。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称,该方案着力点在于,如何从国家和区域的角度来认识合肥的区域地位,合肥在过去十年当中非常成功地抓住了工业化的契机,实现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的趋势还会持续一个时期。但必须看到合肥作为省会,她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和作为科教基地创新发展目标,应该重新回到我们关注的视野。    

区划调整后,整个巢湖完全交给合肥,如何处理合肥和巢湖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未来合肥的重要使命是如何保护好巢湖、合理有克制的利用巢湖,巢湖的保护绝不应该是被动的保护,而是应该积极的恢复水生态系统,要从几百平方公里的水面扩大到两千公里的水系保护,恢复巢湖的生命。“城和湖的关系是‘城湖合一’,城市发展和巢湖保护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把巢湖水系生态本底创造出的绿色空间,用来构建一个有特色更加生态宜居的合肥。”李晓江称。    

□本报记者 吕珂/文 郑成功/摄    


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共3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