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空调能效新国标实施 空调业抢抓换新商机

日期:2020-07-09 21:1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周雷     点击次数:0    

【导读】7月1日起,备受关注的GB21455-2019《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简称“空调能效新国标”)正式实施,空调能效标准全面提升,空调市场面临新一轮洗牌。

7月1日起,备受关注的GB21455-2019《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简称“空调能效新国标”)正式实施,空调能效标准全面提升,空调市场面临新一轮洗牌。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冷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家用空调产量全球占比超过 80%。从目前情况看,包括家用空调、冰箱在内的制冷产品已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消费升级的重要终端消费品,制冷能耗总量高、增速快、节能减排潜力大。我国制冷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 15%以上,年均增速近 20%,大中城市空调用电负荷约占夏季高峰负荷的 60%,主要制冷产品节能空间达 30-50%。

为促进绿色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去年联合印发的《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幅度提高制冷产品能效标准水平。对于空调而言,到 2022 年,家用空调能效准入水平提升 30%、多联式空调提升 40%。

刚刚实施的空调能效新国标,被称为迄今为止最严苛的空调能效标准。新标准1级能效指标对标国际,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于日本“领跑者”能效要求,超美国能源之星能效要求,节能环保效果显著。与此前相比,新国标最大的变化在于定频、变频(转速可控型)空调能效等级合并,均按照季节能效(APF)定级,能效指标大幅提升。

“通过标准的限定值可以将家用空调市场的入门门槛提升14%,随着市场结构的转化、定频及一些低效的变频产品逐步被淘汰,在未来2―3年能够实现整体能效提升30%的目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成建宏指出,家用空调能效新国标的实施,将使目前的空调市场淘汰率达到45%,这意味着现有的低能效、高耗电的定频空调和变频3级能效产品将面临淘汰。

从市场情况看,自去年双十一以来, 空调价格战接连不断,一些高库存企业开启低价甩货模式,也有着应对新国标的现实考虑。根据相关规定,在空调能效新国标实施之日前出厂或进口的空调产品,可在2021年6月30日前销售。这给行业出清低能效空调产品留出了时间窗口。

业界普遍认为,从空调能效新国标实施的影响看,既是产业升级,又是市场洗牌。以高标准作为重要抓手,强化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做到选购高能效产品有据可依,同时抬高行业竞争门槛,让更具科技含量的高品质产品占领市场,有利于具有核心竞争力、转型升级步伐快的企业创新发展。

实际上,为抢占新的市场商机,各空调品牌早就积极展开布局。海尔空调自去年12月1日起就已经全线切换,全面开发符合新国标的空调产品,今年初还联合众多伙伴启动了高能效生态。来自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的信息则显示,美的空调根据能效新国标要求,已经完成303款符合新能效标准的空调产品储备,将随着新能效标准的实施同步上市。

除了厂家创新供给之外,市场销售也要同步发力,从而有效激发换新需求,提升变频产品渗透率及高能效产品的占比。《行动方案》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实施 “节能补贴”“ 以旧换绿”等措施,采用补贴、奖励等方式,支持居民购买绿色高效制冷产品、更新更换老旧低效制冷产品; 鼓励零售企业、电商平台开辟绿色产品销售专区,集中展示销售绿色高效产品。

“作为家电零售的代表企业,国美致力于将更节能、更环保、更智能、更健康的家电推广给广大消费者。”国美空调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7月6日起,国美在全国范围开展为期2个月的主题为“国美10亿焕新计划”的补贴活动,通过“以旧换绿”来加速新能效空调推广,让更多新能效标准空调产品替换用户家中淘汰的空调产品。

作为“以旧换绿”行动的发起单位之一,国美本次活动联合海尔、海信、美的等空调品牌,共同推出上百款新能效标准空调产品。用户在国美渠道购买新能效空调时,将享受额外的焕新券补贴。活动范围内新1级能效补贴标准为销售价格的12%,2级能效的补贴标准为销售价格的8%,挂机单台最高补贴400元,柜机最高补贴800元。为强化消费者对空调能效新标准的认知,国美将在2600多家门店、国美APP推广“绿色空调市场转型”活动标识;国美APP将开设“以旧换绿”活动专区,方便消费者直接选购新能效空调产品。

多位业界人士认为,在我国空调市场价格战方兴未艾的当下,龙头企业积极推动新标准普及,有利于让整个行业摆脱低价、低标、低质产品竞争,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