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AA都市建筑设计:北京地铁出入口(组图)

日期:2012-09-21 14:15:22  来源:AA•都市建筑设计        点击次数:1488    

5号线出入口模型

5号线北新桥站

5号线崇文门站

5号线崇文门站细部

5号线张自忠站

10号线国贸站夜景

10号线金台路站

10号线亮马桥站

10号线西土城站 

2012年底北京街道上会增加一批新的地铁出入口,正在进行地铁6号线工程配合的AA•都市建筑设计主持建筑师刘弘曾主持设计了5号线、10号线出入口建筑,近日在面对北京建工学院研究生的提问时,回答了以下几点问题: 

问:着手出入口设计您认为什么是最关键的? 

刘弘:人的行为、街道环境与城市文脉。 

具体来说,地铁车站埋在在地下,地上只见出入口,出入口是人们连接地上、地下的媒介,一出地面乘客希望尽早了解周围街道情况,因此我认为出入口首先应明亮通透,内外状况互相看得见。 

第二点,街道环境。出入口尺度小,但数量多,5号线、10号线出入口均有60多个,这60多个小建筑以什么样的状态加入到老城、二环三环外、CBD等区域,在不同年代的街道环境中,如何既保有交通设施的可识别性,又不要过于作态;既表达现代地铁的练达,又可融入多样的街道环境,这是关键。 

第三点,城市文脉。我将城市文脉理解为“集体记忆”,这样感觉好把握。其实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除去老城区,每十年北京建设的街道、建筑会发生明显的差异,但那十年内互相差距并不大,虽然彼时某个建筑师也很想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但最终会融入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大“集体记忆”中。有意思的是不同阶段之间的差异和产生的原因。 

问:您似乎对地铁建筑情有独钟,您怎样定位地铁建筑的意义。

刘弘:地铁在北京和国内许多城市发展很快,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地铁改造城市的过程。我在东京留学生活的九年充分感受到现代城市生活与交通手段的密切相关,交通空间作为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强烈影响着城市结构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国家的地铁不同于巴黎等轨道交通发达城市,它们是地铁与城市同步发展,而我们是先有城市街道,然后才建设地铁,这就必然面临着以地铁为出发点的空间改造和城市升级。 

地铁介入城市后必然出现地铁站和街道、建筑之间的新型关系,其实是人的流动、集散与空间发生新的关联。 

在我看来,交通方式的转变可以重新塑造北京的街道格局。土地使用模式、建筑布局、步行模式等等都应随之发生改变,整体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质量。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