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我的成功不可复制
日期:2011-06-30 10:39:27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3464
近日“亨特窗饰China-Designer第三届全国高校空间设计大赛”战略合作机构深圳秀城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颖先生接受了本网记者访问,此时正值全国高校学生毕业的时间,又将有一大批新生力量涌入设计行业,陈颖先生作为业内资深前辈,在访问中为即将踏上设计之路的同学们指引了方向。
我的成功不可以复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方式
China-desinger:我们可以看到您和贵公司经常积极参与业内活动,您在校期间是否也是积极的“活动家”?您在校期间主要参与什么样的活动,对您走上专业设计师道路有什么影响和意义?这是否也是成为优秀设计师必备的素质之一?这方面能力,对于在校的学生应该如何培养?
陈颖:每个人成长的路不一样。我的成功不可以复制。我不太认同“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这种模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之路。不错,我在学校的确参加很多的课外活动,比如说参加球类、游泳等体育活动,还有参加学生会的活动,深大舞蹈队的排练和演出等等。深大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那时学校没现在那么大,学生不仅仅是学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对于其他专业如经济、金融、中文、音乐等都有接触,也去听一些公开课,觉得都蛮有意思的。因中学的时候学的是理工科的,上大学后人文方面的接触,这些经历对于我来说让我更加开拓感性思维的一面,但这是比较个人化的一个成长体验。不一定适合引导每一种类型的学生,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方式。
兵无常法,我们不应该用固定的眼光来看待成长的途径
china-designer:很多同学也困惑在第一份工作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才能为自己今后奠定更好的发展基础。能否给我们讲下您当初是怎么选择入行的第一份工作,这份工作为您今天的成就有哪些意义?
陈颖:兵无常法,这个不一定。像安藤这样半路出家的设计师也有可能成材,那我们更加不应该用固定的眼光来看待成长的途径。倒是可以自己问一问自己,我的兴趣和使命在哪里?哪些东西更适合自己?现在很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对自我的了解以及对社会基本上就是很欠缺了解和熟悉。
从我自己成长的经历来说,刚开始我学的是建筑学,一开始是去建筑单位去做建筑设计,而且是从方案到扩初再到施工图整个项目,还有与各个专业的配合,与人的配合,与甲方的的沟通,整个过程的这种锻炼,印象是很深刻的,也为我以后的跨越室内和室外的界线,进行建筑、室内设计工作打了很好的基础。现在我们UCS秀城设计正在开展对建筑的回归,开展建筑和室内和景观等一体化的设计,这也是回到人的角度去打通设计界限,回归到人性与自然这个根本上来。
成熟的设计师都是需要经过很实际的项目来摸爬滚打出来的。学校学的与在社会上、工作上学到的很不一样。我所庆幸的是在学校的时候已经在参与了建筑设计实践,让自己的专长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因为以前在学校里大多数是做方案,构思想法更多一点,在天空上飞的。这份工作让我回到地上来,有了“接地气”的机会,从想法到实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一旦实现,感觉自己很开心,也更相信自己有能力,感觉自己很有价值,很切实地帮助到客户。
我支持自主创业,但是我不支持不成熟的创业
China-designer:现在全国高校毕业季即将到来,国家不仅积极安排学生就业,也鼓励毕业生自己创业。您认为设计专业的同学是否适合在毕业的时候就选择自己创业?对于空间类的设计专业的从业人员创业,要做好哪些积累?
陈颖:我当然很支持自主创业,如果一个人很有雄心壮志,很有创业激情,一切困难都会让路,应当鼓励和支持这样的奋斗精神。
通晓人性,知己知彼,通过生活经验以及设计案例的积累去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客户的需求。据了解,现在大多数经过学校设计教育系统出来的学生,欠缺生活经验,不太懂得如何与社会与他人取得共赢,离心灵成长、品格成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而这些根本的东西,恰恰好正是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的安身立命之本。你看,在现行的教育系统往往仅教会人怎么去赚钱,谋取财富,对于人的品格,修为等方面的教育相对来说是比较欠缺的。我倒是建议毕业生需要出来摸爬滚打一段时间。就是说一个略为成熟的设计师,一般要经过五到十年的磨练,不管是独立创业也好,打工也好,都要经过五到十年这么一个成熟的周期吧。
对于某些更注重创意而对经验要求不太高的设计专业,如动漫、摄影、广告等平面类的设计等,可以考虑在毕业的时候就创业,但是像规划、建筑、室内设计这种需要不断积累经验行业,并不鼓励毕业生就其马上独立执业,这和中医比较类似,刚毕业出来的医科学生,就是当助理医生,不适合马上看病开药。创造一个健康的空间,从业经验是蛮重要的,讲究实践经验的积累,形成对空间场所敏锐的把握和判断,才不会误诊和下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