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设计师访谈 >> 正文
徐伟: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

日期:2010-07-30 11:11:15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2626    

“2010 china-designer全国高校室内设计大赛”加入了”庐山艺术特训营”的特别奖项,我们在参加2010年暑期庐山艺术特训营活动时,结识了一位特别的学生——徐伟,他是首届庐山艺术特训营的“黄帽”得主,最终还获得了俄罗斯留学的机会。多年在外留学的经历对他一生有怎样的影响?国外的设计理念与中国相比有何差异?今天我们就请徐伟同学和我们分享俄罗斯留学之旅的收获,并为我们讲述他的“庐山之恋”。

徐 伟

China-Designer:据我们了解,你是往届庐山特训营的获奖学生,还赢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之前我听很多同学反映,庐山特训是非常艰苦的,很多同学都坚持不到最后。你是怎样看待特训营活动的?能给我们简述一下你们当时的经历吗?

徐 伟:我们第一届参加的1000多人里有30多个学生拿到了“黄帽”,我是其中之一,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的黄帽,有太多的感受了。当时我也没想要出国,除了我拿到黄帽子以外,还有30个人不可能全都出国嘛,还要通过演讲啊竞选啊,一起去竞选这个出国名额,当时只是想讲讲自己的学习感受,可能大家比较认可你比较喜欢你,就这么选出来了。庐山现在的环境都很好了,有电有水,我们第一期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连路都没有,比现在艰苦的多了。那时候,晚上就搭个棚子睡觉,雨就滴在我们上面,但因为太困了必须睡,一直睡一直睡,第二天还是睡不醒。我当时的情况比较复杂,已经读大四了,也已经工作了,是我大学的同学说大家一起来,就一起来了,也是在朋友和家人的鼓励下才有这份动力的。我觉得我拼劲特别强,那届出来的人,现在在社会上的,都是特别厉害,特别能吃苦耐劳的。

那时候大家什么都是第一次,第一次远足第一次去荒岛,也算是开创了特训营的先河吧。很多人都是踏着我们当年趟出来的路在走的,以前连水都没有,我们是自己打水的,自己挖的小路去下面的湖边打水上来,现在都是自来水,条件好多了。以前厕所也没有,厕所就是在山上挖个坑,用塑料袋、编织袋搭个帐篷。这里的冬天和夏天也不太一样,我都呆过。 

China-Designer:尽管非常艰苦非常,你仍多次来参加庐山艺术特训营,这种特殊的人生历练对你的一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么多年的在外留学生活,你觉得中国与国外的院校教育有怎样的差异?

徐 伟:没留学前我的想法和很多同学一样的,可能去考研,可能去大的城市、一线城市去工作。假设我当年没有去留学,肯定现在是在一线城市,深圳、上海、北京工作,或者结婚了生小孩了,就是过着一般人应该过的那种生活。但是留学之后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肯定会不一样,自己毕竟还是学生,还在学习,而同学之间想法也可能存在差异,毕竟你在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时候,对你的思想,各方面影响会不一样,你对问题的看法、对审美的看法,都会不一样的,都会受一些影响,很多东西也会因此而改变。你想得到一部分的时候自然就会失去一部分,留学应该用正确的思想去看待它吧,留学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我在外面留学自己当然是非常努力的,但是也有很多人是混的,家里面非常有钱,在外面混的拿文凭的。我觉得还是靠自己,无论在哪里都要靠自己。

我是去俄罗斯留学的,现在还没有毕业,明年研究生毕业。我读的学校是圣彼得堡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的梅德韦杰夫的母校,包括圣彼得堡的市长和很多政界的都是这都是这里毕业的,我们学校出政客。我之前在那边的美术学院读了3年,后来转校去圣彼得堡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读环境艺术的研究生。不能说比咱们北大强吧,但是确实是很有实力的学校。其实不能说某个学校给了我什么收获,因为我先是在美术学院读了3年,毕竟在国内读过大学,然后过去那边对别的国家的高等院校教学体系有所体会,包括他们对学术研究的态度,老师对学生的态度,还有老师一个人带10个学生或者几个学生的那种,感觉和国内是不一样的。后来我转到研究生的学习,基本上整个师资力量都是留学生队伍,俄罗斯他们的老师都是去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的世界著名院校留学回来,然后再来带我们的,导师的评价都挺好的,带我们的老师也很好。但是无论老师、学校多好,话说回来还是要靠自己的。

我觉得俄罗斯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教育体系,还是比较传统比较严谨的,在思想方面和中国比,他有他开放的地方,但是和世界潮流相比相对还是比较保守的。这与他的国情和政治相关的,不是你想现代一点想抽象一点就可以的,他整个国民的欣赏水品跟他国家的政治方向,是比较保守比较传统的。你去看他国家的绘画你就会知道,他是以古典油画、传统绘画为主,现代的抽象绘画和装饰艺术在那边会出现的很少。包括设计这方面,他们非常现代的东西很少,跟美国比他们相对是比较落后的,但是他们的基础是非常扎实的,可以去看他们的人物写实方面还有很多方面都非常扎实。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国情,都是不一样的。其他行业不敢说,单说艺术行业,像古典绘画古典油画,毕竟在美术学院呆着,可以看一些绘画方面的东西,他们的油画、版画、雕塑,做的非常棒,非常扎实,是国内很多传统院校无法比拟的。但是他学校也有保守的地方,他毕竟在做传统的东西,现代设计和后现代方面的东西,和中国比,比如和中央美术学院比,他就没有那么开放,思想没有那么自由,就不可能去做其他的东西,在那个学校就完全局限于写实主义这方面的。每个学校不一样,他会有自己的优点。中国其实整个的教育,比如建筑设计这块,和日本、美国、欧洲的教育还是有差距的,包括高等院校,同时期相比的话无论作业啊还是教育体系,毕竟还是有些差距的。这个需要更多代的人去努力,不是你一代人就可以改变什么的,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觉得我们和国外的差距主要在教育体制和个人素养,还有整个国民的素质都是相关的。因为你设计出来的东西,你自己能接受,但是普通老百姓不能接受的。中国的官场还有政治体制等等,都决定了你的设计和很多东西是相关的,不是你自己就可以主导一个大型的工程的。 

China-Designer:我网从去年开展了面向高校学生的公益设计比赛,希望能够促动优秀新人的涌现,为学生提供一个成长的帮助。你作为一名比较成功的学生,在你心里,优秀设计师应该是一个怎样的标准?你自己又是如何发展的?

徐 伟: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需要有个人的修养和艺术方面的修养,他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培养,他不光要了解设计这方面的东西,因为设计和艺术一样,是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一个人如果能把设计做的好的话,这个人的生活品位啊都不会亚于设计的。有时候大家就想什么叫设计,设计分很多种,就像你们的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他又分很多呀,室内设计只是建筑的一门,室内的又要分做家装和做工装的,又不一样。其实我年纪这么轻,不敢对设计妄自的加一些定义,只有自己慢慢的在人生当中去体会一些东西,慢慢的去理解一些东西,才会对设计有一些更深的体会。因为毕竟建筑与室内还是有一点区别的,一个建筑师的成长需要四五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成熟一点,而做室内可能到30多岁就达到你人生的高峰了。大学里面我们学的总是很杂,室内、建筑、景观都有。由于我大三就去深圳实习过,在公司接触过具体的人和事,所以后来在国外接单做工程的时候就会有些经验,我在国外做过很多中餐厅,和一些其他实际项目,主要是针对室内。在国外的话不可能去做建筑,因为他们做建筑涉及到要考资质,各方面因素,你不可能去独立的完成一个项目。而做室内尤其是做工装这方面就会给你施展才华的机会,别人会找上你。在那边做,设计、施工图、效果图都是一个人完成的。

我觉得大学只是熏陶你的地方,就像一把剑必须要在炉子里炼造,最后这把剑出来好与坏和这个炉子是没有关系的,是与这把剑本身的材料有关。炉子是同样一个炉子,但是剑会存在不同的地方,这个打造的过程是要靠自己的,大学只是一个平台。我刚毕业的时候也骂过学校怎么怎么差,老师怎么怎么不负责,想想都是得靠自己,老师只是“师傅领进门”。我从来没有抱怨过中国的教育体制,我觉得他只是给中国人一个大部分人都上大学的机会,之后发展还是要靠自己。 

China-Designer:我们也了解现在的网络大赛特别多,你对于这届“2010china-designer全国高校室内设计大赛”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吗?

徐 伟:我大学也参加过各种大赛,拿过湖北省大学生设计方面比赛的二等奖。我觉得大赛能把室内这块做好了就很好,毕竟很多东西他都是相通的。现在大学生现在就业确实还是很困难,在艺术这方面的招生也是在缩水,现在研究生找工作也很难,可能大部分人会找一个国有的稳定的地方,他觉得读这个研究生才值。现在人考虑的东西比较多,包括我弟弟高考,他都会考虑以后就业的问题,就是现在的人会越来越现实了。

徐伟个人简介:

徐伟,首届庐山艺术特训营的“黄帽”(特训营最高奖项)得主

现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读研究生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