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活动 >> 正文
热评高校大赛非指定命题作品(一)
——亨特窗饰China-Designer第三届全国高校空间设计大赛

日期:2011-10-28 11:52:00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2939    

广州美术学院 骆建凯——“En.l美术馆”

李沙:利用抽象几何体塑造了灵动的现代主义建筑形态,巧妙利用地上地下、室内室外的相互交流,创造了艺术气氛浓厚的展陈空间。

习晋:该作品为体验性探索意象范畴作品,这种意象作品一定要有理论的先决条件,以及在虚拟空间里意源的过渡与追索为依托,但这个作品的表述明显比较凌乱,无法在有形的空间中体现出现实的功能与生活态度,比较暧昧,与本次空间大赛的主题有冲突,无法融入到现实的生活中。

郭瑞勇:很有想法,有新意,空间组合富有变化。但是不要喧宾夺主,美术馆的空间是为参观者和展示作品服务的。

裴爱群:“优秀的作品多多少少都带着叛逆”。这是骆建凯同学在En.l美术馆设计多媒体展示文件中结尾处的一行文字。我想:这句话足以概括了设计师就这一设计作品的全部理念与内涵。看他的设计,看那带着强烈视觉冲击的画面,听那独具匠心的音乐处理……我很难相信这是一个1986年出生的在校大学生的作品。我被那设计感动,我被那画面震撼,我被那音乐魂牵梦绕。

正如设计师在设计说明中展示的文采一样:“在设计内容上,恐慌、宁静、自由、童趣、压抑、希冀、迷幻、迷惑、不屑,这些都是我们想在这个方盒子中表现的,而所有这些丰富而有趣的东西,都被约束在这些方盒子里面,除了是延续原有的概念外,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观者在参观前和参观后对事物决然不同的看法。而这样一种情感的体验,更是宏观而深远的,颠覆了以往一般的视觉体验和观念。但是这样的情感营造方式只是表面的,我们最后发现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人去看同一个空间的时候,乃至同一个物体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才是真实而本质的情感展示方式。”这无疑是设计师对设计作品所做的最贴切的诠释!

骆建凯,是一个奇才!他能很好地运用形式与形体的结合来掌控、制约人们的恐慌、宁静、自由、童趣、压抑、希冀、迷幻、迷惑、不屑等一系列心态和情绪,他有自己的想法,做的很棒!

我们期待着能早日走进这个绝妙的设计空间之中,去品味,去聆听,去感动!

最后,我想,这个设计方案如果能在处理点、线、面、体的构成关系时,再向观者渗透一些细节刻划,并适当显现出不同材料的质感和光环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必定会更加完美和诱人!

王俊钦:这套作品更像是一个创意空间体验馆,或者是作者所说的“情感的游走”体验馆。设计师充分的发挥想象,形式迥异。不足的地方是这样的空间并不具备一个美术馆需要具有的特质和能力,这一点是在前期设计构想时,就需要斟酌的部分;此外,用于设计创意过程介绍的平面版块,建议增强设计感,说明部分需要再精简。

吕海宁:整套作品非常不错,从设计理念到平面设计,都看得出很有功底。但是自由空间顶面的很多装饰小方块,有点太刻意了,破坏了整体的感觉。

张光磊:不错的概念设计,把哲学融入到建筑中,但有些过于概念化,校园流派风格太浓重,这种风格源于设计者为了掩盖自身对建筑结构、功能、工艺等实质性技术的掌握不足。优秀的设计是雅俗共赏的,简洁明了,并不是卖弄理念,这也是目前国内高校设计教育的一个通病,重概念轻技术,大师的诞生也是以扎实的技术为根基的,然后才是理念的升华。本案命题比较大,需要表现的细节也非常多,相对于过多的概念介绍,细节性、实质性内容却非常少,也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北京服装学院刘旭军的“素雅魔术盒”

李沙:多功能沙发、座椅及工作台设计,创意新颖,然而空间过于呆板,地面、墙面及家具混为一谈,缺乏灵动之感。

习晋:材料的单一使用突出了设计理念上的“素”,有想法。但是该生对社会生活显然缺乏了解,市面上早已有了“翻转筒灯”产品,创新已过时,同时对创新的理解也缺乏深度,这正是我们当下学生普遍缺乏的。要想颠覆传统,首先要入进去,了解传统,学习传统,才能打出来。所谓“入之愈深、出之愈远”,当下的教育体制下,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该生有设计意识这很好,但对室内设计了解过少。

郭瑞勇:看得出来,你是希望让一个空间尽可能的产生多种变化。想法是好的,但是不要忽略实用性。过多的变化会让空间的功能属性不明确,也不好用。这个理念如果用于幼儿园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可以让孩子们多动手。

裴爱群:刘旭军同学设计的素雅魔术盒办公空间,“针对的人群是实验艺术系的办公室兼小型工作室,此类人群擅长的是颠覆传统,标新立异,甚至非主流。”其设计的重点就是在特定、有限的空间里,大胆地采用折叠桌、椅、沙发的方法,来解决空间中的办公、收纳储藏、展台(或休息)等多种功能需求;运用暗藏式电动窗帘来解决室内照明问题。对于设计师的而言,其较强的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和设计理念,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应该继续坚持,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位设计师和准设计师们应该大力提倡的。

但是在设计上,刘旭军同学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应该把保障安全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室内设计的首要前提。对于办公空间而言,其桌椅、沙发无疑是这一空间内最重要的必备用具,也是办公空间内的工作人员从早到晚“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必备用品。设计师在设计折叠桌、椅、沙发时,完全抛弃了《人体工程学》的制约,外观设计的形状和尺寸,都难以让工作人员长时间的“舒适”工作,从体量上看,搬动和折叠也都不十分方便;同时,天花上的翻转式照明灯具,在线路与机械的安全性、翻转的结构与防尘处理、缝隙的变形等等,都需要一个合理的解决措施;性价比也是设计师在设计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每个工作人员的资料、文件、样品、办公用具都需要一个容纳方便的空间(如抽屉、小柜子等),即功能性、实用性上略显不足。

对于参赛设计作品而言,环境的色彩搭配和气氛渲染、画面最后包装、处理,也是设计师应该考虑的,这既是设计作品的一部分,也是设计师良好职业道德和习惯的必备要素。

以上点评,希望能对刘旭军同学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有所帮助并得到其他同学们在设计活动中参考和借鉴。

王俊钦:“素雅”与“魔术盒”这两个词在我的印象中是矛盾的,看到这套作品的名字就已经感受到了年轻设计师不被拘束的特性。这套作品的主题有独特的创意,颠覆了平常的表现形式,首先这一点我是赞成和鼓励的,这也是推动“中国设计”发展最为关键的要点之一。

不足的地方是作品创新的构想太过简单。缺乏形式美,色彩与材质搭配不能够体现空间感、层次感,细节还需要再深化。

吕海宁 :创意很不错,比较有新意,但是效果图的质量比较差,顶上可旋转的灯槽(300mm)有点宽了,比例上不太好看。

张光磊:本案的设计理念很有特点,从中能看到日本设计师藤冈真有美的影子,充分利用空间的推拉关系,尤其是家居部分将这种理念发挥得很充分。不足之处在于设计者对材料和工艺的生疏,以及人体工学知识方面的欠缺。比如翻转式照明,按常规建筑的吊顶高度,使用者徒手是无法实现灯具反转的,必须借助工具或者加装特殊控制开关,但图纸没有体现,并且这种180度的翻转对照明布线要求是极其苛刻的。灯具比例也略夸张。另外沙发和座椅部分在工作室中的使用率是比较高的,冷硬的接触面也会给使用者造成困扰。在空间的美观性上本案无特色。

欧慧:家具变化还是想得比较细致,但空间变化上缺少一些考虑,特别是给艺术系用的办公室,应该更结合系特点,营造一些不同使用场景需要的变化,如家具是否增加可移动性,让盒子间可以随意拼合成另一种舞台等等。

 


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共3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