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活动 >> 正文
2014中国陈设艺术产业发展论坛嘉宾对话
——“用专业知识探讨和推动,共同分享产业链整体价值”

日期:2014-08-04 17:47:00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13    

【导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陈设艺术行业都处于一个缺乏良性循环的状态,但随着人们对美追求的提高,以及装饰行业分工的细化,陈设艺术开始崭露头角,如何把艺术、生活、文化通过产品更好的表达出来,带动装饰、建材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我们此次对话的核心主题,我们邀请到设计师、厂商、行业平台、机构等多位专家,希望从不同的视角用专业的角度来共同推动,共同探讨专业链的产业价值。

对话嘉宾:

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CEO全勇先生;

杭州中润中心商业总经理包国斌先生;

自由塔品牌创始人于新苗;

LSDCASA创始人兼艺术总监葛亚曦先生;

天润设计(香港)国际有限公司创作总监李刚先生;

缤纷space执行主编、金堂奖组委会秘书长、大师营执行总监,本环节的嘉宾主持李有为先生。

2014中国陈设艺术产业发展论坛嘉宾对话

李有为:今天这个论坛很有意思,开始的时候找了一位香港的设计师为我们讲了很多关于软装的实践方面的内容,他是偏实践的,后来又给我们找了一位在美国生活十多年的台湾人,给我们分享的是软装的生活美学,他是偏理念方面的,我再一看,原来是一个产业发展论坛,那么我们现在就把大家带回一个产业的布局。无论是设计师,还是行业从业者,或者是建材厂商,或者是家居品牌,或者是在这个行当里从事研究的各路神仙、大咖们,他们在想些什么,可能对设计师或者是对其他人有一些引领作用,或者说有一些反向的思考。

2014中国陈设艺术产业发展论坛嘉宾对话

我就想把几位在这个行当中各有特色的设计师、行业人士聚到一起,先抛出一些公共性的问题,比如说软装行业,或者是陈设艺术行业这么百花齐放,说得好听一点是百花齐放,实际上稍微有一点乱糟糟的行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呢?或者说你认为它的现状是什么?有请几位先聊一聊你们心目当中的陈设艺术产业。

2014中国陈设艺术产业发展论坛嘉宾对话

葛亚曦:我觉得谈不上产业,它还在一个第一个阶段往第二个阶段走的路上,第一个阶段我们讲有一个典型的东西叫做艺展中心,对不对?我觉得它目前是处在一个相对比较碎片化的阶段,各自有各自的一些通道,零售和厂房是一个板块,设计师和一些小众的定制工厂是一个板块,整体的系统性和链条还没有完全形成,在我来看。那么加上最近几年互联网的推动,如果大家在关注软装的话,可能这一辈子就等到了最应该发挥力量的阶段了,就是这两三年。

李有为:不能这么讲了,我觉得一直在做创意服务。

葛亚曦:对,这样讲和论坛的角度比较有趣,我是从产业的角度来考量创意工作,从这样的角度来考量说我们工作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明天到底在什么地方。简单来讲,现在正是一个重新洗牌的阶段,大概这样子,谢谢主持人。

李有为:谢谢葛先生,他是设计师,相当于以导演的角度给我们谈了现状,下面请包总给我们谈一下对产业的观点。

2014中国陈设艺术产业发展论坛嘉宾对话

包国斌:我觉得现在整个产业里面,整个的链条比较多,比较复杂,也比较模糊,比较脆弱,就像刚才说的那样,对于我们来说,重新梳理各个环节、各个部分之间的需求,只有需求清晰了,对于平台来说才知道有什么样的整合方式。

李有为:他也觉得是各方需求不太明显的,他们需要梳理的状态。

包国斌:说到现状和需求,其实葛老师刚才是从宏观产业的角度来说的,反过来我就想从一个比较微观的角度来说,从我自己个人体验来说,我自己作为一个生活体验者,可以这样说吧,这些年我接触这个行业之后,我进出一些空间,不管是餐饮空间,还是商业娱乐空间、我都进行了观察,发现这几年的变化,这个空间以前是空空荡荡的,现在多了软装陈设方面的东西,这个量可能上来了,大家都注意到这一点,希望通过软装陈设的手法来丰满自己的空间,这个是有了,量上来了。后面我觉得是找对点了,商业空间、餐饮空间,他们对于软装的运用就越来越对了,这个对并不是说摆的好看或者是怎么样,而是说和品牌、空间经营的产品、文化是比较贴切的,有了空间的属性了。

葛亚曦:契合程度比较高一点,我们做设计是说更加理性一点,不是说比较狂热的必须把东西放在一起,应该从实际角度来出发。

包国斌:比如说餐饮空间,这个空间做什么菜,趋势就是他的产品、菜品、产品文化越来越契合。我了解到原来葛老师是做平面出身的,商业空间、餐饮空间里面的软装陈设的运用,我现在是否可以理解为是VI运用的一个延伸?

葛亚曦:我前两天刚刚在一个会议上遇到了我的男神陈幼坚,很帅,我一直和他讲,当年我们还年轻的时候,就是看你的书长大的,去学设计的。他说你在做什么,我说我在做室内设计,他说我也在做室内设计,我们为什么叫自己为室内设计师?是在某一个领域或者是某一个板块有更多的经验和知识系统而已,今天我可能是平面设计师或者是什么设计师,有人说我是不是特别喜欢设计软装,我并不一定特别喜欢,我说没有关系,我今天在做这个职业和行业而已,而且我更愿意说,将来年纪大的时候,可以走建筑之类的方向,诸如此类。刚才聊的是什么,你拥有所谓的知识可能不是特别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得有一个设计思考的系统,就是刚才你提到的,我的逻辑在什么地方,我的合理性在什么地方,等等诸如此类。

李有为:好的,那现在有请于总来谈一下您所认为的产业现状。

2014中国陈设艺术产业发展论坛嘉宾对话

于新苗:我所理解的产业现状,从我这里说起,因为我本身自己也是一个设计师,那时候我是学环境艺术的,从环境艺术再到产品设计,产品和环境都是陈设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作为一个产业,它需要这里面的内容,我们现在所说的很多内容还不够丰富,尤其是在产品创意设计类的东西。众所周知,我们经常会在4月份参加米兰展,看一些国外的大展,为什么看他们呢?因为他们在创意设计界走在前沿,他们通过创意的产品,通过他们的一些文化核心内容的东西,融入到陈设里面。那么陈设它需要有这些内容才会形成产业,如果产业没有内容,没有产品,没有这些美的空间,它谈不上产业。我们之所以后来搞中国创意设计峰会,和各个联盟,包括各个协会,这些平台,其实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产业更好的发展。因为当年我自己只是做产品设计和我们的家居品牌,家居品牌是美国自由塔同名的。我们专注于创意家居,在中国应该是第一个推出创意家居理念的,当年百度和谷歌上搜索不出这个名词和理念,也就是说你要做产业就要做一个影响力,找突破点,在创意家居中细分,让大家关注创意产品,让大家关注它,然后再用这些产品布置陈设,其实它就是产业的对接。既然是要把整个链打通,就需要包装,包装设计师,设计师是创意设计力量的一个根本,没有他,你谈什么后面的产业链呢!中国的和全球,从制造业创新经济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创意设计师力量,更离不开在座的各位设计师,因为你们才有整个产业链的延伸和推进。我问在座的哪一位,如果给你们做设计,10年的时间,你连饭都吃不饱,老婆都养不起,家都养不起,父母都没有办法孝顺,那你觉得谁还愿意做设计师吗?有愿意的举手。没有。这个是根本,以人为本,如果你脱离了产业和商品的落地,就离开了它的核心,产业链就是空谈。

产业链如何对接和怎样去打通是一个重点,通过设计师,把他们包装,通过我们嫁接于各个平台,比如各个协会,比如中国工业设计协会、CD网,从空间到产品,到创意,设计协会主推的创意设计为导向,通过这个产业链,再把我们的制造商,尤其是类似中润中心这样的销售服务平台,最终落地,把你们设计好的产品,通过我们平台的包装,通过制造商和金融资本来对接,把它生产变成商品,拿到销售终端去卖,这个才叫做整个产业链,我们真正从原创设计到商品转型到商品的全产业,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对创意产业、陈设艺术产业的发展,才会起到真正的作用。

李有为:谢谢,你从个人做广告的方式说了一下行业的状态。因为你也是行业的一分子,也能把现状说个大概其。你们都做了同样的事情。下面请行业的观察者,全总来谈谈你心目当中软装产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与趋势。

2014中国陈设艺术产业发展论坛嘉宾对话

全勇: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其实去年同样的时间,我们也在这边做了一个活动,也是陈设艺术产业发展的论坛,也是CD网和深圳家协一起做的。当时我们同样探讨了类似的问题,也是现在这个行业发展的现状,包括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但是得了一个很重要明确的结论,就是行业发展比较早期,但是很离散,它在进入一个快速整合的现状,未来的趋势实际上也很明确,就是走产业链整合、品牌化发展的这么一个方向。

其实我们所谓的陈设艺术产业,很短,在8年之前,应该叫做工艺品,小饰品,都是以出口为主。在过去的几年,快速的形成了这个产业链,比如说渠道的整合商,而且品牌的整合商也慢慢的浮现出来,展会上也包括了很多大的厂商。包括中润这样做商业地产的,但又不是传统的商业地产,是做产业链整合的商业地产,他们的服务链条应该会更长,整合的上下游资源会更多,包括我们从协会的角度,比如说CD网从媒体平台的角度,也在推出陈设艺术设计师从业的一些资格证书、一些评价标准和体系,也有了这个职业,但是我们也可以很清醒的看到这个行业确实还非常的不规范,有很大的一个成长空间。昨天展会结束,我回酒店的路上,旁边有一对夫妻,是常州开装饰公司的老板和老板娘,他们在路上对话,在那讲这个行业到底怎么弄,在展会上看了一些其他的产品,也看了第三方的,比如说软件的展示方案,他们从设计公司、装饰公司的角度,尤其是家装的角度,探讨以后这个行业装饰公司还能不能干得下去,这说明了很大的问题,就是这个行业在快速变化,这个变化可能对于原来的一些模式和一些公司是有影响的,包括对原来的一些职业,可能都是颠覆性的,那么我们无论是现在的从业人员,还是学设计的学生,包括产业里面有投资的厂商,怎么去把握这个趋势就变得非常的关键,很可能把握不准,你的投资就打水漂,你的职业规划就浪费三年五年的时间,所以我希望想进入这个行业的每一个从业者,应该去把握产业发展的趋势,这个可能是必要的。

李有为:谢谢全总,请李总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2014中国陈设艺术产业发展论坛嘉宾对话

李刚:刚才有一个在座的展商听到我在业界的一些工作,找我去咨询,几乎和今天论坛要探讨的是一样的问题,他问我“我的产品未来会有市场吗?我怎样去做这个市场?我们是一个制造商,怎么样转化到陈设设计的空间?”,我本身是设计师,在这个圈子里做了15年,过去的3年里面,我又做了一个专门为陈设艺术行业发展的媒体,这个媒体实际上是非常专的,我只定位设计师和制造商,为什么这样呢?在这个空间里面,我们看到了一个未来,这个未来是什么?第一个,我们中国陈设艺术虽然在2006年中国政府提出“轻装修、重装饰”,但大家实际上是模糊的概念,并没有真正的导入这个系统。大家的模式都在讲软装,这个软装就是与原来的硬装对比,我们称之为软装,大家都是在以工艺品的概念去做,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我们中国首先从院校级别来讲,是没有软装设计师这个学科的,中国院校现在也是没有一个这样系列的课程去指导各位在校的学生、未来的设计师怎样去做陈设艺术,这首先是第一块。第二个,我认为中国的陈设艺术的制造商起步是非常非常低的,门槛非常低,也就是说我今天是一个工人,我就可以模仿把它做出来,只是焊接、木工、烧瓷,特别是3D打印出来之后,这种模仿性更强,实际上已经脱离了艺术性,而转化成一个纯正的饰品,它是美化空间的。基于这两点,第一个是设计师少,第二个是生产商的起步低。实际上这个是一个断链,根本没有形成环,首先从企业运营管理的角度讲,这个产业是整个产业链中间的萌芽期,大家知道行业运营是有萌芽期、发展期、成长期、成熟期到淘汰期的这样的一个过程,那么我们在萌芽期,萌芽期的过程有什么特质呢?只要我有钱就敢进入,这个行业的利润是非常高的,有钱就敢进入,不要做广告的,不要做宣传的,因为有大把的市场,为什么制造商没有进入市场?我相信全总在做网络媒体的过程中,有很多制造商是没有进入我们系统的,为什么?他说他不需要做广告,每天都有单,始终是这样,设计师也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我经常讲陈设艺术产品实际上是温水里的青蛙,在慢慢的蒸,这个状况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呢?可以给大家讲一个准确的数据,2013年11月,是我们做了一个市场调研,因为我是主做市场,要了解制造商、设计师在整个陈设设计行业中到底是什么位置,在做什么事情。在11月的时候我们发现大家的思考突然有了改变,想让自己更专业,逐渐把它作为一个专业,大家在思想上开始改变,很多的制造商现在也提出了原创的概念,已经不再从国外拿一些东西复制了。

葛亚曦:我觉得这个事是特别哀伤的,产业链条的根本点是生态环境,是自己之于他人的价值,而不是我赚别人的钱,刚才讲的我特别不同意,你是一个工厂,你工厂是专门做什么的,是给我想办法如何让你的管理成本、材料成本更低,对吗?如何让你的技术更完善,你把创意丢给谁?丢给管市场的人。那我怎么形成产业链呢?你把我的增长点拿走了,我之于设计师的价值在哪里?

李刚:其实你讲的问题恰恰是我们下一步要讲到的怎样形成生态,生态是设计师和制造商,包括工业设计师他怎样和我们达成一个这样的链条、这样一个闭环是怎样形成的。实际上刚才提到目前的现状,我回归到原点,我认为最简单的就是要让在座的设计师,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制造商努力提升自己产品在市场的融合力,在空间的融合力,销售商、代理商,努力打造终端客户的服务度、忠诚度,要让你的客户,也就是设计师、制造商、产品销售商要达成一个共识,要增加客户的黏度。我相信未来的两年,陈设艺术绝对不是在独立的酒店、样板房、会所,或者是高端别墅出现,陈设艺术是生活的,一定是落地到老百姓,到每一个家庭,刚才全总讲的一对夫妻的对话,家装会存在,但是增加了一个容量。支持我们的整个生活系统,我们的产业会越做越精彩,因为这个是美的空间,这是美的工作,因为这种美不仅是制造商、设计师,还是消费者,是大家共同打造的一个目标,当大家达成共识的时候,我相信这个市场一定是爆炸式的发展。


第1页 下一页 末页 共2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