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活动 >> 正文
2014中国陈设艺术产业发展论坛嘉宾对话
——“用专业知识探讨和推动,共同分享产业链整体价值”

日期:2014-08-04 17:47:00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13    

【导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陈设艺术行业都处于一个缺乏良性循环的状态,但随着人们对美追求的提高,以及装饰行业分工的细化,陈设艺术开始崭露头角,如何把艺术、生活、文化通过产品更好的表达出来,带动装饰、建材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我们此次对话的核心主题,我们邀请到设计师、厂商、行业平台、机构等多位专家,希望从不同的视角用专业的角度来共同推动,共同探讨专业链的产业价值。

李有为:我发现每个人想说的话都非常多,为什么?这行业热,也就是刚才葛老师说的,怎么样在里面赚钱,大家就冲着这个来的,于是还有一个问题,我听到你们说现状的问题,里面总提出来的一个点,各自在做平台,都想把自己做一个产业链,其实可能从我做媒体的人来讲,我会提出得产业链是什么?整个所有做这个行业的人形成一个整体生态,自个垄断吃所有行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合作吧!

软装行业是新兴行业,但我发现一个问题很严重,就是人才问题,新兴行业都有人才瓶颈,

用一句话说明现在缺少什么样的软装、陈设艺术的产业人才?

包国斌:作为商业平台,缺的是懂招商、运营的陈设设计师,或者说懂陈设、懂设计的招商运营方面的人才。

李有为:他说的意思是设计师又会当销售的那种。

包国斌:不是销售,是商业运营,包括前期的定位、策划、招商、运营。

葛亚曦:我缺的是不甘心的设计师。

于新苗:我们需要的是有价值观和有思想的设计师。

全勇:我认为这个行业发展起来是经济发展阶段性决定的,需要懂生活方式,对艺术、对美有一定的自我修养的越来越多的业主,他是生态链最核心的要素。

李刚:首先要踏实,要诚恳,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永远都要记得你是一位设计师,至于到软装,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设计师是用心的,尽量把这个行业当成你的事业去做,如果你真的踏实下来,我相信你的未来一定很美好。

李有为:谢谢,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再提一个问题,当然各位嘉宾对别的嘉宾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

还有一个问题,因为软装发展壮大,一定和社会前进速度有关,个性化产生了私人定制,或者是定制家居,还是老规矩,谈谈大家心目当中软装产业的定制。

包国斌:不管是专门定制的,还是标准化的,只要是一个项目设计的过程,哪怕用的是标准的产品,也是一个私人定制的过程。

于新苗:谈到个性化的定制,比如蔡家居,就是从传统家居里面细分出来的个性化的领域,要找到自己核心的东西,比如说你走自然生态这块,或者是你走欧美,走东方,一定要找到一个自己善于的,自己认为比较强的领域去做,为你的客户做这种定制化的陈设艺术。

李有为:你讲的是服务。

全勇:我认为私人定制其实很简单,就是业主一定程度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艺术修养能力的设计师和厂商,能够根据他的需要进行私人定制,也就是说知道别人想要什么,而你给的东西是他最后想要的,这就是私人定制的过程。

李刚:关于私人定制,我在这里有两句话,第一个是关于目前状况的,私人定制是为目前样板房、酒店、会所等高端的商业空间服务的。第二个层面,我认为定制在未来走进百姓家的时候,这个定制可能是慢慢减弱的,它的减弱原因是因为老百姓不可能每家都这样去定制,也没有这样的设计师去为他定制,所以最后他产品的序列化、成品化才是市场的主流。

包国斌:不管是产品的定制,还是用标准化产品的过程,对我们做商场的来说,都是好事,因为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可能是对抗电商冲击比较好的方式,因为我们也做购物中心,对购物中心来说,我们已经把餐饮、休闲、娱乐的比例提高到了50%。餐饮虽然看上去人很多,但是租金是很难收到的,但是不得不把这个比例提升,就是因为零售方面受到了电商方面比较大的冲击,所以我觉得这块对我们来说是好事,不管是怎样的定制。

李有为:私人定制,一方面可能是某些人的权宜之计,有些是他们市场差异化的战略,有些是他们的服务的起点,有些觉得私人定制应该更多的来和业主去沟通,或者是更多的往产业链这方面来考虑。这是一个长久的命题,我相信以后还会有很多这样的机会,因为这个行业在发展,这个行业不断的有新人涌进进来,希望今天听到的朋友们,请大家赶紧来,人多,钱多,还傻,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2014中国陈设艺术产业发展论坛嘉宾对话

2014中国陈设艺术产业发展论坛嘉宾对话


谢谢各位给大家的分享。我们论坛的环节就到此结束。

(责任编辑:水晶)





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