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活动 >> 正文
“CBC为城市而设计”展览暨论坛在沪举行(组图)

日期:2016-01-26 22:53:00  来源:UED        点击次数:0    

【导读】2016年1月23日至1月24日,“CBC为城市而设计”系列活动于上海CBC建筑师艺术馆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中国建筑中心(CBC)、《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与上海风语筑展览有限公司共同发起。

2016年1月23日至1月24日,“CBC为城市而设计”系列活动于上海CBC建筑师艺术馆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中国建筑中心(CBC)、《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与上海风语筑展览有限公司共同发起。

城市,我们共栖之所。每一代人都尽其所能,创造更美好的环境、留下最为经典的作品于后世。时间塑砌,一代代双眼见证着城市的变迁,或一点一滴地演进,亦或疾风骤雨般剧变,而这些,都将成为下一时代的起点。如今,正是城市面临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其进一步发展与更新已然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愿以赤子之诚,力达振裘持领,由中国建筑中心(CBC)主任、《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编、天津大学特聘教授彭礼孝先生担任总策划,全意发起“为城市而设计”系列计划。“为城市而设计”是建筑人的宣言,也是我们共同对家园的承诺。计划集中呈现来自设计一线的声音,纳百家之言,议各城之事,得辩而求变,聚思睿之火,探求中国城市发展之路。

1、“城市·观点·实践”展览

“为城市而设计—城市·观点·实践”展览开幕式于2016年1月23日晚顺利举行。本次展览迎来规划、建筑、景观等各类专家学者约200人,聚焦中国城市发展现状,以“城市·观点·实践”为主题,集中展示了15家来自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及研究机构基于各自背景和视角下对于城市发展与更新问题的观点和实践。展览收录了来自深圳市规划院的“城市梦工厂”、天津市规划院的“谁的城市”、中国院规划中心的“广义城市”、沈阳市规划院的“城市基因”、“sNice持续美好城市”研究团队的“sNice持续美好城市”、中国建筑设计院的“拿什么与城市分享“、西建大刘克成工作室的“西安的传统与轮回”、维思平的“行走城市”、天津博风建筑的“续城”、EMBT的“城市水岸”、丰美艺术的“艺术改变城市”、北京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的“用‘光’共创价值”、成都原乡文化的“运动让城市更有趣”、筑福国际的“安全之城”、中国院环艺院的“城市生长”;以及源于深圳,由CBC联合发起推动的城市更新计划“趣城计划”。

活动由《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执行主编柳青担任主持人。风语筑展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华国先生为展览开幕式致贺词,并代表风语筑公司表示对“为城市而设计”系列活动的支持;彭礼孝先生致辞,并谈及“为城市而设计——城市·观点·实践”展览目的在于直观、真实的展现中国城市规划、建筑、景观等设计对于相关城市问题的解决与回应。开幕式邀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克成、维思平建筑设计创始合伙人吴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黄晶涛、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春水、沈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吕正华、北京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荣浩磊、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杨一帆、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史丽秀、哈佛大学博士赵亮、EMBT中国地区负责人宋玮、博风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那日斯、原乡文化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文创总监黄翚、丰美艺术雕塑家尹智欣、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董有等各参展机构著名代表。

图:主持人:《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执行主编 柳青

图:致辞嘉宾:风语筑展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宋华国

图:致辞嘉宾:中国建筑中心(CBC)主任、《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编、天津大学特聘教授 彭礼孝

图:展览开幕现场

图:主办方与参展单位代表建筑师合影

开幕式现场,参展设计师或参展单位代表出席并阐述了各自的展览立意及研究和实践成果。分别是:

“谁的城市”——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为什么是如今的形态?谁在引导城市?此次选取3类型项目,分别是:政府主导的“天津文化中心”建设;市民与政府共同参与的“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以及本土市民和年轻人主导的“厦门沙坡尾”微更新。让观众在“尺度”与“量级”的直观体验与互动的同时去思考“这究竟是谁的城市”这个命题,同时留下自己的答案。

“城市梦工厂”——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如果说城市规划是即将放飞的城市梦想,规划院就是城市的梦工厂。画梦为展,让城市规划走出梦工厂,更要让每一个人走进梦工厂,走进城市规划,走进我们共同的未来。休戚与共,利害相同,我们理当携手筑梦。

“拿什么与城市分享”——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间思库·暑期学坊”是由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自2014年开始主办的公益性教学培训活动。2015年的总课题为“拿什么与城市分享——动物园批发市场的迁移改建”,在首都城市功能调整的背景下探讨如何通过“城市分享”的方法,推动周边地区回归城市活力,从单一功能向复合方向发展。

“广义城市”——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换挡期,增量规划与存量规划并存,有很多新的空间秩序需要建构,也有很多老的空间秩序需要织补,这些议题跨越了宏观与微观的思想藩篱,解决小问题需要大思维,解决大问题更要脚踏实地。

“城市生长”——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

运用“传承”、“更新”、“植入”、“共生”四种实践策略,回应现阶段城市发展的问题,梳理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脉络。

用“光”共创价值——北京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随着技术的进步,“光”在城市公共空间日益成为一种视觉传达的媒介,清控人居光电院结合多个城市核心区照明实践,从存量优化和文化创新的角度,探讨光对激发城市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的价值。

城市水岸——米拉莱斯塔格里亚布EMBT建筑事务所

EMBT的项目是对汉堡新城西侧公共空间进行整体设计。项目维持了原码头高低起伏特点,对场地进行全面再塑造。新公共空间的三分之二均可被海水淹。但这些空间并非无用之地,在低水位之时,这里饱含活力;而在高水位之时,位于高处的城市也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呈现出一副特殊的水城景象。

城市“基因”——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基因使得城市具有独特的个性,既区别于其他城市,又使人们对城市的独特记忆得以延续。在城市特色的塑造过程中,运用城市基因的理念,呼唤文脉的积淀、寻求与自然的融合,使人能感受得到鲜明的四季、独特的文化,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心灵共鸣。

“趣城计划”

“趣城”计划最初起源于深圳,这种模式一反传统城市规划由宏观到微观、自上而下的思维与操作模式,以一种新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路,通过见微知著、四两拨千斤式的操作模式,对宏观叙事下的传统城市规划进行修正和补充。“趣城计划”鼓励设计师自发选取城市微环境,并提出更新方案,经过筛选后最终实施建造,是巧妙地城市针灸疗法。首次“趣城计划”在深圳盐田区开展,引起了业内很大关注,由中国建筑中心(CBC)发起,将进一步推动“趣城计划”在更多的中国城市践行。

西安的传统与轮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克成建筑工作室

城市的现代化必须立足于自己的特点,遵循自己的传统,结合时代的需要走向未来。公元2016年,陕西省政府立“大长安轴”于孕育丰镐二京的沣水、滈河,在历经三千余年后,21世纪大长安的城市中心回归这个千年古都的起始点。这一回归是历史的安排,是长安这座伟大城市的宿命与轮回,是这座城市踏上伟大复兴之路的标志。

“行走城市”——维思平建筑设计

行走城市—在任何步行范围内,可获得居住、工作和消费体验的未来城市。人们聚集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步行尺度街道系统里,建筑功能高度混合,文化与生态的持续可以被期待。在行走城市,每天一万步,不用跑步机就可以轻松实现。

“续城”——天津市博风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成功的城市源于对更易于理解的人类价值和原则的倡导。叙承——以更为负责的方式来利用土地,重视环境与设计中无形和有形的可持续性。絮承——我们对城市文脉的敬畏,不但来自于历史的延续,更多的是居住者对其生活浓烈而丰富的情感与记忆。序承——对当下的认知是一切的发端,只有较好的认识到现今之态,方有可能把握历史之兴替,寻找建筑之未来。

“sNice持续美好城市”——“sNice持续美好城市”研究团队

“sNice持续美好城市”理论包含四个子系统:自然系统、社区系统、居住系统、可移动系统,涵盖了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2010年后这一理论在铜陵、蚌埠、扬州等城市得到落地应用,基于sNice原则我们为这些城市战略、运营与规划设计提出专业意见。

运动让城市更有趣——成都原乡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运动是一种充满活力的、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绿色文化。 我们希望,通过“运动城市”这一创新意义的城市设计思潮,推动建设运动无处不在的活力城市,搭建起人与人、人与城市的对话与融入,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

“安全之城”——筑福集团

房屋安全之于城市,犹如饭食之于身体,最基础即是最重要。 城市的房屋安全从排查开始,按层次、分批次、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逐步提升城市的房屋安全系数。

艺术改变城市——丰美艺术

城市从来不应该缺乏创意,公共艺术因其所具有的原创性与趣味性可以持续激发着整座城市的灵感,也可以增添城市空间的多样性。

2、“为城市而设计”高峰论坛

2016年“为城市而设计”高峰论坛于1月24日在上海CBC建筑师艺术馆顺利召开。

城市复杂而多元,其发展亦进入了新常态化建设,而参与其中的设计师各自都有不同的成长、学术和实践背景。他们对于城市建设的优劣取舍各有态度,对于城市发展有多样化的观点。此次论坛以:为城市而设计——基于多元化背景下的城市观点与实践为主题,旨在汇集包括规划、建筑、运营、生态、文化、艺术等多重背景的群体的各类观点,以求“百家之言”,辨城市未来发展方向。

论坛由柳青女士担任开场主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系副主任、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章明担任上午学术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前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峰担任下午学术主持。邀请演讲与研讨嘉宾有:齐欣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建筑师齐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克成、维思平建筑设计创始合伙人吴钢、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杨一帆、沈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吕正华、哈佛大学博士赵亮、北京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荣浩磊、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史丽秀、万达商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风雪昆、博风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那日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晓峰、奥雅设计董事总经理李方悦、深圳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昀、罗昂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及合伙人王芳、天津源创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钊、金螳螂第八设计院院长吕邵苍。这些嘉宾分别阐述了对城市发展与更新的观点与实践。

图:上午学术主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系副主任、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章明

图:下午学术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前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保峰

图:演讲嘉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克成

“中”字为髓——《西安的传统与轮回》

在演讲中,刘克成老师谈到:“‘中’是中国城市的原型,我们认为它就是城市最初原形,一条竖轴线代表了重要的城市,重要的内容总是围绕轴线来设计。在‘中’字格局中,方城建立了人类与自然的区隔,轴线建立了人类聚居区的秩序。在西安三千余年的城市建设史中,先人运筹帷幄,经天纬地,夯土筑城,建设了一座座不同尺度的方城,然而在西安近百年现代化、城市化浪潮中,西安城市中轴线逐渐迷失了。书写‘中’字的传统被人遗忘。2012年国家批准建设西咸国际化都市圈,在西安与咸阳之间设立西咸新区,大长安轴的概念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这是自唐以后关中地区城市发展第一次达到并超过汉、唐长安城的版图,西安面临一次伟大的复兴。”

图:演讲嘉宾: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维思平建筑设计创始合伙人、主设计师 吴钢

城市用脚来“丈量”——《行走城市》

吴钢老师分享了他对于城市形态的观点:“行走城市是一种在任何步行范围内可获得居住、工作、消费体验的未来城市。2015年之前,中国的城市是一个投资型的城市。而2015年之后,中国城市应该是一个可以体验,可以消费的城市。这样的城市的核心目标是,人们可以在城市中很安全,自由,健康的行走。从设计师和城市管理者的眼光出发,从城市尺度方面考虑,得出在62.5m*62.5m这样的基本尺度下,我们的城市才是可以行走的。我们从而根据这样的基本尺度可建立理想城市模型。理想城市模型具有4个特点:中心、连续、高人口密度、高建设强度;开放、步行尺度、积极的界面立面;混合功能、街道风景、公园风景;以及文化、生态、多样性和活力。”

图:演讲嘉宾:齐欣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法国注册建筑师 齐欣

要的就是“瓤”——《馅儿》

齐欣老师用比喻的方法表达了他对于城市更新的观点:“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建筑师现在都往往用一种很建筑师化的眼光看待城市,他们非常注重城市的皮儿,也就是这个城市的外观是什么样的,中轴线是什么样的,天际线是什么样的,以及城市的色彩又是如何?城市的公共关系又是如何?而更多的人其实是生活在城市的馅儿里。另一方面,我们建筑师们现在擅长做新城,但是不太会经营旧城。其实我们应该有传承的观念,将那些最不起眼,最破烂的地区重新拾起,然后顺着前人的路径一步一步接着走下去。现在其实已经有很多衰败的地方被人们重新重视起来而焕发青春。这样现在所谓“千城一面“就能够避免。因地制宜的改造,就好像根据场所的潜质,做一种基因的转换,从而培育出一种特意的花朵。这种花朵看似很奇特,但是又只能在这里生长的。”

图:演讲嘉宾:哈佛大学博士、先后担任麻省理工学院讲师、万科集团总规划师、泰康之家助理总裁、多个城市政府规划顾问 赵亮

戳“痛”、解“痛”——《为新常态下的城市而设计》

赵亮博士在演讲中也与我们分享了他对于城市建设的观点:“我们的国家现在已经由工业大国转向以服务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国家。城市建设速度减慢,经济增长率放缓,面对未来这样的行业新常态,我们应该探索增长点,发现痛点,挖掘城市设计的价值。如今,政府痛点是城市竞争加剧,城市由共赢趋向零合。政府面临着城市增量需求不足,存量品质不高的巨大挑战。开发商的痛点包括土地成本要低,融资成本要低以及找到更多的利润点。老百姓的痛点在于:服务的可达性,自然环境以及从‘衣、食、住、行’到‘娱、教、医、养’。而规划师的理想角色应该是:了解政府、开发商、运营方、居民各方的诉求与规律,代表各方找到一个最佳解决方案。“sNice持续美好城市”理论便是在这样的新常态下提出来。理论包含四个子系统:自然系统、社区系统、居住系统、可移动系统,涵盖了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

图:演讲嘉宾: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杨一帆

城市“小”事——《城市空间结构的梳理与织补》

杨一帆主任在演讲中谈到:“我们在过去的十年主要把精力花在苏州这个城市,从总体规划,到片区规划,再到一些景观问题的处理。城镇化正在走向一种新的城镇化方式,有增量,也有存量,数量和质量是并行关系。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议题,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梳理、怎么去织补城市。我们说“梳理”城市结构,绝对不是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角色只是城市在自己生产过程中的助产士。我们的研究是数据和经验的巡回,即使数据摆在那里,也需要提炼。我们提出5个城市设计的评判标准:城市经济的再生产、城市空间的再生产、城市设计以“人”为出发点、城市文化的再生产和城市生态的再生产。”

图:演讲嘉宾:沈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吕正华

有“风”才有“貌”——《城市风貌》

吕正华副院长讲述关于城市风貌的探讨:“我认为‘风’和‘貌’应该分开来解释。‘风’可以是政风,即政治的变迁、技术的革命;也可以是民风,即民间的风俗习惯。我们从沈阳道路网的构成就可以看到与城市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中国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上有很多形式上的要求,但是从南到北的城市形态也不完全一样,这是因为有民风的内容在里面。在城市设计过程中,政风更多是宏观方面的关注,民风则更多是微观方面的关注。内在的东西怎么通过外在的东西去表达是比较复杂的。我认为建筑形式固然重要,但是仅有形式没有内容,并不是城市所需要的。城市的风貌其实也并非都是高大上,关键是要根植于特定地域的土壤,与这里的人们共同生长。”

图:演讲嘉宾:万达商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风雪昆

商业也可以很多元——《万达城—与城市共同生长》

风雪昆副院长讲到:“最近一段时间微信、新闻纷纷报道了王健林董事长在万达年会上的万达转型讲话,引起广泛关注。随着消费习惯、商业模式的变化,尤其是电商带来的冲击,零售业逐渐缩减,实体店的形式迫切需要寻求一些新的亮点使其持续发展,并且有机地跟当地文化发展、产生新的盈利模式。探索如何在这种冲击下保存活力,这也是我们和CBC合作举办“概念商业广场国际竞赛”的原因。未来十年、二十年,我们的商业广场并非单纯是买和卖的地方。“万达城”可以给城市带来什么?优化城市结构,带动城市新区发展,形成城市发展次核,完善城市业态,推动城市发展。同时,带动产业发展,包括文化娱乐、度假和酒店等。”

图:演讲嘉宾:北京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 荣浩磊

城市之光——《用“光”共创价值》

荣浩磊院长在演讲中分享:“中国很多城市面临的是同质化的现象,我们讲文化内涵,讲要挖掘城市的主题。于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唤醒城市的符号和联想,我们的主题就是用“光”。从城市照明来说,城市需要空间表现活力,光就是性价比最高的建筑材料。我们的照明设计可以走安静和内敛的路线,让环境与人的心情及周边氛围匹配,提升市民休闲生活品质、改善开放空间的夜间环境。在设计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考虑如何为市民服务,其次,与广告的协同也非常重要。我们的目标就是用艺术,科学,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用更好的光来带动更加美好生活。”

图:演讲嘉宾:奥雅设计董事、总经理,洛嘉儿童主题乐园创始人 李方悦

关注城市:从孩子开始——《为儿童而设计—让城市空间充满创意和乐趣》

李方悦总经理从她的视角阐述了对于城市的观点:“我们更关注城市中的人,为人设计,而不单是为城市而设计。我是一名女性,也是一位母亲,我比较关心人的快乐和他们的感受。在国内孩子对玩的空间的满意度是非常低的,有调查表明满意度不足30%,因为我们没有用心去设计这些游戏场所。我们的原则是儿童可以独自在街上安全行走,同时方便与其他小朋友见面和玩耍。生活在未受污染和有绿色空间和环境中,提升原有街区或城市的儿童友好度。我们希望做创意和生态结合的,为儿童而设计的品牌,为中国儿童提供可持续的快乐。”

研讨环节中,一些嘉宾也对新常态化下的城市发展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图:上午嘉宾对话,从左向右依次为:章明、史丽秀、赵亮、刘克成、杜昀、那日斯、吴钢、齐欣

史丽秀院长认为:“城市的再生不仅是城市空间的改造,也是对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在城市再生的过程中,设计师要更加关注人的因素,关注人的需求,延续满足人们内心需求的设计。”那日斯总经理分享他的观点:“只有足够了解一座城市,我们才能对它做些什么。城市更新是在原有城市生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植入式的设计,延续原有空间,留住原有生活,从微观方面,改善城市空间活力。城市更新,是一场由下而上的城市发展运动,它更加关注城市内部的生活。”杜昀董事长从运营角度关注城市:“将城市运营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在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同时,面对消费者,提出城市运营策略,帮助政府解决城市运营的资金问题。也就是在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同时,将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规划+运营”的方式,实现城市空间的自我生长。”

图:下午嘉宾对话,从左向右依次为:李晓峰、风雪昆、荣浩磊、李方悦、吕邵苍、王芳、陈钊

罗昂首席建筑师王芳认为:“城市的更新过程,就是一个为人而设计的过程。对于每一个项目来说,最重要的是对于人的研究,我们只有对于未来使用空间的人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才能做出满足他们需要的城市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复兴。”吕邵苍董事长谈到:“设计是为了生活。设计师如何研发产品,研发设计,我们需要找到生命最本真的一种状态,追寻它内在的原动力,进行有特色、有属性的设计。”陈钊总经理关注商业空间:“互联网的发展,对城市商业空间带来的冲击,使我们开始重新思考城市的运营发展问题。如何结合目前的城市运营方式,提出新的商业模式,打造活力的城市商业空间,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

图:论坛现场

图:论坛现场

图:论坛现场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