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设计师互动论坛
————id+c设计高峰论坛
日期:2013-07-11 16:55:25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2375
吕邵苍:两个层面,从经营企业的角度来说,你必须要有竞争力,你索性专注、专一,这个是对的。但是你内心是个设计师,你一不小心经营了一个公司。如果你是设计师,那你不是说解决生活问题,因为你热爱设计。我这一次看米兰国际家居展,我同童澜(音)童校长聊到了设计。他说你的设计思维跟境外的设计思维几乎在同一层面上。当然这个有一点虚夸的成份。我说那为什么我们设计做出来跟国外还有差距呢?他说因为你不够热爱生活。我一想这对了。你按照思想在做,这是做产品,这个是生活。但是真正的设计,就像陈方晓老师,那个观念是对的,就是从设计到家居产品都在做。其实国外,这方面是不分的。所以在这方面,以后我们有机会可以再交流。
朱晓鸣:感谢吕老师,其实来之前前几天我特别庆幸,得到这样一个高人的指点。
吕邵苍:好的,掌声。
(图 曾国强)
曾国强(自广州柏舍装饰有限公司董事、设计总监):我是来自广州的,我叫曾国强。其实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陈老师,因为之前讲到我特别有共鸣。我今天上来本来想提很多的问题的,我有很多的迷惑。其实我在广州比较早接触到装修的。今天广州来的设计师朋友不太多,只有一两个而已。我觉得广州的整个设计界比起整个中国来说,是落后了。我设计做到现在很困惑。刚才建国说到了一个问题,很多信息是前几年的,做了好项目之后,很多客户早,然后老板很忙,然后接项目。然后营造团队,团队管理。一个设计师就变成又设计又管理又接业务,就变成了像建国说的,晚上做设计。然后不断的循环循环。最终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想,我们这个设计做什么呢?我们应该怎么从这个平台再跳上一个平台呢?如果我们用现在的手法或者是前面的手法做的时候,那我们之后怎么办呢?我很多问题我觉得我自己解决不了。我们广州就有同行交流。慢慢的变成,我现在想,设计有人要做思想的东西,有人要做系统的动 。刚刚陈老师讲的有软装的,有硬装设计师,一个团队去做这个项目。我听到了有很大的压力。为什么呢?以前一个设计师你项目做好了,有人找你了。那你可以熬多久呢?一年、两年、三年?现在变成一个系统去做。我觉得我们做这条路的时候,需要想一下,我们需要什么东西,需要什么方法,当然我们需要前辈更多的东西给我们。当然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有参照,就是我们一个东西做出来,我们跟他们是有差距的。但是很早很早之前做的设计,跟香港设计师比的话,是有差距。但是我们有时间停下想吗?我不知道,这个是我的困惑。
吕邵苍:曾总是有智慧的人。在这样的一个时间就思考停下来或者是慢下来思考了。这个是一个人生智慧。因为我将近一年时间在修禅学跟佛学,我现在非常困惑,虽然我是第二代但是我觉得真的设计观跟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困惑,我每天早上半小时或者是一小时,或者是晚上一小时、半小时,我就不停的看不同的禅跟佛的著作,我不是研究里面有多少的经义,我是感悟它更多的智慧方面的东西。我已经有很多的困惑了。所以前一段时间我恩圈子里面的同行在聊关于设计梦的问题,关于设计价值观的问题,原来是没有触摸到,我们原来一不小心就进入到市场,一不小心挣到一点小钱,一不小心有一点小名,然后我们就自以为是,可以指点江山,后来发现我们原来什么都不是。
我愿意为这帮年轻的设计师做指点的工作,我认为马云是中国的企业精英的神话,现在没有这样的提法了,他在这样高度的时候退下来,把年轻人推上去,而且他坚信年轻人肯定会超过他的,我也坚信年轻的设计师至少会超过我的。至少现在就超过沃勒。因为我现在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我还在位八百一千块的工资奋斗,你们现在都有自己的名头了。我想如果你们要超越,要在设计观设计梦这一块要跟我们不同,我也希望你们表达你们出自己的设计梦想,谢谢在座的各位。
(图 吴联旭)
吴联旭(C&C联旭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创办人、设计总监):其实刚刚吕老师刚刚开场讲的新生代,还有欣慰,我觉得是要创意去触动。我想我们曾经从教科书或者是从我们不同的杂志上,从所谓的房地产的各种喜好上,找出追逐的美感。我觉得设计还是要尊重内心,去用你的创意,可以给它带来低造假低廉或者是环保等等。但是一定能出发内心的感情的,设计应该是这样的行为,谢谢。
吕邵苍:就是你们的设计梦想设计观要跟我们有区别,要远远超过我们,可以大胆的设定,没事的。
陆嵘:我就先说个不同吧,很场景,前两天我有一个同事跑过来,他说怎么HKG公司西面书么少?后来我想,真的,我们办公室的书越来越少了,我就想我自己怎么工作的。就是我们现在面临核心的科技,我平时就是基本上我在微信上阅读杂志。在IPAD上阅读杂志,很多微信的杂志书每天都会过来。每天我都通过这种方式下载,我看书越来越少了,我想这点跟以前是不同的,因为我以前去前辈办公室去看,满屋子都是书。我现在书架都是关起来的,我发现那里面的书都是很多年前的,而且过时了。我们现在接触到国际上的东西,这个也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太多的资讯了,每天不同的资讯扑面而来,这时候让我们非常的无力。我非常的困惑,因为没看到一个新鲜的东西,就会觉得非常的喜欢,这时候我们面临很多选择,当我们面临很多选择的时候这个是很痛苦的。我大概订了五个不同的杂志,每一个都有三个下标题,十几个,都看不过来。这时候也有另外一种困惑,我想这个是我们面临的同与不同,我不想说好与不好。
接下来作为我们年轻一代的设计师在往前走,刚才提到了,我们怎么样能够做一些思想上的变化,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我们在设计上我们要给我们下一代留下什么东西。这个之前我没有想过,是今天大家的说法激发起来了。好像一下子有了一个使命感,真的不年轻了,马上再过几年,我觉得可能也都要面临思考,现在就开始思考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我有一个感受,有时候在一些大学毕业的员工过来实习,在大学就开始实习,我都觉得非常有天才,非常让他们留下来,他说我要到国外读设计,一走两年半。真的很可惜。我希望未来中国的几个城市,成为新的美学之都。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美学流向全世界,我们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大家看到中国的设计有思想有灵魂。让国内的学生,不要到国外去学习两年半三年,也许他是游学的经历,很快就回来,让他感觉到国内一样有很好的老师很好的设计师带他们,能做出很好的作品,这个是我想的设计之梦吧。
吕邵苍:谢谢,我觉得陆嵘美女提到了设计的使命,这个是在最近的过程当中,我非常认同的。原来我们只是热爱设计喜欢设计。但是确实没有体会落在我们身上的设计和行为,我现在逐渐逐渐有这种感觉了,如果更多的人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陆嵘美女这种想法应该可能会去实现。应该可能很快。还有谁?设计的不同的梦想跟价值观,还有谁想表达?成都来的辣妹。
刘旭:其实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个板块,就是我为什么第二次跟大家提到国际酒店这些做法。因为这几年我特别喜欢观察,他们就时候可以看到国外的酒店,造价很高,但是你发现有一些酒店的风格化并不是很明显,反而会觉得比较平庸,但是实际上你们可以观察细一点,他们用的一些材料和一些隐蔽工程的做法,真的令人很吃惊的。包括我知道金螳螂做酒店很多墙的隔断法,也有国外的做法引用过来,其实很多细节的材料的选择,都是有功能和原因的。其实仔细去观察的话,它有一些损耗大的地方,或者比如会议厅它墙壁的做法墙壁的隔音墙壁的材料,不是大家看的材料用的花哨或者是麻质的材料来做,它的材料都是有功能选择的。因为早几年,大家说到设计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酒店这个度假酒店,或者国外的酒店,它做得好漂亮,要学习要模仿,但是这个过程我觉得是非常好的,而且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必须要通过模仿来慢慢提高自己。包括国外的这些大师,其实他最后的风格,他最开始经过学院派的训练的时候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画法都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不要排斥模仿,这个是开始。但是只限于开始,你可以模仿手法,可以模仿他为什么,多思考,模仿它的想法和用途,但是更多的,就是我们如何来融合,如何来深化,来看到它这个设计背后隐藏着什么。其实这个我觉得对于大家非常实用,就是你每当看到一个很棒的作品或者是很平庸的作品的时候,你想想它为什么这么做。就是它要面对来这个酒店的客户的心理,就会明白它为什么这样做。我最近去了瑞吉,它比较新一点,你就会发现,就像商务说的,有一些智能的东西,它用起来完全是为了你方便。瑞吉酒店我住过,就感觉很懒很懒的人都会喜欢。你到写字桌也好,你到床边也好,你不需要用摇控器,它所有的都帮助你控制好了,你喜欢看什么电视,喜欢什么样的温度,它都帮你简化了。它是以人的本质的方便来思考的这些智能也好,或者是科技也好。所以我觉得,我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大大小小的做法和一些前辈也好,国际的设计公司做出来星级酒店也好,它很多东西里面确实包含着很多用途的,一定要思考这个板块,而不是只为了看起来穿一个衣服很漂亮而已。
吕邵苍:行,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想大家用一句话期许自己或者是期许未来的中国设计,或者是价值观都可以。从许先生开始:
许建国:我们坚韧内质一直往前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周伟:刚才我那个问题很困惑,其实这个问题困惑了很久,后来我看了日本的那个建设师,发现我们现在的经历其实在日本的六十年代刚刚经历过,他们已经过了那个时期,已经觉醒了,所以我想讲,中国设计,觉醒吧。
潘冉:我希望我这个设计的目标应该是做出有中国味的设计。
吕邵苍:就是有中国精神,千万不要只是有中国符号。
孙传进:让每一个热爱设计的人,为我们理想为我们设计之梦像个战士一样去努力吧。
刘旭:我希望美学和实用能达到完美的结合。
陆嵘:我希望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也有可能是再下代,希望我们这个群体中间能真正出现世界级的大师,可以在世界舞台上看到。
吕邵苍:为什么不是你?
陆嵘:我会努力。
吕邵苍:好的,掌声。
吴联旭:我希望有更多的设计,更多的文化在里面的作品出现。
朱晓鸣:大家都很期待,做好设计,做,好设计。
曾国强:有问题有困惑很正常,放下包袱做就是了。
吕邵苍:我想稍微总结一下我们今天的主题,无论做什么,就是关于爱关于生活,如果没有爱的人,没有生活的人,如果仅仅是为了秀设计,那我想你的设计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上了。我想所有的爱跟热爱生活,可以打开我们的心门,可以让你关注到生活当中需要的设计。关注人的内心需求的设计方式,我觉得这里面可以生出无限的设计智慧跟设计价值观,永远没有一点设计价值观是每个人都去追求的。应该是无数种,我想用这样一句话结束今天的论坛。谢谢。
主持人:谢谢吕老师,也感谢各位设计师的精彩讨论。再次感谢各位能够参与到id+c年度系列活动“聚焦中国设计”高峰论坛!
——结束——
(责编 许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