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涛问道”设计创造价值——办公空间(组图)
————2011CHINA-DESIGNER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年会系列活动
日期:2011-12-10 01:28:56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1892
(图 大连外国语学院国际艺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主任、教授 盖永成先生)
关于设计的线路图>>>
盖永成:先说设计的主线,这个项目的规模非常庞大,我们只做了一个十分之一的项目,后期还有很多项目,开始接这个单的时候考虑到集电大厦,整个设计的元素当时我们想到了电路的设计元素,比如说上面的集成电路板线路的模式,整个空间构思是从主的入口开始的,它的前后门是对应的,我们从做了一个形象墙,就是中间有一个光带,寓意未来的科技和科学之门会打开。
整个天花做法就是整个集成电路板的散热片,整个地面也是用集成电路元素,这里面为了显示建筑的体量感,整个建筑的上面没有任何一种元素,所以这个显示了这个效果。这个是设计理念的一条轴线。从整个建筑来说我们从建筑的轴线概念,从入口是无形当中的轴线概念,我们在这个轴线概念当中设计了一条发展带,从1947年第一个晶体管的发展,一直延续到1958年第一个集成电路的形成,集中点就集中在一个点上,中间这个点画面上显示出来,就是东辽宁省集成电路的诞生时间段,这个服务台我们就大胆的应用了剁斧石材,之后诞生了ICC的元素,所以和前面后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们所有的元素,包括这个地方是跟业主反复交流的,是业主在外地考察提供给我们的图片,这个也是集成电路板的一个元素,我们也拿过来做设计,这个设计我们用隐喻把形态概念加工、简化、增加了形式感,特别是在色彩上追求的是灰色的系列,以体现高科技和综合文化的概念。
挖掘属性,满足业主需求>>>
谢海涛:这个案子很吸引大家的就是您从集电这个企业的属性挖掘了很多东西,展现在空间里面。空间是一个解决问题功能载体的,还是说它其实在功能的诉求刚刚好是合而为一的,既呈现了ICC集电的产业属性,也恰恰是产业的需求,我的问题就是这些对集电概念的挖掘,最后呈现的是表面的呈现,还是说为了迎合业主贴上产业的属性就完了?
盖永成:任何项目都是一样的,当你签这个单子的时候你一定要理解建筑本身,设计灵感也很多,有的是建筑本身,有的是企业属性,因为办公楼很多会做雷同,所以你要跳出这个圈子一定要挖掘自己的概念,设计我们追求的是所谓的原创,你如果跟着人家的屁股后面学,是不行的。
谢海涛:实际上从一个企业属性的挖掘和独有的呈现,恰恰实现了这个案子和其他案子不同的展现,这个是你做这个案子思路的由来。
盖永成:这个案子做完之后,业主对我们非常的信任,这个项目开始之前有10多家在竞标,所以在开始的过程当中是处于激烈竞争的状态,我们和业主交流的时候,都是跟业主讲文化,跟甲方探讨这个概念,后来跟业主交流非常的愉快,业主也非常的信任我们,我们所有的案子业主几乎没有改动。
谢海涛:有一个好业主,有一个好的创意,最后出现了一个好的作品,最后一个问题,这个作品最大的遗憾有没有?如果有是什么?
盖永成:这个项目还没有做完,后面还有很多,我们做了十分之一。
谢海涛:遗憾的就是投资推动的项目太慢了,项目快点来,设计费赶紧收。
(责任编辑: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