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深圳超高层住宅大幅增加 消防云梯车难追摩天楼

日期:2011-05-24 09:59:04  来源:深圳商报        点击次数:1172    

目前深圳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已经突破了100栋。与深圳新一轮城市建设向天空发展形成对比,尽管深圳市的消防云梯车也在不断追赶“世界之最”,但远远追不上深圳摩天大楼“长个”的速度。如何化解高层建筑抗震消防方面存在的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如何应对?现在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和采访。

100米高的南苑新村、150米高的下梅林村塔楼、168米高的国都高尔夫三期、300米高的东海商务中心公寓……近期来,随着京基100大厦以441.8米的个头抢占深圳地标建筑新高,一批超过100米高的超高层住宅规划和兴建项目轮番冲击深圳市民的眼球。

“怎么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超高层住宅?未来会否有更多的深圳人住上云端?这样的家是不是安全?”市民郑女士表达了她的困惑和担忧。

超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

深圳市已有相当一批超过100米的超高层住宅及其配套的超高层商业楼宇通过了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的审批或正在兴建。

其中包括:号称打造“中国最高住宅”的福田车公庙片区东海商务中心,最高一栋公寓塔楼将突破300米。位于福田区新沙路与新沙街交汇处的君临天下(国都高尔夫三期),共48层高168米的住宅。与君临天下南北呼应的宏欣豪园,位于福田区新洲石厦北,拟建设5栋140米高43层的超高层住宅楼。位于罗湖文锦北路的德弘天下华府,有8栋49~52层的超高层住宅。位于罗湖莲塘的兰亭国际名园,有2栋50层高的住宅楼。

随着深圳城市更新项目启动,超高层建筑也成为规划方案的首选。比如分五期改造建设的福田区下梅林村,第一期工程将建设7栋150米高的超高层住宅塔楼。位于南山区政府南侧的南苑新村,改造后也将冒出多栋不低于100米的超高层住宅和250米的超高层商业建筑。

摩天住宅将是发展趋势

“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用一张张批文对这句话进行了诠释。

据该委介绍,摩天住宅将是深圳未来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尤其是城市中心地区由于高强度开发,整体建筑高度会相对较高。以前海片区为例,计划按高强度混合利用方式进行开发,高层建筑数量会较多,总体高度也将会较高,并将分布有类似地王、京基这样的地标性建筑。具体地区的建筑高度分布主要通过《深圳市城市设计标准与准则(试行)》、“法定图则”、“城市设计中高度控制的相关内容”等进行引导。

据了解,按照国家《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主体建筑),超过100米的统称为超高层建筑。

市规划国土委表示,高层建筑可以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空间上的集中发展,可以提高城市运作效率,减少市政建设投资和缩短建筑工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城市建设土地,缓解深圳当前用地紧张状况。另外,通过高层建筑可以丰富城市景观层次,适当的超高层建筑会成为城市地标亮点。

不过,市规划国土委坦承,深圳在发展高层建筑同时需要做好抗震、防火等方面的安全工作。

超高建筑抗震烈度提高

据了解,从2006年起,深圳历时两年,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手段,完成了“横岗—罗湖”、“莲塘”、“温塘—观澜”等三条断裂带的探测。对于新一轮城市建设中超高层住宅“开闸”会否给抗震带来压力,市地震局表示,深圳建筑物的抗震烈度标准为7度,即发生5~6级地震时不会造成破坏性。一般来说,学校、医院和地王等超高层建筑以及水库、机场等生命线工程,抗震烈度要求在7度的基础上再提高一度。各类建筑物的抗震规划设计方案由市规划国土委组织专家组进行。

针对2010年4月,北京将民宅、厂房等建筑抗震标准提高至8度,医院、学校、大型商场、影剧院等重点设防类建筑抗震设防标准超过8度,有市民提出:深圳的抗震烈度标准是否需要提高?

市地震局表示,深圳建筑物7度的抗震烈度标准,是国家按照抗震减灾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进行科学论证之后制定出来的,符合深圳地区地震地质状况的要求。

超百米住宅消防压力大

与此同时,深圳消防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倍感压力。

据深圳市公安局消防监督管理局介绍,层数为10层及10层以上(含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超高层住宅)的高层住宅,均设有消防车道、消防登高操作场地、防火分区、各住户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不燃烧体分户墙、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同时应根据建筑形式和建筑高度确定疏散楼梯的数量和形式、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等。

对于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超高层住宅,其防火分隔、消防设施配置等方面较普通高层住宅要求更高。比如:疏散楼梯应设为防烟楼梯间;有专门的消防电梯,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秒;除卫生间外,所有的房间均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除面积小于5平方米的卫生间、不设集中空调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的住宅户内用房外,所有房间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此外,属于公共建筑的超高层楼宇应每间隔15层设置一个避难层(间)。

消防监督管理局表示,就高层住宅和超高层住宅而言,在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规定,全面提升公民和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公众的火灾逃生自救知识,切实注意用火、用电、用气的安全,确保建筑内部原有的防火分隔、安全疏散和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的情况下,是可以确保各住户消防安全的。不过,在建筑火灾扑救中发挥极其重要作用的外部灭火救援,对于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仍是没有攻克的世界性难题。因此所有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主要立足于自防自救。

 


第1页 下一页 末页 共3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