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深圳超高层住宅大幅增加 消防云梯车难追摩天楼

日期:2011-05-24 09:59:04  来源:深圳商报        点击次数:1172    

高层居住叫好不叫座

在调查中,不少市民表示从居住舒适性、消防安全等角度考虑,不希望选择超高层住宅。甚至有部分市民担心相邻的超高层住宅对自己的生活带来影响。

在福田中心区上班的宋先生说,他们公司的办公室在写字楼第50层,每次隔着玻璃远眺,会有俯瞰城市、君临天下的感觉,噪音小、空气也好。但是他不能伸出脑袋往楼下看,不是恐高,而是那种视觉冲击会让人感到晕眩。他们的隔壁是七八十层楼高的皇岗商务中心两栋塔楼。大雾天的时候,“双子座”顶部的楼层被完全湮没。他很难想象,深圳人未来的每天上班回家都在云里雾里是怎样的感觉。

南山南苑新村居民李阿姨也不认可城市更新后自己将住到云里。她说,开发商拿到巴掌大的地,通过建设超高层住宅,不仅增加了可销售面积,解决了拆赔困扰,而且可以通过“地标式”建筑的名头将普通住宅卖出高档豪宅价。但这样的项目容积率肯定上升,居住舒适度下降,绿化率缩水。

郑女士家住福田区新沙路。自一墙之隔的国都高尔夫三期(君临天下)越建越高,她和家人的担忧变得越来越重:“阳光权会不会受到影响?防火和抗震能力方面会否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和她一样有着类似担忧的还有住在东海花园的冉先生。在东海花园南侧,正在兴建的东海商务中心号称将打造突破300米个头的“中国最高住宅”。

擎天华庭的租户林小姐说,她搬入之前向往住得越高视野越好,没想到住了不到一年,电梯三天两头坏掉,甚至一次同坏4台的情况都有发生。为了赶时间上班,爬三四十层楼成了常事。有一次她发高烧,想叫个外卖。不料送餐的看见电梯不能使用就让她自己下来拿,她爬不起来,送餐的调头就走。她只好靠饼干和水撑了两天,这之后发现住得太高原来并非好事。

开发商回应 超高层并不意味牺牲舒适度

作为未来“中国最高住宅”的建造者,东海集团对其300米高的东海商务中心如何破解与最高100米云梯救援能力之间的矛盾未做出任何回应,对该栋地标性住宅在抗震、消防等方面的安全保障也没有给予回答。

作为深圳新一轮城市更新改造的主要参与者,绿景集团则表示,不论超高层住宅的设计方案如何调整,其前提都是达到国家和深圳的相关安全标准。

据绿景集团规划设计中心总经理许敏介绍,改造后的下梅林村虽然不是豪宅但定位仍然是高端住宅,而且其位于北环边上的地理位置、住户素质等都决定了其在环保、节能、新材料等各方面有较高标准。比如一期7栋超高层塔楼的消防仍以自救为主,但会选取较好的工程材料,而且将严格遵守避难层、防火分隔、消防设施配置等各方面的相关规定。

许敏说,企业参与城市更新改造成本高,为解决拆赔率,提高容积率、建造更多超高层建筑是必然出路。但超高层并不意味着舒适度降低。比如在下梅林村的改造中,绿景集团先后设计过两轮方案。第一轮拟建9栋100米高的住宅,但设计人员发现由于双排楼宇的间距较密,导致通风采光受到了影响。第二轮方案调整为7栋150米高的单排住宅,楼间的对视、通风、采光、视野等情况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同时将最大限度地增加小区和楼宇绿化。

在抗震方面,许敏说,下梅林村的超高层住宅按照深圳7度抗震烈度标准设计。为了让楼宇更“结实”,柔性更符合地震波的特点,设计方案要经过专家组的超限审查。

百米云梯望“层”莫及

据了解,从2009年1月1日至今,深圳发生高层火灾145起,直接财产损失84.2万元。自上海发生“11·15”高层住宅火灾事故后,深圳加速提升防火救援能力,包括购进2架用于救援的直升机,拟投入1.22亿元购进1辆101米、3辆78米的举高消防车和5辆高层供水消防车,加强高层灭火装备。此外,市发改委还下达了2011年消防装备更新投资项目金额2.57亿元的计划。

高层建筑仍存消防隐患

然而测算了一下,即使是101米的最高“云梯”,也不到京基100的1/4高度和东海300米公寓塔楼的1/3,颇有望“层”莫及的意味。何况百米“云梯”数量有限,运至起火救援点需要一定时间。深圳40多辆云梯车仅能伸展到54米的高度,最主要的防火救援力量停留在20层楼以下。

据消防部门通报,目前深圳市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已经突破了100栋。但高层建筑消防方面仍存在如下问题:高层居民住宅楼擅自改变使用功能,将住宅改为生产、经营场所的现象仍然存在;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未全面有效落实,系统故障、部分功能失效等问题时有出现;高层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有待提高,值班操作人员未取得上岗证、不熟悉操作规程的现象时有发现;在建高层建筑、在用建筑翻新装修等方面的管理还存一些漏洞。

与深圳新一轮城市建设向天空发展形成对比,尽管深圳市的消防云梯车也在不断追赶“世界之最”,但远远追不上深圳摩天大楼“长个”的速度。超高层楼宇人员密集,火灾负荷大,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途径多,蔓延快,容易形成立体火灾,浓烟难以排出,且疏散人员多,疏散时间长,消防救援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

具有多年灭火经验的深圳消防人员介绍,即便不考虑他们十分靠近火场的危险因素,而采用徒步登楼的办法爬楼灭火,消防员身背水带、水枪和破拆工具,也只能在距地24米的高度坚持二三十分钟。因此,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最起作用的不是外力,而主要靠“自防自救”。在上海“11·15”重大火灾事故中,云梯车高度不够、直升机空中救援失败、大批被困人员无法脱险,也证明了上述结论。

 

 


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共3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