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节能建筑 生态通风至关重要

日期:2010-08-26 10:45:35  来源:中华建筑报        点击次数:1305    

简介:在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中,通风系统的尺寸在某种意义上讲,几乎完全由建筑师所做的建筑设计决定。

在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中,通风系统的尺寸在某种意义上讲,几乎完全由建筑师所做的建筑设计决定。成功设计的通风系统其重量及占用空间可小于常规情况下的一半,而仅就通风而言,成功的生态建筑耗费的能量只有常规下的1/10,这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建筑师是通风系统的首要设计师,建筑设计确定了建筑分区的数量,同时也决定了空调机房、天井、通风塔等的定位。在设计初期建筑师与通风工程师的密切配合,对于通风的生态化设计加以考虑相当必要,在新时代公共建筑设计中相当普遍,解决这类问题的途径也是异彩纷呈。

我们的建筑不应该是喘着粗气的疲惫的人,而应该是吐纳自如的气功高手,建筑设计中对通风的把握不应该是低效和牵强的。冷血动物、温血动物是有较大差异的两种不同类别,温血动物主动地适应环境,而冷血动物采取的是顺应环境变化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适应范围较小,但他们的能耗也相对小得多,可以说是更加生态的方式。我们也不妨采取顺应的方式适应自然变化,通过对建筑造型、结构、构件的改进,大大降低能耗,同时利用主动的设备进行通风,对抗较恶劣的气候条件,实现公共建筑通风设计的生态化。

实际上,当新鲜空气沿着合适的通道顺畅地流向人们希望的方向时,通风是协调与优美的,它创造一种效率,带来一种美感,将建筑导向生态化的轨道。

建筑通风可以带来新鲜的、温度适合的、供人使用的空气。可以抵御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防止过冷或过热,成为隔热或保温的活屏障,自主地适应气候变化。新时代公共建筑通风生态化的设计手法对于通风生态化设计,我们可以将常见的生态式通风方式分成大循环、小循环、微循环3类。它们在不同层次上实现建筑生态化通风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里提出的大循环,指的是从建筑物尺度上考虑的通风设计,主要表现为建筑造型上对通风的考虑。小循环,指的是从房间尺度上考虑的通风设计,主要表现为替换式通风等形式。微循环,指的是从建筑构件尺度上考虑的通风设计,主要表现为双层幕墙等形式。

大循环实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小循环的典型方式包括最近国外正流行的一种替换式通风,在这种方式下,比室内气温约低1摄氏度的空气从地板下以很低的速率提供。这些空气被使用者的体温、计算机等设备和照明光源加热,然后上升通过天花板和高窗排出,提供更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程度。微循环一种典型的形式是双层外墙系统。外墙是建筑室内外环境之间的分界,其设计往往直接影响到室内环境质量和建筑在生态方面的表现,特别是玻璃幕墙。外墙应该能满足自然光照,太阳能的主动或被动利用防止过度热辐射,减少室内热损失。一般来说,双层幕墙和传统的窗户相比能够减少20%~25%的能耗。在空气中增加日光控制装置,可以同时满足建筑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的要求。

坐落于英国伦敦的HELICON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这一建筑占据了伦敦一个街区。包括6层办公室和其下的5层零售商店。建筑有非常明亮和轻盈的外表,自然光可以射入其内的办公室,建筑的外部最大限度地使用了钢和玻璃2种当代建筑最流行的材料,似乎并不特别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但仔细考察这一建筑的能源使用策略,显示出设计者对环境问题和能源效率的认真考虑,因而也使得这一建筑从本质上讲不同于那些一度盛行的高技派建筑,建筑没有可以打开的窗户,使用一种综合的空气散发系统和水冷式天花板来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水冷的天花板安装在金属龙骨上。地板内有送风系统,给室内提供新鲜空气。室外空气可以通过过滤器冷却后进入室内,从每层的高处排出。在冬天,新鲜空气在进入室内之前将和室内排出的热空气经过滤混合。在必要的时候,空气可以通过围绕建筑的管道加热后再送入室内,建筑师希望外墙是相当透明的,因此在办公空间使用了落地的玻璃幕墙。东侧和西侧立面的幕墙上装有多层玻璃,这些玻璃间有空腔,空腔的最外层是双层玻璃。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