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大师工作营:逐步迈进“设计商学院”模式
——专访大师工作营“校长”李有为

日期:2017-06-06 20:15:00  来源:大师工作营        点击次数:0    

【导读】在“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设计与商业在迅速地产生化学反应,从产品设计领域燃起燎原之火,扩张至空间设计领域。

一直以来,设计师们似乎更热衷于讨论艺术,羞于谈论商业甚至耻于谈论商业。然而,艺术·商业·设计,这三者从未像今天这样相互融入而逐渐界限模糊。在“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设计与商业在迅速地产生化学反应,从产品设计领域燃起燎原之火,扩张至空间设计领域。

就此,记者采访了大师工作营“校长”李有为先生,希望从他一个资深媒体人,到创办与推动设计教育活动的经历中,感受设计与商业的变化。

一、以“大师”的名义推动青年设计师成长

记者:近几年,大师工作营推出了“徐梁”“沈烤华”等新锐青年设计师,这背后有什么故事?

李有为:从2012年策划这个活动开始,我们就想挖掘和推动一批空间设计“新青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用我们媒体的力量,去“发现”“培养”“推动”新锐。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慢慢发现这其实挺难的,需要更多力量的参与,甚至借助社会趋势、社会热点的带动,有些力不从心。好在从事媒体工作十几年来,认识了一大批对行业有责任感、并愿意帮助下一代成长的有识之士,得到他们非常多无私的帮助,感恩他们的付出。我相信,受惠于他们的青年一代会更感恩,并把这份感恩化作推动行业的力量,传承下去。

记者:青年设计师正在成长为设计行业的中坚力量,在你的观察角度,他们最需要什么?

李有为:需要的东西貌似很多,也许是整个社会的心态导致大家欲望比较多的缘故吧。就我观察而言,他们最需要的就四个字:“少走弯路”。具体体现在两个层面:

1,专业层面。设计师是脑力劳动者,必然面对无穷的专业知识,如何摄取、梳理、再利用,是有很多经验可循的。深度而系统性地了解设计领域的复杂信息并形成知识树,而不是一股脑儿地罗织信息量,也不等同于学校教育里僵化的“设计理论”,再根据自身与其他设计师微妙的相似与不同,形成个性理念,形成“魅力人格体”。是非常必要的,在这方面需要“少走弯路”;

2,商业层面。设计师还需要社会各个领域对其“赋能”,利于他们发挥更大的专业价值。具体来说,他们虽然需要了解和学习“设计管理”“设计营销”“品牌管理”,甚至“时间管理”“服务设计”等多项技能,但也不必专精,还需要更多机构及个人用专业的技能与服务为设计师“赋能”。

当然,也需要像你我这些媒体人更多地去关注、宣传报道他们,让更多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人们,了解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毕竟目前还存在太多对这个专业的误解。

二、以创新的名义推动设计创业

记者:你提到知识这个词,IP现在很流行,你怎么看?

李有为:首先澄清一个概念,很多人把“网红”当IP,这是误解,IP不同于网红。据我观察,目前我们的网红还是一种娱乐化的产物,IP是知识化的。

话说回来,我非常认同设计师的IP化,一直宣称未来是“独立设计师”时代,致力于推动“独立设计师”力量的崛起,因为,这也是我们社会的内在需求。

当然,还有今天政府大力推动的创新与创业,即所谓的“双创”,无疑也是在为设计师的IP化推波助澜。你看,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我们媒体人不正是敏感于这些外在环境,再顺势推进行业进步的吗。也因此,我们应该联合更多人,以创新的名义推动设计创业。

所以,设计师一定要抓住机遇,修炼自身的智识水平,形成引领审美与服务生活的独立IP,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以商学院的名义为设计师“赋能”

记者:你刚才提到的“赋能”,能否再解释解释?

李有为:做个类比,大家看电影行业就知道,导演或演员的商业与艺术成就,依赖于一系列生产、销售与消费的“社会系统”,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设计行业还远不成熟,还在商业系统化的初级阶段,还需要努力推进建设这样的“社会系统”,即需要社会各系统的“有效赋能”。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需要扩展专业视野,需要“升级”认知系统,把“设计”纳入一个更大的经济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里去,从更广泛的资源系统里汲取力量。

所以,今年大师工作营除了原有特邀导师里“设计管理”课比重加大以外,还增加了很多隐性课程。包括邀请专业的“设计品牌管理”大咖授课;全程研讨设计师“个人品牌”的建立与推广;邀请专研“设计管理”的大咖授课;邀请有设计公司服务经验的律师授课,为大家扫雷式普及公司法务与财务的“陷阱”,投融资路上的“坑”;等等等等。

相信你也听出来了,“赋能”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作为设计知识秘书角色,补齐大家的必要知识漏洞;另一方面,链接和推动社会其他系统跟设计行业的经济、文化融合。这很像一个“设计商学院”平台,用“知识社交”为设计师寻求“赋能”。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