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新媒体与家居店”的对话

日期:2008-12-29 14:42:59  来源:新浪乐居        点击次数:1428    

 

 

新时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兼研究总监肖总

妍玲主编:下面有请新时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兼研究总监肖总,他给我们探讨家居和互联网的切合点?

  肖总: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各位家居界的朋友谈一些互联网,以及家居怎么样用一些新的互联网的营销做我们的市场。现在有两个话题特别热,一个是关于金融危机,在我看来,金融危机大家讲的更多的是危险,但我觉得对于更多的品牌 是一个很大的机会,这个机会在于我们中国的市场,我们过去对于消费者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金融危机会直接的导致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上有很多的改变,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消费者有可能会更加理性,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

  金融危机对各位来讲,在花钱的时候,特别是花品牌传播的预算的时候会好好想想,现在我们形式特别多,有一些媒介真的说不清楚该给钱还是不给,但是金融危机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到底应该不应该给钱,这是金融危机带给大家很直接的改变。

  第二个话题,今天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蓬勃发展,但是在未来的三十年里面,中国的经济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的潜力,现在很多国际的品牌,金融危机,但是他们还非常关注中国的市场,而且越来越多的品牌还是把重点的战略调整到中国的市场。

  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个问题,第一个话题,刚才孙总讲到的,所谓的设计消费者还有高端的消费人群在哪?第二个问题,互联网对在座的家居品牌有什么营销价值?我们怎么做?

  改革开放三十年,对中国的整个变化来讲,有一条非常重要,中国人的财富积累方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如果说我们做一个分段来讲,从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批富裕阶层,邓小平讲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部分人基本是50多岁的群体,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他们更重要的特点是依靠政府资源,依靠很多的白手起家,在物质匮乏的阶段白手起家,创建自己的企业,走向富裕。但是我们发现在这个过程当中有第二个阶段出现,在90年代开始的互联网,以及新的商业浪潮,包括海外很多的群体的崛起,90年代以前,我们更多的是靠资源,靠政府资源,甚至靠胆量去赚钱,但是90年代以后,我们发现社会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更多的人靠知识赚钱,今天我们看到的越来越多的新富的阶层,他们是靠自己的知识,专业技能、商业模式获取财富的。

  从04年开展针对中国新富的研究里面,我们认为这波财富的浪潮将会

  推动整个中国新富阶层的规模化的形成,我们讲的新富里面其实有非常多的富裕群体,而这些富裕群体我们细分的话,会发现很多的不同的消费群,比如说政府官员,成功企业家,你比如说这些专家、专业人士,比如说中小企业者,有钱的个体户,不同的群体,他们对消费、家居、生活都有各自差异化的需求,我们家居的品牌,一定要知道未来怎么样锁钉这么消费群体,一定要进行市场细分,如果不细分,你不知道自己的产品该卖给谁,他们是新富阶层,他们愿意消费,但是支撑他们消费的动力是什么,他们一定有自己的消费价值的需求,我们在今年做的很多的实地样板里面拍的家居照片,我们发现不同的人对家居的风格喜欢都不一样,这种风格是我们做家居品牌营销的时候非常重视并且要把握的,中国新富阶层的崛起和未来规模和职业化的服务,给高档的家居用品和家居企业带来很大的营销机会。

  接下来我们讲怎么样营销,我们现在讲媒体,生活方式,今天的人们的时间和空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以前人们的生活非常的简单,但是现在变得非常的碎片和游离,我们发现中国的互联网把整个的媒介格局都打破了,我们针对新富的研究,我们发现他们在所有的媒介里面,互联网是唯一一个保持多年高速增长的媒体,恩而且他对新媒体的影响力也在不断的增强,现在中国是全世界网民最多的国家,已经实现了全民化的发展,不管是年轻的群体,还是年老的群体,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度和使用率都是非常高的,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媒体,对更多的人来讲,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他一天不上网,他会觉得他的生活难以想象,所以他资讯的获取,很多的生活当中的应用都会在网络上体现,包括他日常的消费和休闲的娱乐,实际上中国相对其他的国家来说,我们的互联网发展非常快,今天我们难以想象,很多的消费者已经能够在互联网上买上万块钱,几千块钱的产品,在国外是很难想象的,在美国大家在互联网是不信任的,但是中国的互联网信任度是非常高的,中国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间,我们作为家居品牌,如果可以营造这种生活空间,我们会用最小投入做最大的投资回报。

  互联网今天来讲,是可以实现相互交流的载体,我们发现互联网互动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很多人要聊天、游戏,写博客等等,他需要信息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在互联网寻找,很多的消费是受网络影响的,而这些使用互联网高价值,高端的人群,以及高品质的网络人群,他们网上购物的比例都高于其他的群体。

  今天我们发现一个互联网时代的新的模型,一个消费者对一个产品、一个品牌引起注意发生兴趣的时候,不是产生欲望,然后就买,这里面有一个调查研究,他要去搜集,在互联网寻找,看很多的东西,看别人的评价,口碑等等,他调查研究之后决定买谁的产品,然后进行购买,我们说过去购买完了之后就没有下一步的动作,但是现在他还有一个动作,他会共享意见,他会写博客,论坛,发表自己的帖子,如果他这个产品的使用,或者对某一种类似家居的企业或者品牌,他非常认可的话,他会去做他肯定的一些推荐,如果他对你有一些意见的话,他会做出一些负面的评价,这两个是我们今天必须重视的动作,而我们必须关注互联网上的口碑的管理。

  所以我们说互联网下面,整个媒介的传播我们需要把公式改写一下,过去讲CCTV为王的时代,我们发现一个广泛覆盖,就是多少亿人都可以看到,第二个是单项,我对你说我是什么,很多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都是我告诉你我是什么,我可能不听消费者的,第三个是反复告诉你我是什么,重复的记忆。

  但是我们知道,随着生活形态的变化,这种传播的模式已经不再有效了,今天要获得很强的传播效果怎么样实现,我们首先要精准,要将现在的互联网的受众进行分类,我们要知道不同的消费者会去什么样的互联网上面浏览,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网站给什么样的消费者浏览的,所以我能够精准。

  比如说我们的CASA针对的就是设计消费者的,我们可以通过视频、图片进行互动,第三,我们今天的品牌传播就是不不断的告诉你,我是谁,这种潜移默化来自你的思想和对你品牌的价值的认可,如果实现了这个认可就会购买你的品牌,而不是我告诉你,我是高端,我就是给有钱人设计的,然后他就会购买,当你的诉求和他的生活方式很好的对接的时候,他会购买你的产品,这个是改变了我们在过去传播的理念。

  对于家居的营销来讲,我们在新生代过去研究里面发现,过去装修五万以上的人,他们今天已经成为互联网重度的群体,人均每周上网23次,这些消费者关注什么样的家居信息呢?他关注的不是单一化,什么家居什么价格,就像孙总讲的,我们经常在办公室研究的都是我们要不要多搞一些钱,我们的财务报表如何,但是消费者不是跟你讨论这些,他虽然看重价格,他们跟看重你是不是有他需要的东西和打动他的故事,现在有钱人家里都是什么样,消费者要知道最流行的是什么,甚至很多人关注风水,这个地方怎么样可以聚财,所以建筑学里面最重要的是关于风水的研究,关注产品是不是环保,风格的搭配,特别是风格搭配的部分非常需要设计师的帮助,但是我们的设计师是不是可以满足他的需求,传递这种信息和嫁接这个桥梁非常重要,他关注品牌的口碑,他选择高端的家居品牌,欧典地板,大家都以为是欧洲的,但是后来发现不是欧洲的,出了问题之后,消费者就开始骂他,有时候你不知道消费者怎么样改变消费习惯,可能因为一句话,有人说不好,就改变了自己的消费习惯。

  互联网具备这种传播的特制,所以我们认为互联网可以帮助家居品牌缔造一个立体化的营销平台,我们可以跟消费者实现更好的,更细致的分享,只有掌握足够的消费信息,才能够真正的对你的品牌形成购买的欲望。第二你要传播你的品牌文化,做高端消费者一定要讲文化,而这个文化是我们讲潜移默化传递给他的,要通过互联网很多的平台传输;第三个是社区,有某种偏好的社区,比如说孙总他们的杂志比较左派,他也是一个群体,而这个群就是喜欢一种设计理念或者一种诉求的群;第四要提供更好的用户体现,他可以听,可以互动,包括我们讲品牌,还有声音,英特尔做广告都有声音,传统的媒体是很难实现这个支持的。

  新生代是93年成立的专业的市场研究公司,我们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公共消费者调查的公司。97年开始引入中国三十个城市,跟踪七万多个消费者连续的消费数据库,我们在全球都70多个国家都有同类的产品,业务包括消费者研究、媒介研究、消费的行业的研究,包括我们的产品,我们除了三十多个城市的消费者研究以外,我们还为很多的企业提供伴随着生命周期的消费者研究服务,包括对消费者评估价值和标准。

  借这个机会也希望和在座的各位以后有更多的交流,也祝CASA这个渠道在中国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大家。

  妍玲主编:非常感谢肖总,刚才听了他对互联网的分析,我们再看看到我们的网站,有没有达到肖总提出的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我们网站的视觉效果有没有办法吸引大家的注意Attention?我想还是可以说达到了吧。兴趣Interest?当然。Search搜索功能?Evaluate?用户评估和Share分享经验?我们的会员网上和线下平台也提供了这些可能。最后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一个Philipe Starck采访。我们明年二月份将做一个围绕这位设计师的展览,已经有五个品牌客户参加,到时候欢迎大家光临。
  我们今天的征集会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光临,下次再见。

  (本次活动到此结束)


第4页 首页 上一页 共4页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新闻关键字: 新媒体,家居店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