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设计资讯
- 陕西设计思想汇: 室内设计的创新与传承
- 日期:2014-05-22 09:18:00 来源:焦点西安装修家居网 作者:王艳
-
【导读】为建立一个以西安空间设计机构为核心的交流提升平台,本次【设计思想汇】,聚集西安有影响力的设计机构和设计师,让真正有设计思想、有设计创新、有设计经营理念的负责人和设计师汇聚在一起,探究分 享设计之本源。
一个是项目本身的背景分析,再一个就是竞标的设计团队的分析,有的项目我们要从侧面了解,这个项目谁来讲稿,讲稿的团队会是哪一组,这才真正有准备打这个仗,这样让我们工作效率更提高了。
做好这些准备,就开始第一次头脑风暴了,把主任设计师一级,或者主创设计师汇集到一起,我们把一些公共资源,比如说在电子、商业经营上、策划上的朋友约在一起,开这个头脑风暴会,大家各抒己见,然后做一个设计思路的整理,然后达成我们的设计任务书,甲方给的设计任务书,是由甲方某一个部门完成的,可能对项目理解,但是对设计的流程、室内设计这一块,他们还不是特别清晰,所以不是很专业,我们需要通过一群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把甲方设计任务书转化成我们自己的设计任务书,这个很重要,确定自己的设计目标和设计任务书。
通过以上的流程达成的自己的任务书,就比较精准,可以比较真实的代表我们的水平,如果各位项目中需要请朋友一起讨论、分享,我也非常愿意参与到各位的项目中去,同样了解到各位的专业能力,也希望各位不吝时间参与到我们的讨论会。
下来就是方案大纲的整理,我们会把整个的工作倒排出来,对图纸的深度、具体说明等,我们会再细分一下,从成果倒排,这次投标的成果要展现哪些,每一段的工作落实到人,我们倒排出来之后,然后会留出来一、两天的修改时间,在工作中即使有某些环节还没有达到深度,也有调整的可能。
倒排完以后就是工作岗位的安排,都由主任设计师统领,我们公司重新组织一个项目组出来,设计师分了三组,在某一个项目中,我会组织当下公司现有的资源做到最佳的匹配度,不要让资源浪费掉。
岗位安排完之后,我们会有第二次成果的碰撞,包括设计、平面方案、各项经济指标,看大家工作量是不是平衡了,哪一块慢,哪一块快,然后再同步一次。
第三次,就是我们的模拟讲稿、方案审阅,我们内部会有一次成果的预演,大家看有没有疏漏,有过这三次的工作结点,至少我们不留遗憾,可以代表我们公司的水平,如果我们没有中标,我们会反思公司在哪方面做的不够,如果项目落标了,我们会把参与投标的方案的优势分析出来,我们就知道短版在哪里,就知道在哪里加强,经过几次以后,团队的整体水平就得到提高了。
最后主任设计师最终要审核、签字,有一个人要从头到尾操心,我们内部流程写的这么详细,还会有遗漏地方。还有一些更细的作业流程,等一会大家可以看一下。
吴刚:接商业项目后,你的团队是怎么样做的?在业务上,从哪一方面对甲方进行引导?
仲夏机构-王海涛:仲夏机构是几个业务设计板块,从前期的建筑、城市规划,这一块从今年正式做起来了,现在有四个项目在走。
我讲一下我们是如何的配合,前期的建筑规划有了,后面有一个策划的咨询公司,是做房地产商的研判、产品分析,甚至做产品定位、后期的销售,他们同时也服务于启迪清扬时代的写字楼项目,策划前期也会介入我们的方案讨论,从策划角度分析甲方想达到的目标和预期。
我们还有一个广告公司,也是服务于地产商的,我们做了九锦台项目,他们找我们做另外两栋精装公寓,我们从策划到销售,到产品设计,都是我们非常强的板块,他们要求做七套,我们只拿了一套的方案,我们拿了最难的一套。
智慧空间的眼中,跟传统的IT智慧空间是不一样的,我们对智慧空间的理解有自己一套体系,比如说我们研究的卫生间体系,不管装修多豪华,卫生间有潮气和异味,我们怎么解决它呢?大宅的卫生间有时候不能采光,我们做了一套智慧新风的体系,实际上就是负压的排风扇,以前排风扇都在顶上装,我们把排风扇坐在距地30公分的位置,我们会装传感器,人进来的时候会启动,可能每分钟换两次新风,人出来了以后,可能每10分钟或者15分钟换一次新风,始终保持卫生间是负压,新鲜的空气会从其他房间压进来。
我一直有一个想法,把精装修的标准和图集做出来,我们的设计收费标准和图集都达不到要求,我们现在用到的马桶多少水距呢?都不一样,最后安装产品的时候,马桶的水距不够,这批货都得费了,我呼吁大家能对标准图集的建设努力一下,如果我们这个机构能有这样的发起,对图集评审一些,把我们遇到的问题拿出来,在这形成一些指导意见,我们可以送到省人大、市人大,让他们修装饰装修法律,从而修改我们陕西地区的标准,这都是可以实现的,如果有可能的话,大家可以抱团去影响政府、影响行业内的标准。
我先跟大家分享到这里。
吴刚:我觉得刚才王总讲的精装房的标准,咱们真的有责任,以前的内容是跟现实脱离的,只要工作在最前沿人才可以制定这些标准,咱们才可以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团队需要有传承精神 个人修炼更为重要
图图设计-徐波:仲夏机构是一个外向型的企业,海涛所受的教育,有一种新的理论方式,我跟他完全不一样,我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大同小异,最终流向是一致的,海涛讲了一个任务书,我是在参与金翅鸟那一年的时候,到广东公司第一次见到要出任务书,我把它这个任务书就拿回来,然后就开始使用。
我今天到海涛这来挺震撼的,公司挺大的,我的公司非常小,我发现把他们任务书拿回来落实的话,非常难,我最后把任务书消化成几条,我曾经给我们的人一直在说,我们学习到的东西一定要因地制宜,我们做这一块的时候要接自己的地气,把自己公司本身的发展方式想明白,把好的东西拿进来,我们进行一个筛选的过程,然后贴合自己的公司往前走。
我不赞成大家把任务书拿上复制一份,应该结合自己公司的文化、发展方向,做出自己的任务书。
第二个原因,我上次跟海涛在一块聊天,我说到一件事,他接受西方很逻辑化的东西是非常重的,我可能在这方面不如海涛,刚才吴刚说跟甲方怎么交流,我跟甲方交流的时候,没有海涛那么复杂的过程,我们公司不是拿一个团队所有人的力量分成机构、分成板块,拿出一个完整的东西把甲方拿下,我们公司崇尚个人修炼,我们对员工的态度,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我的公司一直注重的东西是人品,我认为技术只是技术,更高的东西在你个人的修炼基础上,可能真正所谓的传承,刚才跟海涛说到这,我可以在海涛身上学习到很多,他是重视中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我们说融合怎么融合呢?我们从小受五千年影响力的教育,你突然让我们接受西方的东西,是很难的一个事,我一直崇尚因地制宜,还是用传统的思维化繁为简,再通过每一个结点,把每一个结点丰富起来。
我跟甲方聊天,而是用中国的思维跳出去,当你跟甲方聊天的时候,比方说他只考虑5年,你可能站在未来20年看这个事情,我们设计的目标也完成未来的一个结点,我今天设计的东西一定是在创造未来,对于每一个人修炼的标准,就是你必须站在这个项目10年、20年,甚至百年。
云龙做的司马迁祠,我跟陈海聊天的时候,说到,如果是司马迁祠,我想能不能站在百年以后看这个项目,如果百年以后这个项目还能触动你,那就对了。
我一直注重的就是个人修炼,从美院毕业没有直接踏入这一行,经过社会上的磨炼,回过头发现自己真的可以做设计,如此热爱设计,进入到这个行业,从一个工作室、从一个人、从一台计算机,通过15年以上的发展,现在还依然停留在现在的一个状态,我一直在检讨我自己。
我们在大陆,我们在中国,我们受着各种各样的体制,受着各种各样的要求,如果我在日本,或许我的目标很清晰,我知道设计公司一定是两大类,像海涛这种是辐射类,是消化、完成产品,我的目标在中国也是这样的目标,但是我想说的问题是,有谁知道你中间有多少磨难,很难很难的,甲方为什么接受你。
我现在告诉大家,我们生活在这个夹缝中,看见瓦库的时候,我对余平老师说,这个投资人真厉害,因为他有勇气可以承担亏损5年以上,我现在做的产品,不管是咖啡馆、茶秀,他们都想告诉我,他们想一年半回本,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包括这个联盟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企业在做,我们自己心里有一个依靠、有一个遮风档雨的地方,有一个大家互相在一起聊天的地方,我无数次的试验之后,我是做餐饮出来的,我一直做餐饮设计,我曾经最大的目标我要在餐饮里面有一凡建树。
我发现我没有一个体系可以依靠,没有一个社会给我一个圆满的体系,给我一个支撑、一个点,我心里想的东西无法去实施,我研究陕菜的时候,我看了道德经,从老子出来,为什么八大菜系没有陕菜,是因为陕菜是八大菜系它妈。
我在历史书里拿到一个东西,就是原味陕菜,就是不使用现在大量的添加剂推动这道菜,我发现这个东西的时候,我给曲江讲这个菜系,曲江说这个太深了,弄不了,你给菜馆老板说,老板说你这个菜没人吃,我给自己永远定位的一句话,就是以传统为基础,用时尚去表达。
我发现没有人支持我,我自己开一个餐馆,我找了一个厨子,然后他给我炒出来的菜,我尝了一口,我给他说应该怎么做,我想把陕菜最简单的文化传统传播出去,企业经营跟这个东西一模一样,我告诉设计师一句话,到我这里来就永远不是工匠,设计师是两类,一类是拿着鼠标的瓦工,我们要有格局,我们的设计格局就来源于我们这么多年的历史,在我们的血液里传承的东西,我们怎么用现在时尚的东西表达,改变自己的审美,改革我们社会新的一种生活方式,我更渴望的是把这些传承,由海涛这样的人,跟西化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这样才是现在、过去、未来。
面对甲方,咱说跟甲方接单的事,我的经验来源没有一个人告诉我,我没有进入这个圈子的时候,跟我在一起的设计师,我们经常探讨这样的问题,面对甲方第一个是你自己的问题,我们老觉得甲方比我们大,实际上第一个要想通的,甲方为什么要请你,因为你的审美比他强。
我在真爱的方案会,我做真爱粉巷里,真爱请了一个运营公司,运营公司非常牛气,你说话的时候他一直抖着腿,你说话的时候他嘴角挂着轻蔑的笑容,我把最后方案全部完成的时候,我们在大屏幕上一播,播完以后真爱的老总就说,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问一下设计方,运营方问我,你怎么能用白色呢?白色都不流行了,白色早都不流行了,我觉得这个东西不好,还有一个人说这个外立面要浪漫一点,要加一点曲线,各种各样的意见就出来了。
然后我一句话就没有讲,我一直等到他们意见全部发表完了,老板看了一下我,老板说徐总,你对他们的意见有什么愿意回答和解释的地方,我说,关于审美我跟你们不探讨,你们只给我提供要求。他们说审美为什么不跟我们探讨呢?我说你们请我干什么?你都这么能的,你找一个画图的给你们一画就可以了,我永远跟他们不提审美的事。
最后我就说,我从小画画,我5岁学习齐白石,7岁就写毛笔字,我上大学接受的是最学院派的教育,不是我们要去抗衡,我们要内心强大,内心强大来源于什么?来源于你对传统的理解、对项目的理解、对项目未来的理解,你知道你给老百姓可以带来什么,这是你最接地气的地方。
第二个问题,一定要学会一件事情,以前做东西的时候,我们原来探讨我们总处在恶劣的领域,甲方像爷爷一样,我要什么什么,我们就黑着头画一下,只要你拿出来这个东西,你记住你的成功率一定是50%,如果甲方不满意你就被淘汰了,我们总在被选择的阶段。
我从这一点考虑商业运营分几大位置,我们不能进入被挑选的状态,我们又不是一个超市,你可以选择适用的产品,我也不能像私人定制一样,给你做一个颠覆性的东西,我只能排比和理解之后,得出一个简单的东西,和甲方共同成长,这就是最终的答案,说出来都非常简单,你跟甲方先聊,聊完之后了解他所有的需求,在他的需求之上高出一点点,把我们的东西拿出来,拿出来的东西跟他碰撞,效果图最终是没有想象力的东西,因为已经定了,画的很圆满了,如果想把单拿下很简单,做一个半成品,拿半成品的东西再不断的细分它,要想把一桌子吃的非常好吃,一定要有一个特别难吃的菜。
同样,你做出来的方案,不给甲方留20%的想象力和想象度,你也不给甲方预留指点你的信息,恐怕难度很高,而且现在甲方都非常能,是飞遍全世界、会三、四国外语的那种,基本上讲起来你插不上嘴,我希望你和他共同成长,你了解他,他了解你。
设计要对症下药 解决用户真正的难题
香港JR设计-许国星:第一个,刚才王总讲到一个公司,实际上谈到一个公司的内部管理的东西,我们工作本身是一个境外公司,这样的东西我们公司也有,但是有一点点区别,我们更注重的就是这么一个任务单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给我们一个规范,对任务工作、时间结点、任务内容的一个约束,这是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