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设计师访谈 >> 正文
高校大赛后效应之前行的方向
————第三届全国高校大赛评委老师访谈纪实

日期:2012-04-23 10:37:26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15861    

在第四届高校大赛巡回推广进行得如火如荼时,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亨特窗饰China-Designer第三届全国高校空间设计大赛” 的特邀评审团嘉宾,香港著名设计师梁志天先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高祥生老师、石景山创意产业园副总经理郭瑞勇先生、长安大学设计院装饰设计研究所所长习晋老师和苏州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院长刘涛老师。在大赛已落下帷幕的今天,他们的悉心点评仍受到院校师生和广大网友的关注,今天,我们就“设计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与他们进一步进行了交流。

 

认请现状——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

刘涛:总的来说,参赛的整体水平比往年质量高,无论从设计方法上,还是设计创新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让我也看到了中国设计未来的美好前景。同时,我也看到了作品中所表达的设计内涵还比较肤浅,在设计借鉴中,往往取其表,未取其意,这也是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细节关注度不够,特别是方案能否付诸于实现的问题,特别突出。

习晋:今年的大赛作品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和活动的组织成功是分不开的。首先,这种参赛方法很值得推广,发扬光大。这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战型大赛,锻炼了指导老师及学生们的能力,带动了行业发展,持续做这样的事情,是对行业的贡献,相信作品会越来越好!当然,学生的作品与工程设计成熟的作品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提高。比如图纸的深入度、材料的认识度、缺乏节点、对设计规范不熟悉等等。但学生的优势,比较明显的表现在对设计的热爱和激情上,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受约束,敢于打破常规,很多参赛作品已经说明了这一点。自古英雄出少年,每个大师的成长都是源自于少年、青年时代的历练,相信这样的大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郭瑞勇:今年参赛作品总体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同学们的作品都是自己的真实作品,但是与成熟的作品没有什么可比性,因为出发点是不同的。参赛作品应激发同学们的想象空间,这正是他们的优势所在。普遍的问题是探索性的设计太少了,指导老师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要受太多因素的限制。

高祥生:今年的大赛的参赛作品与往年相比更有创意,特别是建筑形态的设计上表现出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有些作品在功能上考虑不周,有的交通流线有问题,有的布局不合理。另外还有一些作品在建造技术上缺少可行性。

梁志天:今年整体水平不错,参赛的作品不乏大胆且具创意的作品。和成熟作品相比还是较幼嫩,实际经验不足,这也是可理解的。成熟的设计师在各方面的考虑较多,而高校学生相对的顾虑较少,想法新颖,设计思路突破传统,往往能设计出人意料的作品,这也是他们的优势。普遍的问题,是在各个不同空间上的设计手法上未能很好地统一,很容易将设计思考方向放在细节上,而忽略大空间的整体设计。

 

明确目标—找准自己学习的方向

刘涛:室内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这就是设计师的工作。技术问题,必须脚踏实地、一丝不苟、认真对待,首先是设计规范必须掌握,其次懂施工工艺。这些只是设计的入门,要成为设计师,还有一门基本功,就是了解项目使用功能以及除自身专业知识外的广泛的知识面。除了这些以外,设计师也要有丰富的生活,懂得生活,才会懂设计。要有发散的思维和对待事物的激情,才会激发创作灵感,才会有创作冲动,才会有富有创意的作品产生,而最最根本的一点,是你要爱设计,爱这个专业。

习晋:我心目中的“设计人才”的标准是:独立思考、善于交流、知识广泛、挚爱专业、具备一定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设计行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知识结构、工程经验、多种学科综合交叉相互融合才能完成的。因此,融入团队当中非常重要,在团队中要起到启承左右、兼顾上下、贯穿整体的作用。多科学、多工种、复合性是设计的特点,一个好的设计师犹如一个导演,要懂戏、懂表演、懂灯光、懂道具、懂剧情等等,还要有后勤保障。去完成一个好的设计,使其成为一个成功的作品,首先,策划是前提,调研是基础,设计是灵魂,材料是保障,实施是关键。

郭瑞勇:“设计”是一个很广泛的领域,仅从室内设计的角度说,“设计人才”应具备:

1、较强的设计手段;

2、有丰富的人文知识;

3、掌握先进的设计方法;

4、良好的人格。

初入设计行业的设计师,应该具备1和4,其它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

高祥生:我认为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等工作都需要技术和艺术两方面的素质支撑。为了培养这两方面的素质,一是要学好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没有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将来难以适应工作。二是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审美素质一方面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可以后天培养,可以在接触美术、文学、音乐艺术中提高对美的感觉。三是设计是一个形象思维的活动,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对好的设计作品要多看、多记,有的可以默画。

梁志天:作为设计师,最重要是对生活及设计工作有热诚及要求。其实无论任何专业,只有对工作有热诚,才会做出成绩,这都是一个先决条件。
设计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设计师亦必须透过个人历练、体会、和不同人的日常交流,以及游历、观赏不同地方的设计和艺术,丰富个人的内涵,启发个人的生活和灵感。

此外,设计师亦必须了解自己的长处及短处。我深信人无完美,当你具有一方面的优势,便一定有其弱处。例如你是一名具有爆发力的短跑运动员,若参加讲求耐力的长跑比赛,表现一定相对较差。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认识自己的强与弱,才能正确地订立自己的目标,透过合作或不断学习以取长补短,同时应对自己的作品有要求,每个细节都要兼顾得宜,并从过去的设计作品中,自我反省及检讨,才可不断进步。

 

着眼实践——跨越理论的素色糖衣

刘涛:从学生到设计师如何无缝衔接,这个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学校应该产、学、研一体化,让知名的设计师去教授学生的专业课,让学生参与到设计师的项目中去实习,采取“真题真做”,了解真实项目设计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学到的知识才不会与实际相差太远。同时学生配合设计师做一些有益的科研,促进设计的内涵和技术量。所以,我认为教育必须是校企共同办学,才能真正培养我们所需的学生。

习晋:教育的目的,是最终能将所学的理论用之于实践。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好课程的前提下,多参与设计实践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装饰设计研究所,就是为了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过渡平台。在这里,既有设计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又有教学与实践结合的专家教授。一个课题,一个项目要通过论证,方案讨论,甚至内容竞赛等。并且方案内部的研讨,更是集思广议的创意过程。互相之间不保守、互相分享、共同提高,是成长的秘诀,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具备一定的方案能力,走向工作岗位就能胜任工作。

高祥生: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目前有些学校在培养这方面人才中存在下列问题:一、开设的理论课过多,二、专业设计教师长期不参加工程实践,讲课内容照本宣读,严重脱离工程实践,三、专业基础训练不够,这会影响后期的发展。为此我认为要做好下列工作:一教育的管理部门和管理者应了解实践环节对这些专业的教学重要性,二、加强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让企业中有经验的设计师参予学校教学或在有些教学环节中将学生放到企业中,三、完善学校对实践课的建设和环境的建立,如工作室模式。

梁志天:其实我们和一些大专院校亦有紧密的合作,例如提供游学奖学金及主持讲座,希望可以帮忙从基础开始培养人才,尤其是思维方式方面的培训。如在这些合作中遇到合适的人才,我们自然会招揽,邀请和我们公司理念一致又有创意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团队,和我们一起努力。

另外,我们把设计团队分为不同小组,由资深的设计师带领所属小组,新人初入行会负责较简单的设计工作,由资源的设计师监督及指导,从实战中一步一步吸取经验,我们亦会根据员工的表现定期进行内部提升。

 


第1页 下一页 末页 共2页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新闻关键字: 江苏,陕西,北京,香港,刘涛,习晋,郭瑞勇,高祥生,梁志天,高校大赛,评委老师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