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设计师访谈 >> 正文
材料创作营——探索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模式

日期:2010-08-23 15:44:31  来源:        点击次数:2672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材料应用与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已经拉开帷幕,四年来创作营邀请高校教师、知名设计师引导同学们去了解材料、大胆创新,并联手众多材料企业共同探索“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模式”。今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杨冬江老师,将为我们详解创作营。

China-designer:3年来材料创作营备受业内的关注,除了清华美院、中央美院、天津美院等国内的知名设计院校外,还有韩国首尔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的参与。作为国内艺术设计的顶尖院校,最初咱们清华美院创办这个创作营是出于什么想法?为什么要将材料领域作为创作对象?

杨冬江:对于设计这个行业来说,材料算是一个基础,材料越来越完善,可以使空间产生一些不同的设计感受。而就现在来看呢,不光是高校学生,也包括很多设计师,对材料反而是非常不重视的。我们举办的这个创作营,可以让学生更早的去接触材料,了解材料的特性,以及材料的应用常识,去挖掘材料本身的创作。学生上学的时候可以参加这种活动,而毕业后,他们更多的会投入到实习当中去,真正挖掘材料的机会就很少了。真正去体验一种材料,像这样尝试着去搞材料的创作,基础就会比较好。

另外创作营也是材料企业的一个需求。材料企业其实完全是走在设计师前面的,你请到设计师的时候,很多材料商都能够把材料的问题都帮你解决了。如果说材料没有解决的,材料厂商也特别希望设计师能够提出一些它的材料的发展趋势、发展方向,或者对材料质感上的一些需求等等。
我们一方面是大学里面的老师来带队,另外我们也会请一些建筑师,比如像王辉这样的一些大师。一般大学时候老师对其他学生的创作灵感会有一些影响,而这些设计师呢,从应用上他会吸收很多,让学生开阔一些思路。

现在中国的设计相对来说比较被动,也可能是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设计师往往都是看别人的作品好,自己也那么做,但是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人家的作品到底是用了什么材料实现的,他就不是很了解,这时候他就得去查去找。材料企业特别希望通过一个平台,让大家来了解它,提出一些看法,这样的话可能学生就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他们就是有创新、有激情,又有这种需求。实际上我们就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China-designer:我们从网上看到了近几届创作营的作品展示,感觉创作营的作品整体风格很前卫,营员们很有创意,设计也很大胆。这个是否与咱们创作营的定位和创办理念有关?

杨冬江:现在的学生特别大胆,这还是让他们往回收了呢,要是让他们设计那就没边儿了,因为我们老是告诫学生,你设计可以有各种大胆的想法,但是一定要保证在7天之内做出来。实现为最低标准,然后再去往好了做,想法再好你做不出来那也是没有用的。学生他们平时合作的机会比较少,即使工作了他也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团队合作的意识一定要有。 

希望能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同学去更关注材料本身,而不是说用材料去表达什么,是挖掘材料本身的这种表现力。参加我们第一届的学生,已经毕业的,回想起来在创作营的,还是收获很大的。对于企业来说这种活动的回报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这几年合作的材料企业基本没有换过,之前换过的一个企业,是因为他希望能从这个活动中设计出来他具体的产品,这种太具体的想法不适合我们这样以激发同学们创造力的为目的的活动,这个不可能。 

China-designer:您认为通过与国外设计院校的交流,对同学们的设计创作和创作营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媒体在咱们这样的活动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除了通过宣传扩大活动知名度以外,媒体还能从哪些方面发挥作用?

杨冬江:国际化元素要看对谁来讲,首先对企业来讲,其实他无所谓,他就是中国区的企业,他没有想要国际化。另外对于我们创作本身,当然有国际化的元素对同学们的热情会有好处,交流起来会很有意思。 

我们通过媒体主要还是以宣传为主,每年常规的媒体,比如青年报、北京晚报、时尚家居等等都会宣传。而且我们每一届都会出一本书,也是在新华书店等地方都有销售的。

对于这个活动,企业、学生、带队的老师,包括社会上的一些设计师,大家都非常感兴趣,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在办。这种活动办一次很容易,但是持续做下去就是不一个简单的事,至少现在的情况说明大家还都比较满意,当然也离不开你们这样的媒体的支持,毕竟做这件事情还得推广出去,让设计师看到这些作品,起码通过这件事让设计师对材料本身有一些创作的想法,这样就很好。 

China-designer:我们看到有很多国内外的材料企业支持创作营,创作营的举办是否也是有意通过与材料企业的合作,探索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模式?我们具体构想和行动有哪些?

杨冬江: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模式”,希望通过这个活动给企业的材料创新提供一些帮助。但是这个是一个目标,就目前来看呢,我觉得“学”肯定是达到了,大家一起学习嘛,“研”就是研究,这个也基本做到了。但是这个“产”,让我们这种短时间内集聚力量开展的学和研去直接服务于产业,或者形成产品,还需要继续努力去实现。 

这个活动我们今年是办第四届了,其实每一届都会有一些问题,虽然我们是提出来要挖掘材料本身的表现力,但是挖掘的还远远不够,也是因为时间很短,我们大家聚在一起,大概10天的时间,前3天是创作的时间,主要是锻炼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一个团队7,8个人,2,3个带队老师,最后要做一个方案,这个制定就是历尽艰辛。最后要用7天去实现它,其实整体是比较有难度、比较锻炼人的。 

杨冬江个人简介:
杨冬江
1993年毕业干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并留校任教
2006年毕业干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获博士学位
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材料应用与信息、研究所所长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
设计作品曾获得包括“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在内的多个专业奖项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