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活动 >> 正文
图文直播:设计之旅昆明站

日期:2010-07-29 10:15:46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13432    

以上这部分我的介绍是首都机场在两种文化融合上是怎么具体来,实际上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用技术来支持艺术这一点很关键。实际上这两种东西,两种文化,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而不是两个合不到一起的东西。后边还有一些工程的实例,这是在北京的一个画廊街一个餐厅,他是一个从安徽拿回来的老房子做的餐厅,这种东西实际上是非常现代和非常传统结合在一起的东西,老房子已经有大约200多年的历史,运到北京之后,由于是一位画家,当时脑子一热就运到北京,到底怎么办呢?就放到公认体育场,大家如果去可以到12号展台就可以看到这个建筑,这个建筑是极其现代又极其传统的东西,把两种东西在设计中结合在一起,他是一部分钢结构,一部分木结构。因为北方柱的基础是要直接落到柱坑上,但是南方是放在柱石上面。这是安徽的民居,我们昆明也有这种建筑,流金流银,阳光进来,水进来,财气全部进到自己家,实际上在北京的建筑这种形式很少,北京是四合院。这种拿到北京以后,很多人像文物一样欣赏。里边很多现代化的雕塑,因为他旁边就是一个画廊,钢结构的上面是画廊,下面是一个酒楼,这个酒楼非常受小白领的喜好,尤其海外一些人,包括外国驻华的外国人,在吃饭的时候你要想找座位恐怕很难,他非常热,因为他给大家提供了,又可以按照西方文化来看这个东西,又可以在东方文化中体现现代人,所以他让你刚才是多元文化的体验,去的人也非常多元文化。面对水面(投影)环境非常好,包括一些小尺度的,因为他是一个祠堂改造的,所以小尺度空间使用得非常好,这个建筑特别适合商务性的谈判,所以经常很多人在这里,尤其外国驻华的公司整个场全包了,他感觉非常好,因为面积非常合适,上次英国室内设计协会,好象也选中这个地方,尤其这个异国的文化对他们的震撼非常大,实际上,这种东西就是一种现代和传统的有机的结合。

有时候我们说到一种传统文化,有一个美国人跟我讲,他说什么代表北京文化,他说不是长城也不是紫禁城,也不是北京烤鸭,实际上能代表的就是你坐到出租车上,听到出租车司机怀里蟋蟀叫你就知道这是北京了,你可以了解到一个西方人他的独特的视角审视中国文化,所以他提炼出来的东西,这是一种意境,所以我们当设计师的如何把意境提炼出来,这就是我们文化的精髓,如果把这个东西结合就不是表面形式的结合,我们经常讨论的问题,中国文化提炼到什么火候对西方人合适,西方的人提炼到什么火候对中国人合适,这两个东西始终在困扰着我们,始终上这两种文化,火候其实最重要的是要融合,是要把那些最精彩的东西,本质的东西融合起来,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这个建筑之所以后来受到各方面,包括一些时尚杂志也特别喜欢来介绍这个建筑,实际说他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他把两种文化结合起来,我记得阿玛尼就讲过,他说实际形式是永远在变的,不变的是优雅,这句话很有哲理,我们东西方的东西来回变,两种结合,但是最后的结合只是一种形式的改变,不变的是精神,他的优雅是永远不变的,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两种文化融合的时候,实际上是更高层次的结合。

我们谈到设计的时候,我82年毕业,做北京昆仑饭店的时候,我们对现代的设计我们那时候可以说是文盲,室内设计必须是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文化发展到一定层次下才成产生的一个东西,可以说我们过去的设计师,不可能有这种生活经历,如果没有这种生活经历你怎么可能产生这种作品呢?我觉得刚刚开始做设计的时候,特别喜欢生搬硬套的把西方的东西引进来,其实我们没有理解人家的文化,也没有和本土文化结合,所以就走入了盲目的西方化的道路,所以我们早期设计的很多作品中,你能感觉到非常强烈的思想,错误的认为西方化就是现代化,这是我们设计开始前几年,可能现在这几年因为中国改革开放大家出去见的东西多了,这种盲目的、僵化的理解文化少了很多,但是在原来的确这种风气非常强,尤其我们的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这方面到此一游的照片,拿过来做经典灌输,我们的要设计师还没见过,以为这是现代化,其实是错误的认为,这就是现代化的唯一出口,就模仿西方的东西,认为是一个出口,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我相信现在我们在座的这些设计师,肯定不会像过去那样崇洋媚外,如果是僵化的、盲目的结合,你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路。这一点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国家很长时间落后于西方,当改革开放初期物质生活是人们的首选,所以很容易忽视自身文化的优势,物质需求是可以很快达到的,但是这种文化的素养提高,恰恰不是一代人能达到的,所以在这一点,我觉得我们设计师在将近30年的改革开放,这么长时间的设计,我觉得这个东西的确是应该反思,所以我谈到,融合是彼此文化的互相尊重,是一种对对方文化的理解,也对自己文化的了解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结合,他所变化出来的就是阿玛尼说的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优雅,所以在融合这一点上,很大程度上我们要多一点思索。在这种融合的状态下,我们大家有一个体会,实际上就是嫁接,就像混血儿一样,继承的是优秀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两种文化结合下来,应该是把美好的东西继承下来,而不能形式上的。

后边还有一些实际的案例,这是英国室内设计协会去北京开会的时候大家进行交流,他们最后很想看一些中国的建筑,说看什么建筑呢?后来大家就觉得不看现代建筑,不是说我们认为拿不出手,的确他们也不感兴趣,因为你再怎么现代、再怎么创意,我认为和英国的设计和欧洲的设计,我们还有很大的距离,在这一点上千万不要非常盲目的,你看我们的鸟巢、水立方,那不是中国元素。另外这种现代的东西,你拿出去跟人家没有任何可比的。我的奥运会,生活更美好,我们是干什么?我们作为一种发泄,我们压抑了这么多年了,我们要让看一看我们一个乡镇企业让你看看我现在是什么状态我得把所有的金链全部亮出来,是这种状态。大家鼓掌我感觉到,我不知道怎么说了,因为上次有一个建筑师,一个外国人问我,他说你对鸟巢怎么评价,你对中央电视台怎么评价,后来我说你可能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如果你抛开中国文化评价这个建筑你就流于表面了,我说中国压抑了这么长时间,几百年被帝国主义蹂躏,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到现在,一天到晚我们都是大量的从东莞生产几美金的几分钱的产品往欧洲输送,所以我们感觉我们太可怜,我们把我们的资源部之前的往那边输送,日本人比我们高级一点,输送技术,欧洲人比日本人还高级,输送标准,所以当我们的产品到了哪儿去的时候,人家一问标准就把我们产品全压了。不管是从晚清到现在,我们受压抑非常长,所以到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这个堂会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喜放大,实际上有这么一种宣泄,如果说还有别的体育价值,我认为可能是其次的,最大限度的让你感受到,你看看,展示一下,我过去受气,现在我告诉你我有钱了。但是实际上,你会感觉到,他是离人们的生活目的是很远,我们后边看英国馆的设计,英国托马斯,我在那天晚上一块儿吃饭,讲了他设计的思路。

设计的理论和我们的实际可能是脱节的不结合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这种东西到底怎么使用,这种理论它的形成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实际设计中怎么指导我们的设计,这个有实际意义,如果空洞的谈一些理论,可能就像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前两天招聘大学生,我看他的毕业论文,他总是很小的问题希望说得无限的,多少个案例在支持,形成极其伟大的理论,这都是刚毕业的学生喜欢做的事,但是实际上这种理论,往往是在你的实践之后产生的,不可能商来说我们提到新融合的概念,为什么提出这个理论,实际上他是我们多年的经验,海内外的工作,包括与外界的交流,同时市场的需求,决定我们必须要融合,这不是说我们要主导,我们可能引导,但是真正主导不是我们设计师是市场。我们最后有一个案例,就是谈到食品的问题,中餐问题,你看海外的西餐已经变换成什么程度了,你就知道我们应该如何的变化,这是我们在北京设计的一个酒楼,我们希望他可以说,中国人吃饭,已经吃了大约有20多年的历史,吃海参鲍鱼也吃了这么多年了,现在如果我们请客吃饭,还上来把这几大件摆上来,来一个龙虾来一个海参,什么的,那你感觉身体吃坏了。实际上在设计方面也是这样,我们已经过了那一阵,所以中国人吃饱饭,至少是从80年代差不多就能够吃饱了,到现在30年的历史,所以现在我估计很多80后不知道饥饿的滋味,但是吃好饭的滋味,可能大家还要再过几年才能体会,就是吃得特别健康特别符合自己的身体需求,而不是盲目的人家给什么吃什么,所以这一点上,他反映在我们设计中也是非常强烈的。我们公司大小建设都有包括医院什么的,但是我非常喜欢做一些小的建筑。现在你们做酒楼的设计,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在用光上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中国人过去喜欢满堂彩到处亮,但是西方是那儿需要那儿亮,包括你去大英博物馆参观,你会发现,咱们的美术馆进去以后那儿都亮,但是西方不是。实际上在酒店设计上也有很大的变化,过去的设计应该和现在的技术融合在一起,他和美食的出品联合在一起,美食像演员一样出现在你的餐桌上,要了解饮食的发展趋势,把技术的东西和两种不同,地域文化不见得是东西方的东西,可能是地域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因为餐馆是有风味的。所以新材料使用是非常关键的,我们新材料就相当于医生,医生不能是只诊断,他应该开出好的药方,设计师使用材料你知道怎么干这一件活,同时你把材料驾驭得非常好,你还知道当今最好的材料和最差的材料是什么,你还知道怎么把最差的材料做到最好,这就相当于我们去看病,不好的医生,上来一看感冒打针,一针四百,打一星期。可是高明的医生呢?一号脉什么感冒,有遗传吗?说你这个多喝开水,开两副中药,20块搞定,这就是水平。以看病为目的并不是以花钱为目的,当然可能发展商不一样,或者施工单位不一样,我不把这钱弄上去我最后怎么赚利润,但是设计应该最大限度的,你诊断能力强,开药方能力强,即使是最重要的药也要使用得当,而不是比赛花钱。所以我们在设计上,更多的不仅仅是要迎合甲方,实际上你要更甲方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和质量,这一点是设计师的责任,你的责任对社会是这样,为人民为城市提供,这才是设计提升价值,否则你就是那四百块一针。用好材料,要用得恰如其分,比如说我今天请大家宴会,我们可以请很豪华,我们也可以请得很一般,为什么呢?这取决于我们今天宴会的目的,我们要做的。我们并不是想让你展示一下金项链我们不是那个意思,我们要展示什么,我们最大程度的展示彼此的交流,交流为目的,宴会为辅,这一点很关键,所以材料使用上也很关键,包括我们的散坐区的设计,包括灯光、家具、地面材料的使用,实际上这一点,我不得不谈到一个中西合璧的词,这个词来源于清代,本意就是东西方好的东西结合,近两年又兴起一个新中式风格,以风格简约舒适,同时是与中国文化的厚重文化内涵相互借鉴、吸收,所以他形成了一种新的融合风格是一种重要的特征,这种特征现在很多的杂志上提到新中式风格,这种东西你可以说是新中式风格,实际上他是两种文化融合,这种融合还是离不开市场,他和他的出品,需要密切结合,你这个时候,如果上来全是雕龙的餐具一放,可能和整体不协调,他需要中式风格,但是可能需要是润物细无声的风格。这是里边的一些设计(投影),这是地域文化和现代材料和技术的结合,给你一更高的生活品质、质量。这是一个会所、酒楼菜的出品,这叫独钓寒江雪(投影)因为时间关系我给大家快速的放一放。

刚才提到了技术支持艺术的问题,这是在悉尼苹果的办公楼(投影)他技术支持艺术的时候他的手法做得非常好,大家知道苹果电脑显示的是非常简约非常现代,整个的大楼立面,前面门廊是一个三寸高的无框的没有任何金属支撑的,一个玻璃廊,这一项技术非常高,包括热胀冷缩玻璃的物理变化,如果不把这项技术解决,那非常危险,但是这一项技术他做得非常好,他本身的技术支持把艺术完善得尽善尽美,如果需要什么设计的话,恐怕全部都是材料的支持。大家知道夏天的时候非常热,悉尼圣诞节的时候温度跟北京这两天差不多全部是桑拿天,这项技术对天气也是很大的问题,如果是这么热的天气,类阵雨过来,这一项技术是很重要的,晒得那么热暴雨过来玻璃马上降温,所以说我们在这方面要学习的还很多。这是在悉尼QUAY他是在2009年被评为世界50个最好的餐馆,这个是圣诞节我回澳大利亚的时候,跟朋友一起去,我朋友是开中餐做粤菜的,我说海外的中餐多少年都没有变化,别管是英国、澳大利亚的中餐基本没有变化,还不如国内的变化大,我们去看国外的餐馆,被评为2009年世界最好的50个餐馆,去了差点没坐,人家说这个作为是前两个为订的,我就天天去问,后来又一个人退了,我们去了,大家看完了之后,你们也会有你们对,西餐的认识,今天上午跟张总谈,餐馆的小伙子大约37岁,我说里做的是传统的吗?他说他是时代的东西,实际上和我们中餐,我们现在如果说上来之后给你好几道菜,西餐上来一盘汤,再来点比萨等等撑死你,他这个设计把无花果的叶子去了,这是第一道菜(投影),是什么?一不是一大盆,他给你分成一小份,我们不按照通常的点菜形式,我们跟点菜的说,我们互相点,我们主要想看看这菜,点菜的大约30多岁,他说可以理解,你想点什么就来什么,你看这到菜就很有特色,他把很多中餐里边的菜发芽已经放到里边,珍珠米根本不是西餐里边的东西,他把中餐里边的东西放在里边最后给你上来,显然这种变化,你不能不注意,这是一道蘑菇汤,盘子大,汤在中间,形式大于内容,现在商务宴请实际上也是形式大于内容。给你一种进餐的享受大于了吃饱吃好,因为现在中国人,如果说我们还停留在吃饱吃撑,我们现在更多的是需要通过商务宴请进行交流,出来的每一道菜赏心悦目,不是说上来,东北乱炖,红烧肉,那恐怕谁都吃不了,所以这菜就是乱炖,也把乱炖整理好,土豆切两公分规规矩矩,旁边配两道酸菜配大盘子,放在那里还是东北乱炖,形式非常重要。我朋友讲,你说中国菜为什么近几年受欢迎,人家一块肉人家切成片能看到对面,我们的肉切完了以后那油炸所成一点,我们卖的价格是人家的那一片肉,所以设计产生价值。所以餐饮在这一点上区别,也就是说设计产生价值,设计本生的水平产生价值,设计师本身的水平,一定要拿到一个最高的生活品位和质量,如果说我就是拼东北乱炖估计把一头猪全部扔进去也不行。蔬菜沙拉,西红柿的中心圣女果、发芽芝麻的,你可以看到西餐变化到什么程度,这个大家都知道,冻皮肉,但是对他来说就是果冻,他把这道菜结合他们自己的菜做了,用中餐的做法出来了。两片熏肉在中间,这种形式可以说是大于内容。这不是莼菜一片放在那里,一条鱼,跟金鱼一样,小葱头餐具非常精美,味道做得也非好,所以你尝一块两块你感觉的确做得不差,并不是只有形式,只是设计产生的价值太大了。一块鸭肉,这那里是西餐啊。把这些东西全部是一块羊肉,所以我们说有一些东西谈到一些设计的时候,我们应该很注重他的表现力,最后一道甜品(投影)摆的形状非常注重和餐具的结构,有那么精美的菜就不需要装修那么华丽。像中国这么精美的酒楼太少了,简直是没有。甜品服务,高级餐厅的服务绝对不是小姑娘,北京建国餐厅开始的时候招了一批小姑娘,但是高档餐厅全部是40岁50岁的,我们餐厅里的小姑娘绝对做不到人家那样,包括北京建国饭店那些小姑娘,那指甲黑的浸到碗里了,客人说指甲到碗里了,她说不怕我不怕烫。那爷们拿出来,往这一放,手望后边一放,一小铜壶,把热巧克力放上,让你感受甜品是当着你的面进行的加工。这就是服务,这总比端出来放着走了,这显然不一样,受重视的程度,所以我们老说设计价值,我们服务的细节,千万别说我的头发长,如果说服务到这份上恐怕没有什么价值了。

这个我简单说一下吴冠中的绘画,这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吴先生给我们讲课,他也讲融合,绘画中东西方的融合,他非常讲究这个,所以他放出狂言笔墨等于零,吴先生在中国现代艺术上,他在探索不管是油画、中国画,他的确给我们后辈,他的艺术融合,恐怕大家不可否认在中国现在拍卖是头把交椅,什么是产生价值,不言而喻,如果我永远画得跟齐白石一样,你不会产生价值,从吴先生的例子大家可以知道,实际上一定要创新,创新才是灵魂。包括时装里边的衣服穿外边了,外边的穿里边了,前几年我在日本还不理解,但是这几年我们中国的小姑娘不也这样,很流行,这种流行,这种结合现代和最传统的,最粗的和最细的,这种艺术表示形式在各种门类都有反应,不仅在建筑,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还是阿玛尼话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优雅。这个是世博会英国馆,他把外边的光线进入室内,晚上光线从里边出到外边,所以他像一个蒲公英一样,当你看到这个馆的时候,你再看看我们设计的世博会设计,你感觉极其劳累,费那么大劲做一个中国馆最后没有任何设计成分在里边,没有人类智慧的体现,世博会就是人类智慧的体现,而你看英国馆他就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托马斯今年37岁,在皇家建筑师协会很知名,他做过很多设计他说我是小设计大思维,他做了伦敦的一个桥,他那个桥卷起来是一个六方体,可以像链条一样展开,所以每星期五的时候桥卷起来,小玩意有大设计。所以他做的时候,他说我希望是一个没有LED屏,我不希望是一个很硬的,应该是一个非常安静的、柔软的东西,在这个城市里边,我希望他在这个地方给大家提供一个像一个礼物一样给你放在这里,打开了包装放在这里,而后形成一个城市广场,大家在这个城市广场里边欣赏这个建筑,体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他又主的圣殿,他把你做的让你看不到周边的建筑,实际上斜的部分,底下都是建筑用房,这次展馆的用房,所以大家参观的时候围着地下走,他地下是水面,把蒲公英托到水面上。像山一样,铺满了人造草坪可以上很多人在那里休息,这是所有场馆没有提供的,我开了中国的船舶馆,成了休息馆,所有人在那里横躺竖斜,整个就是一个死角,形成一个非常乱的死角,可是人家的设计就没有形成,所以在这一点,什么叫智慧,底下人可以走过去,把伦敦、英国所有的东西透过这里看,夜晚的时候他的灯非常有意思,因为伦敦是一个多雨的国家,冬天去都下雨,他的灯,白天看着这样,夜晚的时候,他可以形成水滴,向水落在地上,让你感觉地面潮湿似的,实际上是光影,所以我们还是反过来说技术形成艺术。所有的种子(投影),未来的植物和现在的植物,植物对人的影响。这个就是托马斯,英国馆的设计师,他给大家介绍他的构思,他希望是一个很轻松的,不是一个巨大的。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李老师,广州国际设计周正式邀请您成为我们特邀的演讲嘉宾。

李俊瑞:谢谢,欢迎各位春城的朋友,去北京的时候去我们那里参观,在我们办公楼直接能看到鸟巢、水立方。非常感谢广州国际设计周。

主持人:我们刚才看片子的时候,设计创造价值,设计创造商业价值提升生活价值。其实李老师刚才精彩的演讲,让我们的设计创造价值提升到了更高的高度就是用设计升华中国的价值,李老师非常经验的演绎了我们千古中华文明的绝唱,真的是用世界的语言非常自豪来说出我们的中国话,再次给李老师敬意。

下一个流程由我们昆明当地的一些设计师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我们本土设计师是怎样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实现设计创造价值,今天和我们分享的有以下嘉宾,昆明思成工程设计总经理张  渝,昆明倍艺设计设计机构董事长陆洪伟,昆明佳园设计总价李明,云南艺术学院老师邹洲,广州百利文仪实业有限公司市场发展总监程  宁先生,全木质创意表现材料Formore大中华区品牌运营总价胡传建先生,我们将邀请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董事长谢海涛先生主持。

谢海涛:刚才开场我致辞的时候,开启设计创造价值的时代,因为我们看到的昆明优秀设计师的作品,接下来的环节我服务大家,昆明的设计师精彩的作品,还有我们的合作伙伴给大家带来精彩的礼物都一一呈现给大家,我力争服务好大家,不负大家张宏毅先生,每一场给我的评价,什么什么样的主持人,但是我要解释的是,到今天为止,主持人这个身份、角色我还没有挣到过一分钱,换句话说也是对各位的报价,如果大家有需要如果出一分钱我也愿意服务大家。

对话嘉宾:昆明思成工程设计总经理张  渝,昆明倍艺设计设计机构董事长陆洪伟,昆明佳园设计总价李明,云南艺术学院老师邹洲,广州百利文仪实业有限公司市场发展总监程  宁,全木质创意表现材料Formore大中华区品牌运营总价胡传建,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董事长谢海涛

我们先请张渝老师给大家放一放自己的片子。

张  渝: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好,刚才我们看了很多的项目作品,先来上来感觉晕了。设计创造价值,就我们现在来看,这个命题很大很广,无形的、有形的,但是从我们直观的理解,从财富来感受,财富我们可以理解成很多,比如说通过自己的努力财富的积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积累,甚至是通过长时间的运动状态形成良好的精神也是价值的体现。就我们公司现在的一些项目跟大家交流一下。每个项目可能就几句话,这个是一个日本餐厅(投影),日本料理的时尚商店,当时的定位就是做完了以后能够让大众接收,让老百姓直接感受到,因为日本料理餐厅感受是很贵的,我们怎样做完了以后,老百姓进来大众能够接收。整个项目用了很普通的材料,这个项目在昆明的万兴印象两年前因为特殊的原因,当时场地周边的环境还没有人气生意不是很好,但是现在生意非常好。这个项目是我们一个老客户,从一开始接触基本上前期跟我们有很好的沟通以后,后边这个项目他基本上没有操心,他跟你形成默契之后他对项目充分的信任你,你就可以在里边做一些自我发挥,整个项目从平面来说,我们做完了以后无形和游行的发现,这个是模头的构成,这也是有意无意间,因为客户对佛道非常喜欢,所以客户非常喜欢。客户给我们充分的信任,弧线的墙本来还可以做得更炫一点,但是我们还是在压抑自己的创造氛围,根据公司的性质,图画我们还是压在深色调,感觉可能会好一些。这是我们为贵阳做的一个小餐厅在一个商场里,这个餐厅做完了以后,贵阳的业主和一些设计师,餐饮业的设计师我们一起在现场进行了很多沟通,项目做完了以后感觉还不错200平米,但是这个项目半年以后就转让给台湾的一个快餐店,这个项目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设计没有为客户创造价值,主要原因就是快餐店他本身有一个产品结构支持,我们总结了很多。这个是我们为银海地产做的房交会的展厅,当时这个案子我们是这样考虑的,我们不是为老百姓做的,我们当时的定位是跟客户沟通以后,是为了同行,地产之间同行而做的,我们觉得银海本身的地位、地产影响、公司的价值。这个案子我们没有出效果图直接做了模型跟业主沟通,最终我们还是跟业主达成了一致的想法。这是一个餐厅叫醉云南,业主是想寻找在昆明餐饮业的空白点,现在所有的餐厅都是属于那种,我们想做一些跟时代同步的手法,里边的所有灯具、家具都是我们为这个餐厅专门设计的。这个案子想说的是,整个案子用了两种大家看得到的手法,我们用线帘来表达,实力君城的售楼中心,利用藤椅座位表达一种小城的享受,对于整个项目来说,投资我们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现在所表达的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公司的一些想法,我们所有的设计,比如说我们说餐厅,最终这个餐厅盈利不盈利,实际上是最后我们要落到这个点上,我们在拼命的做设计的时候也要充分的考虑到,跟业主、客人多方面综合,最终考察我们创造价值,这个方面对于公司来说,全部双赢多赢的情况下才是一个创造价值的办法。

昆明思成工程设计总经理张  渝

谢谢大家。 

谢海涛:非常钦佩张渝先生的看法。我跟大家分享几句呈贡的设计师,怎么分,毕竟他的经营跟他的投资选择,地段,我熟悉的全国各地做得非常呈贡的一些设计师团队,他们都有一个特点跟业主沟通的时候,根本设计经验说,你这个项目,即便我不专业的设计做到但是还是改变不了运营不善,把经验和客户分享,来推动我们设计创造价值。你提到一个观念,日餐感觉人贵,但是当初你产生这样的设计想法是怎样来的,你帮业主确定的还是你们相互沟通,设计的原因。

张  渝:最初还是我们跟客户的沟通。

谢海涛:今天开场两个经验的重要总结,一个是拒绝客户不行,一个和客户沟通。接下来有请昆明佳园装饰设计总监李明先生。

李  明:大家下午好,各位老师好,李老师好。我以家装为主,之前我们开玩笑,这个方案里边我们做的是很纯朴很自然的,可能我们和甲方沟通的过程中,他可能今天在社会中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时候,我们要有一个空间让他能够完全释放,甚至通俗一点就是可以放松喝完酒可以摔杯子的地方,这是想表达的思想,这个方案里边的材料是最普通的,可能人工的价格高过材料价格,我们想做出一种品位来。我们方案的主题叫晚上水中央,略带东南亚风格,把真正居家生活和我们想表达的意境联系在一起,这一圈都用来坐的,这是一个酒吧区,这个酒架是用瓦块做的,这个一个书吧区。这个是户外区,其实是一些钢结构,上面是一些废气的钢结构,一些老的木头,在大理、丽江采购的一些材料。通过灯光营造一些氛围,表达一些不同的感觉,包括灯光和色彩的搭配。

谢谢大家。


第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共4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