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活动 >> 正文
直播:中国最具商业价值设计高峰论坛
——暨中国最具商业价值设计50强颁奖晚宴

日期:2009-05-18 12:48:55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3611    

主题演讲:中建三局副总经理张静

【张先生】各位下午好。刚才前面几位,包括两个王总,还有一个孟加拉的朋友,非常精彩的演讲,受益匪浅。其实说到这个设计创造价值这个题目,不用我说,这是沉重的话题,我为什么这么说?我认为设计师能创造价值,本身就是沉重的过程。所以说我接到这个课题以后确实想了很多,加上时间也很紧,我就把当初大概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在中央美院和一些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有一个讲座的题目把它拿出来,我觉得很适合我们今天的主题,设计创造价值实际上就是一个设计师蜕变的过程。我今天的题目就是蜕变与设计师。

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讲,价值本身就是成就设计,因为设计就是有创造价值的过程。可是这个过程以我自身的经历,第一个时期,我在小时候我有很多梦想,我小时候的梦想很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梦想,就是当我过年的时候,我兜里面有丰富的零花钱,能让我随心所欲地花。也就是说我们那时候看到的东西是属于蒙昧状态的,我把以中国的山水作为五大时期的主题,第一个时期就是蒙昧时期,看山既是山,看水既是水。我们看到的所有的东西见到的都是非常美好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神圣的。那么我们的求知欲和积累学习的这样的一个欲望无疑都会造成我们一个膨胀的心理。我认为作为设计师来讲,我仅仅是以设计师的这种感情,我隐隐约约为刚才那位孟加拉国的朋友自豪,因为他对中国做的事情没有收钱。
 
第二个时期,我把它叫做欲望时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我们学到了很多的本事,我们可以去按照自己的思路,或者说像别人的思路去做一些事情,那么我把它当做充满原始积累的阶段。我也经历过匠人的阶段,我相信每个设计师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

我们国内的设计师有一个最大最大的特点,就是都为自由职业者,自由心太强了。很多企业里的设计师流动性最大。但是我们现在在趋于平衡,为什么?因为我们的企业帮设计师在实现他的价值,我指的价值是全方位的价值,而不是仅仅是经济上的价值。刚才前面专家提到,我们很多设计师很有成就,很有想法,有很多好的作品,可是我们没有去做很多的宣传,像刚才提到的达芬奇,如果他不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宣传,那我相信他的的确确不会被人认可。这样的宣传实际对于每个设计师来讲都是他的价值的体现。那么这个价值的体现无疑肯定了这样的一个阶段,这样的一个阶段主要是来源于我们最初的原始积累。

我记得我们在上中学的时候都学到过政治经济学,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就是先有经济基础,才有上层建筑。本身作为设计,我们作为整个的装饰行业,本身就是一种上层建筑的一种体现,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因为当你有了钱,你有了足够的财力,你才可以把自己生活环境变得更美好。当然作为一个设计师,作为原始阶段,设计师自身没有生存的能力,还没有真正让自己去动脑子,实现自己思想的过程,我想他只能做匠人,因为这是他最好的敛财的手段。

第三个时期,我们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显而易见一定会走到感性时期。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们幡然醒悟。设计师和画家是完全不同的职业,也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画家是很有个性的,他的作品不需要别人去读懂他,他只是把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设计师不是,不仅仅要情感抒发出来,你是为客户服务。我经常说一句话,你的想法再好,如果你的业主,你的客户没有接受你的想法,你的想法是不好的。

当我们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我们的所有的设计阶段会遭受很多的打击,因为自己的想法去说服我们的客户,永远不可能产生共鸣,我们在用我们的思想在教导别人,在这个同时也意味着在别人教导,这是我所任务的,这个无疑会走到另外一个时期,就是第四个时期,无奈时期,看山不见山,看水不见水。我们想做的事情永远做不到,我们永远在抱怨。因为每一个设计师在做设计的过程中,自始自终永远有看不到,想不到的问题,很多业主会拿出很多条条框框,他会要求我们设计师如何如何去做,你按照我这样的思路去做,按照我这样的想法去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设计师如何去做。这是一种情况。

作为企业,企业是要靠利益最大化,我们要增加我们的业务量,增加我们的很多业绩,我们要接受大量的任务,高密度的任务,我相信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设计师,我认为他最牛。比较巧的是我昨天半夜我从海南飞回北京,今天上午我和美国的阿尔斯背建筑公司在谈合作的问题,我们谈到了中国设计师劳动强度的问题,作为很多国外的设计师一个案子,一个酒店的设计他要花一年,甚至是几年才搞一个。而我们,我给他看了我现在正在做得一个五星级的酒店的,我做这个的周期你们想都想不到,一共是75天我就把它做完了,你能想象吗?我认为作为设计师来讲时间绝对是我们价值的首要条件。所以说有时候在无奈时期我们的设计师经常是在背离这个,这样你只能东拼西凑。

我个人的观点,传统有时候意味着过去,过去是什么,我认为是落后。我们眼睛要看到是未来,我们眼睛看到的不仅仅是现在,要看到未来。传统的东西有没有好的?一定有,有它的精神所在,有它的精髓。我们是把它仅仅作为一种符号,作为一种元素拿过来贴到我们的设计里面去。是这样做吗?我相信不是这样的,这是我大学时候的论文。在我们中国传统的建筑里面有很多的形象是有功能的,是有意义的,这个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我在去年的时候,也是一个大奖赛上我去做评委,我就看到一个设计师,他曾经拿出一个作品,他老说中国传统的东西。我们评委看到很惊讶,他做的是一个非常豪华的公寓的设计,结果他用了很多元素符号,就是中国林木的符号。因为他没有学习,只是把这些作为符号化拿过来,感觉这个作品很奇怪。我所遇到的很多作品里屡见不鲜,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昨天我回来,半夜的时候在飞机上,我在和我的一个同学聊天,他现在正在主持一个号称亚洲单体最大的一个国际会展中心的设计。在这个设计里面有很多的设计,我发现一个毛病,就是我们现在的设计师,我们认为还是在这种无奈时期的临近清醒的阶段,永远是在做表面的文章,永远在做画家的事情,他可能已经开始理解了,但是他还是在做表面的。很有意思的,就是我说的不客气的一点,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环境里,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设计,这个只是商家的一种想法。在这里我希望如果有哪一位朋友跟我的观点不同,你可以随时打断我,没问题。
 
设计师经过了前四个阶段一定会到理性的阶段。理性的阶段就是看山真的就是山,看到的水就是真的是水。设计实际上我认为就是不断探索和不断否定的过程。你对你的作品一定要有否定,不仅是对自己,而且我认为对别人的设计也要用否定的眼光去看,你只有否定了才能找到它其中好的方面,当然也找到糟粕所在。
 
作为设计师针对业主如何去理解业主所需求的这些东西?我们要学会删减。刚才王奕老师给我们讲到了,说做酒店设计的时候不是做加法,也不是做减法,我认为非常同意他的观点,在于除法。的的确确是这样的,因为有些业主提出的一些想法简直是莫名其妙,我有一个亲身经历,去年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我到了广州,广州的设计界同行给我推荐了一个非常豪华的五星级酒店,他说你一定要住在那个酒店里去,当时我带着我的两个助手,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我们三套房间,比较巧的我们定的这个五星级的标准,结果它在安排上有了问题,就无条件地给我们申请到了套房,我们每个人住了一个套房,在半夜的时候,大概在三点左右的时候,我们的助手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给我打电话,她说张老师,我真是憋的太久了,才给你打电话,她说我害怕睡不着。我说为什么?这个酒店是我们满眼看到的都是欧洲烦琐的雕塑,包括家具都是这些东西,她说我半夜老做恶梦,就是从这些雕塑里老爬出一些鬼来。她说了以后我发现的确是这样的,你想想再这么大充满雕塑的房间里面,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里面怎么可能睡的着。我建议各位去广州的时候考察一下这家酒店,它现在被定为五星级酒店,我不知道这个是怎么来的,但是我作为设计它是一个失败的案例。我为什么提到这点?这个不是设计师的想法,它一定是业主想法。所以设计师有时候要合理地引导业主。

 作为一个设计方案来讲,刚才王奕老师也替天行道,我们做酒店的时候要有一个主题。那么主题是给哪些人的主题?我相信一定不是给老板的主题。去年我在天津做了一个项目,这个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为了讨好老板,确切地说讨好老板娘,他擅自把我设计里面的材料全部改了。我当时把老板和老板娘都叫过来的,当然是很客气的。我跟他讲这个道理,我说我首先要问他两个问题,第一,你为什么要改这些材料?老板娘回答我,她说这个材料便宜,我们同样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我觉得它挺好看,所以我把它改掉了。第二个问题,我问他在这个项目里谁是设计师?他手下的员工说你是设计师。但是老板说话是算数的。我说错了如果老板说话算数,没必要请我做设计。我说我现在要求你把这些全部拆掉,我说因为我是设计师,我是在为你的项目负责,而不是为你本人负责。你的目的不是你自己去使用,你是要销售,你是要创造价值,如果因为你个人喜好影响了市场的规律,破坏了市场规律,我认为我有以为去告诉对方,所以我认为这是我们设计师应该引导我们业主往好的方面发展的一种情况。

作为设计行业,每一个设计师都在不同的团队里面,也在不同的公司里面做事,难免会有竞争,在这里我觉得我应该提到这一点,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为一个项目去做投标的时候,我们竞相压价。我遇到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某一年我在某个城市做这个标志性的建筑,当时我是代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去投这个标,然后我有一个同学他们是分别代表了国内一流的企业,我们在投标现场碰到了,这个业主是一个私营老板,而且很有头脑的一个老板,我们碰到之后,显然最后只是一家,我们都是国内最强的设计团队,那么我们怎么办?最终的结果是鱼死网破,彼此之间一定要损失掉大部分,只能存在一部分,我们四个好朋友最后谈,无论怎么样我们要大家合作,我们在底下已经看到了这个的影响力,因为这是这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最后我们联合做得这个项目。他看到我们四家国内最高的,最知名的企业到达以后,当时投标的一共48家企业,他毅然决然终止了投标,委托我们四家做这个项目,刚好跟我们的想法合到一起了。我认为作为行业协会,设计委员会为什么要搞今天的论坛,而且不仅仅是今天的论坛,在以往的论坛,包括以后的论坛我相信我们有一个目标,就是希望我们设计界形成我们的团队。

我亲身经历的,在我们中国进行的三大世纪工程,这个我都经历了,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没有一个是我们中国设计师做的,中国就是世界上那些境外设计师的,建筑师的试验场,上海的环球贸易有限公司,北京的中央电视台,前几天我们刚刚得到的消息,广东的西塔,三大工程没有一项是中国设计师做的,很悲哀。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是配合人家。真的很悲哀,为什么?难道我们中国设计师就没有好的作品吗,我相信有,而且不次于他们。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真正去崭露头角?我认为我们现在还是一盘散沙,设计师与设计师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还处于原始状态。当然了那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了。那么这种深奥的问题我觉得还有以后的大量时间探讨。我要说的设计需要专业化,不仅专业化还要专门化。

这次我做国际彩霞会展中心的时候,一个设计师对我说了一句话,我当时暴跳如雷,我说你做设计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光学方面的问题,空气动力学方面的问题,一个室内设计师你要懂很多的东西,因为在这个空间里面与这些专业是分不开的,你不一定很专业,但是你要了解,这是我们设计师必须要做到的。

刚才我提到了设计是一个不断探求和不断认知的一个过程。既然是提到了不断探求,不断认知,这里面就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就是设计师的职业,什么叫做职业设计师?刚才我们提到的我们蜕变自己去学习,去吸收大量的信息,去抛弃掉自己很多很多的糟粕,继承我们很多优秀的一些传统,包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东西。

设计师一定要对自己的专业冲动,也就是说你要对生活有情趣,我经常在我的公司里说,你走到这个空间,你所要做设计的空间,你首先第一点在这个空间里面要和这个建筑物一定要有共鸣,你走到空间里已经感受到它所给你带来的商业价值是什么,你所要走的方向是什么,这个就是靠我们平时的积累和情趣来决定你共鸣程度。

所以说设计师不仅仅是在日常的文化积淀和情绪上需要靠日积月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设计师你的根本的问题不是要解决形象的问题,设计本身第一位要解决的是功能需求,功能永远是第一位的,功能、视觉、听觉、触觉、生理、心理各个方面都需要设计师去研究的,去探讨的。视觉来源于什么?来源于形象,你所拿来的所有的形象给人带来的永远是心理上的变化,你的心理变化跟他一定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所以作为设计来讲它不仅仅是满足于视觉形象的一个过程,它是一个从生理到心理的一个贯穿的过程。所以我经常说,就是我在这个行业里的一个设计思想,我走到这个环境我都会贯穿我这个思想满世界去宣扬,设计师不等于家,设计师不等于画家,设计师等于你加我,你加我的概念就是合作,不仅仅要和业主合作,设计师与设计师之间要有合作,行业与行业之间也要合作,所以你加我才是一个设计师。你要想成为设计师就要了解你是否具备执业的资格。

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子上来介绍自己我是我是资深设计师,公司的设计总监,什么叫资深设计师?我跟我们的会长几次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设计师的资格,你是否真的具备这样一个执业,资格,你够不够这样的水平?设计师要想成为设计师,我觉得一定要具备三个方面,首先,你一定具备策划设计的能力。可能大量的设计师有很多的设计能力,但是有觉得很多不具备策划能力,设计师首先具备策划。不但要利用美学原理对建筑表面进行设计,而且还要凭借对建筑相关行业的熟知程度,对结构,暖通,电器,安防等专业进行定制化设计。第二,要有统筹兼顾的能力。因为任何一个设计师你在整个的项目之中,你不仅仅要根据投资方的意见调整,还要根据施工现场进行调整。第三,你要有一个驾驭和控制项目的能力。很多的设计师实际上他可以画出很多的图来,他可以现场去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如果把各个专业交叉放在一起解决问题的话,他可能会一片茫然,很多地方会衔接不上,所以说作为设计师对于一个项目的控制能力是成为职业设计师的第三个首要条件。这个能力决不是靠三天两早的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积累也不是短时间的。

所以我们经常在讲二十多岁的人设计师还不能称之为设计师,我为什么这么讲?我记得春节前对我做过这个话题,就是如何成为一个设计师?他说他对我评价很高,说我资深如何如何。我说我告诉你,我现在刚刚成为一个设计师,为什么?我经过这么多年的积淀,经过这么多年的失败,有了很多的经验,这些经验我能够把它拿出来和我的团队去共享,能够去控制和驾驭这个项目,我认为我仅仅刚刚成为一个设计师。所以说设计师不是这么容易就被别人叫的,设计师本身你肩负着不仅仅是这个光环,我认为更重要的也是作为最重要的,他兼顾的是责任,设计是终身制的,责任是终身制的。当然了作为一个职业设计师在这里面不用讲,各位设计师也都深有体会,一定在享受着快乐,所以我们经常在低下笑谈,设计真不是人干的行业,大家我们真抛弃不了它,因为我们还热爱着它。

我想把我对设计的一个感言跟大家分享一下:完美的设计犹如一出引人入胜的舞台剧,融入作者、制作、演员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心血,并由此激发了观众发自内心的感悟,其中的内涵与外溢,无异于言传,却乐在其中。

谢谢。

【主持人】刚才我听张竞演讲的时候,我自己也有一些心理的感受,我采访过很多设计师,他们在年轻的时候都是这样说,当我走向社会,是因为我最初喜欢艺术的,我喜欢画画,我喜欢摄影,因为设计师和艺术是一个相关的行业,我走到这条路上顺其自然喜欢,但是当走到更高进程的时候,业主要求你真正达到他的生活需求的时候,你就感觉设计其实不止是喜欢简单,你要达到他们的要求,可能设计就会大家一个非常非常痛苦的阶段,这就是张老师为什么很多人还不能成为一个设计师,当你走过这个积累的时候,你就会有很多文化的沉淀,你会得到很多业主的支持和他对生活的一个表达都吸收了,之后你会进入一个自然创作的非常兴奋的一个状态,也就是张竞老师说,你能够成为一个真正设计师的时候。我知道张竞老师现在有很多非常好的作品,那是因为他达到了他所进行的一个目标,一个要求,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当成为一个真正设计师的时候,作品才能与大家分享。感谢张竞老师,感谢今天所有嘉宾精彩演讲。

接下来有半个小时的茶歇时间。之后再进行最具商业价值设计50强作品颁奖晚宴。


第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共4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