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活动 >> 正文
大数据在手 绿色建筑从单体迈向城市(组图)

日期:2015-03-31 11:40:00  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赵申     点击次数:0    

【导读】大数据时代来临,网络改变着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行业。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被这股数据的洪流裹挟着一路狂奔,汇聚向大数据的“宿命”。

大数据时代来临,网络改变着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行业。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被这股数据的洪流裹挟着一路狂奔,汇聚向大数据的“宿命”。 “面对大数据时代,传统行业只有与互联网渗透融合,才能产生真正的建筑新模式。”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大数据时代下的绿色建筑新发展”分论坛上,与会者普遍认为,绿色建筑应搭上大数据这辆快车,从单体节能向提升城市品质迈进。

跨过节能技术门槛

“搞建筑节能或者说绿色建筑的工作,我干了近三十年。工作的中心目标是什么?就是近零能耗的技术与实践。”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院院长徐伟指出,“研究绿色建筑的至上目标就是把能耗降到最低。我们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就是迈向近零能耗这一阶段。”

事实上,全世界的绿色建筑研究者都在向着这一目标努力,各国也根据国情提出了推行近零能耗建筑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虽然名词表达、含义、建筑类型统计的范围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不管怎么,都反映出一个基本思路——能耗达到现有技术所能够取得的极低。”徐伟指出,“全球主要发展体都提出了未来10—15年的明确节能路线图,向近零能耗奋进。”

可喜的是,伴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近零能耗建筑逐步从图纸走到了现实。能源基金会建筑项目主任莫争春向观众展示了一栋位于美国的绿色建筑。“建筑产生的电能只有一月和年末三个月不够用,其他月份均供大于求。从全年来看,这是名副其实的可以‘挣能’的建筑。”他说。

在国内,社会各界也对降低建筑能耗进行了有效实践。徐伟领导建设的近零能耗办公楼去年在建科院落地,能耗只有北京普通写字楼的1/4。方兴地产在绿色节能的投资超过2亿元,其以低碳节能为建设和运营的诉求,旗下项目每年总计可节约标煤23300吨,减排二氧化碳6万吨。

大数据应用崭露头角

单个的数据不能称为大数据,一座节能建筑也无法把整个城市“染绿”。业内人士指出,与如火如荼的城镇化相伴而来的是城市综合体,将成为建筑节能减排的下一个重点。为减少这些体量庞大建筑物的能耗,在技术之外还需借助于大数据。

“全球建成的79座超300米建筑中有29座在中国,在建超过300米建筑有125座,其中78座在中国。”同济大学教授程大章指出,“城市综合体上部建筑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非常丰富,且与城市的交通相联,所以城市综合体往往具备办公、居住和交通枢纽等三项城市生活空间的属性,这势必人为地形成大客流、大物流和大能耗。”

他认为,城市综合体正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单纯的独栋建筑。综合体的消防报警、视频监控、通道控制、标识系统、能源监控等系统都与周边区域相互影响,甚至与绿色出行息息相关,这直接或间接地关乎一个街区的节能减排情况。

程大章认为,对城市综合体的“绿化”不应局限在建筑本身,应该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更多的问题。“完善运行机制,对城市综合体的感知层、平台层、网络层上汇集的信息进行管理,并与周边区域进行对接,实现整个街区的智能化运行和绿色生态。”他说。

与大数据连接的绿色城市

“绿色建筑逐渐走向绿色生态城市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程大章说。

绿色从城市综合体延伸至整个城市,大数据的助力不可小觑。2015年,继长沙梅溪湖新城项目之后,方兴地产在生态城区方面又有新升级,其开发的青岛高新区不仅被住建部列入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还被列为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试点。“通过发展新一代的信息产业,降低产业能耗,使城市发展更加合理,更可持续,城市管理更加高效;通过物联网空间地理技术,对流动的物品进行控制,对人口实施管理和服务,实现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应急等基础设施与智慧政务更好的结合,使城市生活更加美好;通过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使百姓享受更加便捷廉洁的生活服务,提升生活品质。”方兴地产产品研发部副总经理吕建光认为,“大数据核心价值是大数据与城市融合发展。”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资源环境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徐振强认为,全国范围内有将近900个新城,分属不同类型,所以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展模式和规模都是很具体的城市信息,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处理和研判。

但也有专家对国内大数据的应用情况表示质疑。“在所有数据都是孤岛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形成大数据的。”莫争春认为,“在信息时代,信息共享应该是常态,但中国绿色建筑的能耗监测平台彼此不兼容,数据也不能共享,显然无法形成大数据,城市管理者难以了解,更谈不上用大数据进行统筹和决策。”

(责任编辑:水晶)


第1页 共1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