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活动 >> 正文
探寻“材料的生命”
————第六届国际“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

日期:2012-09-20 14:58:30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1627    

在教学创新方面,“材料创作营”有其独特和鲜明的特点。首先,是“材料应用与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装饰材料创作营”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通过实验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构建艺术设计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新教学体系;其次,是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的探索。在装饰材料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领域,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尚不成熟。“装饰材料创作营”从创办之初,便得到了国内外一流材料企业的支持与配合,活动的连续举办不仅探索和拓展了专业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对于国内企业自主品牌的开发与企业文化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三、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在现有的教学环节当中,对于建筑及室内材料的应用以及表现力的挖掘相对薄弱,对于新型材料的认知与掌握程度的欠缺更成为制约学生设计水平提高的瓶颈。通过“装饰材料创作营”的实验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由于所有的作品都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因此也很好地提高了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第四,是高水平院校的横向联合。“装饰材料创作营”所邀请的院校充分考虑了地区差异(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韩国首尔等)、院校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如美术学院、综合性大学等),同时还充分考虑了指导教师的身份差异(院校教师、设计师、材料企业技术人员、理论研究者等),让不同学术视角、学术观点的个人和群体在课程中讨论交锋,使得每次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良好机会,更是参与教师自我提升的绝好时机。 

作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模式的初步尝试,围绕装饰材料应用与创新研究的“材料创作营”,在主题选择、材料运用以及创作模式等方面仍在不断完善之中。“材料创作营”能够连续举办六年,它的魅力在于活动即鼓励学生们创意灵感的迸发,同时又要求将发散的创意付诸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是新世纪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核心理念便是加强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教学推进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材料创作营”正是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的实验教学为核心,综合考虑了实验课程的示范性和环艺设计的专业性。作为研究型大学课程教学的有益尝试,“材料创作营”不但增强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提升相关课程的授课水平,以及综合性大学中的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和有益的探索。 

指导教师:杨宇、聂影、赵虹 

创作营营员:霍少达、周芸、樊雨鑫、孟祥婷、葛丹妮、崔书维、孙小婷、黄伟金俊鎬(韩国) 

作品阐释:在自然界中,生命的存在形态取决于内外两方面,内因是生物基因的组织序列,外因是外围环境的影响牵制。因此,该作品的创意制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研究作品内在架构逻辑;第二阶段是探究适应性的延展策略。在架构逻辑上,采取了四边楔形单元体,四边单元形态的可变性增强了单元架构的适应性。楔形可以产生有效的将重力转化为横向推力,形成相互依存的整体架构;在延展策略上,利用单体逻辑的特性,以四方连续的方式生长为整体,形成半球拱的结构形态。为了适应不同材料的特性,在局部设计上以架构逻辑为基本原则做了适应性调整,并最终达到材料使用合理、架构逻辑合宜、整体形态合意的创作目标。

指导教师:崔冬晖、张晔、王辉

创作营营员:韩政宪、刘彬蔚、李一丹、张恒溢、梁丹琳、姚慧婷、刘怡斐、黄喆、金大成(韩国)

作品阐释:作品以自然形态作为设计灵感的源泉,用最常见、最纯粹的形态结构形式来表现“材料的生命”。作品将自然结构的美通过形体的穿插和牵引来实现相互之间的和谐共存。

作品采用一个悬挑结构向下弯曲,但在即将要接近地面的时候向上伸起,这种先抑后扬的感觉正是我们所追求的震撼和超越的效果,而木地板,软木板,3form板之间的在硬度厚度和透明度上的过度有使得整个作品有一种轻盈,自然又富有的感觉,不同的材质之间的穿插过度又恰如大自然的丰富和谐。


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共4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