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活动 >> 正文
米兰归来话陈设主题论坛(组图)

日期:2013-07-05 15:42:40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1126    

(图:从左至右台湾缤纷设计艺术总监江欣宜、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建筑师邢同和、马来西亚设计师协会前会长庄朱薇、萧大坤建筑与室内设计事务所萧大坤、聚向传媒总经理赵雪松)

2013首届中国(嘉兴)陈设艺术节于5月26日正式启动,来自不同国家的顶级设计大师和企业家汇聚一堂,共享盛事!

(图:邢同和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建筑师)

在城市中挖掘陈设精神

邢同和: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交流。我是一个建筑师,也是上海人。海派建筑跟上海的城市和生活方式一样,它代表两个城市包含一个建筑的含义,其中也涵盖着人的生活方式、人和建筑的紧密结合。所以说海派,就是东西方的交流,海纳百川。上海经历过一百年的风风雨雨,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怎样把世界的和土生土长民族的东西在上海生根开花。

上海人讲究的是风格,风格是什么?海派的,中西合璧的。我们要有格调、情调、腔调。

格调:比如在我们的花园洋房里,楼下是西式的,二楼是中式的,这样就搭得很好。第二个是精搭。一套房间、一个办公室或一个大厅如何做到精致?从软装到窗帘都是精益求精,把一些文化古董之类的、工艺品之类的、还有中西餐桌等混搭在一起。必须的都要有几件,有绘画、有照片、有工艺品,这都是每家、包括办公室里必备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居住者的文化水平、情调有关。这种小资情调就是当时的代表。

情调:对我深有体会的是,当时的上海--有钱的和没有钱的,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希望布置好自己的小生活,哪怕插几支花…实际上在过去的海派建筑里,用的大多是自然的东西,花、植物、小天井里养的一缸鱼…把低调的奢华用在现代建筑里,也用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工作里。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艺术修养,综合在一起才能做好的陈设艺术。

腔调:陈设艺术不是空谈,实际上贯彻着很深的艺术底蕴。这是一门创意无限的艺术类别,也是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艺术门类。

(图:庄朱薇  马来西亚设计师协会前会长)

在历史中锤炼陈设精神

庄朱薇:我先带大家了解一下马来西亚的历史和文化。马来西亚有三大种族,马来人、华人、印度人。马来人是从印度尼西亚移民过来的,华人也是移民过来的,印度人也早在17世纪时期就到马来西亚经商。我们国家的文化受了英国统治很大的影响。

17世纪的时候,马来西亚经商的,华人占大多数,马来人只是占了个边儿。马来西亚有13个洲,苏丹是他们的国王,虽然每个洲都不大,但都有一个王。他们之间的传统有些是不同的。对于色彩他们很重视,黄色代表着皇族,他们的黄色是很有讲究的,在我设计的过程中,第一样东西他们跟我讲,这种黄色就是这种黄色,不要用其他的黄色,而这些颜色都是从中国这边过来的。第二样东西,他们很讲究礼节。每一年都有庆典,是很隆重的节日。他们餐桌上的摆设很西式,以前的苏丹跟 英国关系很好,英国人来做生意,利用苏丹的权利获得很多利益。因为需要长期居住在此,他们房子的物品摆设、窗帘布置也都很维多利亚式。

除了苏丹以外,我们中国人在17世纪也移民到马来西亚。有一部分中国人是从商的,他们很注重刺绣,也喜欢佩带金银首饰。在吃的方面很讲究,融合了中西和马来的文化,有酸有甜,每一样东西都做得很精致。现在马来西亚这种文化正在慢慢失传,不过还有保留的,也就是在马六甲,还可以找到这些文化。因为他们很有钱,在摆设、装饰方面也挺注重的,他们会从中国买很好的瓷器回去,大多数的图案是凤凰和花草。他们喝下午茶,银器都是从英国维多利亚进口过来的。这些人很会享受,女孩子在家里聚会,大家穿得美美的,喝茶聊天。我觉得他们对陈设方面特别注重,花、餐桌、银器的摆设都很有讲究,这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些东西。

  


第1页 下一页 末页 共3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