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活动 >> 正文
思考园林景观中的光文化(组图)
———光•建筑•生活系列沙龙之园林景观中的光文化

日期:2013-06-05 15:27:27  来源:China-Designer.com    作者:文_陈东 摄影_陈东     点击次数:1368    

主题演讲:

在主题演讲环节,荣浩磊先生、许东亮先生、TimirMohanty先生、沈葳先生、内原智史先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怎样通过照明设计使园林景观照明保持生态环境、文化特色,避免过度照明,遵循低碳模式发展,融入文化元素,使照明设计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到光文化的高度以及他们对于光文化的理解。

(图 荣浩磊)

荣浩磊:《形式语言与情感开关》

中国的城市景观照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照明用光从无到有,从暗淡到明亮。第二阶段是照明用光从亮到美,到有文化;第三阶段是从概念到实现,重视人文,借用历史元素形成区域的识别,关注人的心里情感反应来形成可解读的创意。

过去,我们追求的照明设计手法,主要遵循统一、秩序、对比、优雅、格调、品位这些普适的规则就够了。对于一些本体有文化元素的地方,我们只需要适度表达,只需要关注如何表现载体即可。比如,我做得奥林匹克下沉广场,其建筑本身就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表现:传统的建筑形式与现代的建筑形式。那么,针对传统的建筑形式,用光需要强调建筑细部和情境氛围;针对现代建筑形式,用光则需要强调机理,不需要用光产生“附加的形式”。路易斯康所过:“物是消耗的光”。在这种情况下,“消耗的光”可以自己形成文化符号,传递文化信息。但随着业主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追求文化的业主可能会觉得不过瘾,会要求更多,这就需要照明设计师更深入地了解项目所涉及的文化元素。比如,我做得镇江金山湖佛教广场项目,它因“白娘子”神话传说而成为著名旅游景点。这个神话的核心是佛教节戒律和世俗爱情的斗争。所以要考虑佛教元素中的钟、鼓等佛教元素,照明设计就应该用金色和红色统一强化。另外,发光地钻中直接加入莲花,这也是典型的佛教文化符号。

另外,我认为商业文化也是一种文化,所以经济的元素在设计里也不用特意去避讳。我们要从技术的层面实现照明文化,免不了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分析,包括客观存在的现实和主观存在的心里需求。我认为科学的设计、逻辑的重要性要超过零散的掌握。

其实一堆案子,文化的表达最终是一个情感的“开关”,这是设计的难点和注意点。因为受众的背景不同,同样的场合会导致不同的情感,反过来要引发特定的情感反应,不同文化背景和审美取向的人需要不同的“开关”。所以,行业的发展要求我们用光提供更为全面的价值。我们关注照明行业,还是要关注这个行业的价值在哪里。我希望照明设计师能够用科学的态度去做设计的工作。

(图 许东亮)

许东亮:《用光的文化论》

景观有文化吗?文化与我们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国度都有每个国度不同的特色文化。光是没有文化的,但光附在物体上就变得有文化了,不同的光附在不同的物体上、景观中所产生的文化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内部的外露照明方式,功能光是主导;外部的表皮照明方式,装饰光就变成了主导。其实,很多功能性照明产生的光也可以形成非常美的景观,并不非要是景观的设计才会形成景观。

 


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共5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