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设计师访谈 >> 正文
邵红升:设计的使命(组图)

日期:2012-12-27 12:04:42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2172    

我之所以近些年会特别致力于工业园区、科技园、企业园区和企业办公的设计,这是因为,我越来越意识到,当中国制造业开始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的这些实体经济所需要的载体,还远远不足。我在参观了很多国外的工业园区以及企业总部后发现,虽然我们国家的很多现代标志型建筑在数量甚至已经超过国外,但国外和我们的理念不同,它们更注重保护历史建筑,所以新建筑少,而更多的精力则投入到真正从设计入手去改善环境和社会意识。像德国这样的国家,其工业设计,以及工业厂区的设计,都到达了很高的程度。他们在发展工业厂区的同时,也对老建筑的更新,甚至是区域的再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回国以后,一个契机让我接到了一家医疗企业办公园区的项目。他们当时提出风格简洁,同时要体现设计理念的要求。这个项目的设计最终获得了甲方的认可。之后,我又相继为这个企业做了其他四个办公园区。通过这个契机,我开始有意识地在网络媒体上推广我的现代工业设计,以及现代厂房与办公设计的思想理念,受到一定的关注。我没想到,中国的工业企业家们其实太需要设计师为他们的办公厂区进行设计了。这些企业往往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要把国外的先进理念引入进来;要在当地建最好的工厂;要使理念和世界接轨。这也恰恰反映出这些企业在设计上的高度诉求,从而打破了对工业及办公园区不需要设计的传统观念,将现代工厂的办公建筑与空间上升至品牌高度,即将它们作为展现企业形象及文化理念的载体。因此,当现代化的厂区一旦到了一定品牌高度的时候,它所需要的办公建筑与空间、研发中心、职工餐厅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等,都被贯彻了一套营销系统的理念——最终体现为:客户到我工厂参观,这里是体现我实力的最好应证。

(以上图片为新华医疗科技园C区(一期)规划与建筑设计)

我一直把包豪斯的设计大师作为自己的榜样,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始终怀揣着一种责任感。

在德国,即使是人口仅有几万人的小城镇,凡是有台阶的地方都会在楼梯边上安装一个轨道——类似于折叠的小电梯的装置,在自动按钮的控制下可以很方便地让残障人士通过。而国内却很少能看到这样的情况,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设计对人的尊重不够。也可能,这样的设计一年也用不上几次,但是做设计的考虑是基于对人的服务,让残疾障碍人士也享受到设计带来的方便,这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设计和商业化的操作模式并不矛盾,实操中要把问题考虑得更细致一点,踏踏实实地做设计,特别是要考虑到自己的设计所面对的人。像在设计镇江一个连锁餐厅项目的时候,我跟业主沟通后,确认从用餐者的角度出发,把两者的需求相结合,而不是一味地去迎合业主的要求。

(以上图片为镇江佬土鹅肠火锅餐厅)

人性化也是工业生产空间以及办公建筑与空间的核心问题。人性化有一个极端反面就是工人荒,反映了企业缺乏真正人性化的管理。从很多欧洲的经验中我看到,不同的企业虽然在管理上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人性化。在建筑上切入时,起居、住宿、吃饭、午休,都变成非常重要的环节,被纳入到整体设计中。对企业来说,整个上班环节最需要的就是中午休息。过去的企业办公楼中,我们虽然也会看到绿化,但和人没有发生真正互动,而只能变成看的景观。而目前,我们会发现,很多企业的办公楼以及园区都穿插了很多可以与人互动的休闲设施以及景观小品,让员工可以真正放松下来。以法国的新区拉德方斯为例,这里是巴黎办公最集中的区域,写字楼的密度很高,办公的人也特别多,而他们中午饭后都会在中心轴处的公园内休闲。当初设计师在规划时特别从凯旋门为起点设计了这条中轴线,将公园纳入其中,并且在景观设施上做得非常丰富。从而,公园变得不只是看的,而且还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地方。这样就使得员工在下午的工作效率反而可以提高。而反观我们今天的很多城市,由于地皮贵,反而忽视了绿化,特别是绿化和人的互动,由此造成了很多员工的职业病——吃完饭就回到有空调的办公室里,这样对人的身体健康也很不利。从这些细微处可以看到,我们的人性化设计还是相差很大的。目前我在做的一个办公项目,对原来的餐厅进行了改造,使之转化为接待中心的功能,并且连接着户外的水池,水池边有阳伞,形成公园式的休闲场所。这样,就使得员工得以在午饭之后,可以做在那里晒太阳、休息、聊天等。

  


第1页 下一页 末页 共5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