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设计师访谈 >> 正文
董治年:混沌世界下的人文主义

日期:2012-10-11 17:45:20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2910    

设计环境大对比

所有西方一线建筑师都面临一个问题,在西方没法做地标性的建筑,于是跑来中国实现自己的设计,中国就像是试验田,这就代表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在发展中国家这是一个商业行为政府行为,需要建立一个地标性的建筑,需要大量的媒体去捧,所以需要“地标”,越怪异越好。而西方不是这样,西方盖一个建筑首先要得到老百姓的同意,要签字要成立委员会,就因为这一个原因让西方要建立一个富有张力,富有设计感的建筑是很困难的。而在中国很容易,所以大量的西方设计师现在都选择中国,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现在到处都是地标性建筑。 

再看景观设计,西方景观更多的是在不变的环境中进行一种调剂功能,而中国不是,中国是拆了一大片建一个广场,或建一个公园,所以中国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还能难说。中国的设计不是为了宜居而做的设计。可持续性发展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的发展,而我们应该更多的去考虑一个空间过了50年,100年以后还有没有人在使用,这是设计观念上的可持续性。 

 中国式试验田

中国就像是试验田西方建筑师的试验田,有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建筑在这里拔地而起,这代表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在发展中国家这是一个商业行为政府行为,需要建立一个地标性的建筑,需要大量的媒体去捧,所以需要“地标”,越怪异越好。中国思想与文化是社会的发展是脱节的,这需要过程,但是它正在成长,设计观念的影响有很多的原因。

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的设计进入了瓶颈阶段,但其实要学习设计史会发现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是对西方设计的模仿,其实它也有这样的一种过程,比如对日本传统建筑的排斥,一味学习欧式建筑,现在去日本还是可以看见还保留着很多欧式的建筑,它也有这种迷失的过程。但是在现阶段来说日本至少有一点是超越中国设计师的,它很快在盲目学习西方设计师的同时找到了本民族的特色,既不属于完整的传统意义上的东方,也不完全模仿西方的折中式设计,但是它的本质又是很东方的。

中国的设计实践在不断的往前赶,但是中国的设计观念还是处在一种相对落后的阶段。包括中国的生态环境也要考虑可持续性的发展,而不能等到出现之后才开始想解决的办法,就像地震一样,要有预警措施,而不是仅仅想着去补救。 

 欧美式有机体

欧美城市规划把城市做为一个有机体,就和人的五脏六腑一样,相互之间是有关联关系的生态系统。在法国特别容易迷路,在北京不会,因为北京是一种纵横式的环状规划,但是法国是基于对老城市的尊重,对老城市的扩建或微调,所以它的迷路是很正常的,甚至这个是巴黎这座城市独有的特征。这样一种特征在现代理念来说是一种好的现象,中国现在所走的是西方现代主义的道路,而西方现在已经开始在反思现代主义,开始走向更庞大的后现代主义时期,而后现代主义时期最大的特征就是人的关怀,对生活的关怀,甚至是对老传统,老建筑的关怀。  

类型不同分工不同

在西方设计师分为很多个类别,有很成熟的商业设计师,他专门做商业性很强的项目。还有一些我们所认识到的大师性质的,像库哈斯、扎哈、贝聿铭,他们的设计是带有一种对文化的反思,对社会的触动,现在的问题只能说明中国第二类设计师太少了,普立兹奖为什么今年会把奖颁给王澍这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王澍并不是在商业上很成功的设计师,所做的并不是很大的项目,不是城市地标性项目,他把自己标榜的是一个文人,他把设计提高了一个层次,是具有东方性的项目。一个好的设计必须要有人参与,并且是很和谐的参与,而不仅仅是标志处在那。 

其实设计虽然点很小,但是它折射的就是社会,这个是我从福哈斯的思想里面学习到的。我觉得福哈斯的伟大,就是她从来没把他当成是一个对形式关注的设计师,他认为他是一个对社会很有作用的思想家,但是这个是很了不起的。  

设计师生存状态对比

在中国要当一个好的设计师其实很难,我接触过很多的设计师或者设计公司的老板包括员工,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他们并不认为做设计是很有意思的事,他们做设计更多的是为了生存,如果把设计仅仅当成是一种生存性的行业,那他设计师对设计的追求或者是设计的责任是很难去要求的,因为他现在还处在温饱阶段。

而西方的设计师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首先设计师的素质很高,第二设计师的收费很高,第三设计师的话语权很强,第四设计周期可以拖很长。中国设计师的短周期性密集型劳动,低地位导致最后的设计怎么体现价值?设计师已经从创造行业“下降”到服务行业了。  
 


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共3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