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活动 >> 正文
“设计·生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沙龙(组图)

日期:2012-03-30 14:32:24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2620    

主持人:感谢张明杰先生为我们带来的装饰分享,其实张明杰先生讲了一个观点我觉得印象很深刻,我觉得有机会跟张明杰先生在一起交流。下面有请我们CIID资深顾问饶良修先生。

(图 CIID资深顾问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 副总建筑师 饶良修)

饶良修:在去年的年会上我们中国建筑学会做了重要的讲话,其中提到了要记住城市的迹象越来越像西方的城市,我们的建筑风格越来越潮,而缺乏我们的地域特征和民族风格,当前有三种倾向,这值得我们警惕,一种是是迪斯尼风,还有是是拉斯维加斯风,我认为这三种风已经在我们这发展,我们应该研究我们建筑历史的优良传统,我们去创造出具有文化特性的,具有艺术魅力的建筑。我们CIID中国室内建筑,2012年第二期对宋部长的讲话有很深的印象,2012年CIID五个层次巡回中国地域文化设计师分会,中原文化,品牌文化展开对话。CIID会员会刊中国室内由原来几个人办刊变成了大家事大家干,每一期由不同的会员,设计师,发行了这两期看,会刊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除了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初稿内容有了他的动态,咨询,会员案例,新增设了分享和关注等突出了学术团体期刊学术风格。我们所有的设计师,积极参与到我们学会学术活动中来,活跃我们室内设计的行业的学术交流,带动我们国家的室内设计前进。

主持人:本来这一次演讲要邀请我们饶公讲很精彩的话题,我们也不会就此的放过饶公的精彩分享,以后我们会安排请饶公为我们讲企业会刊的内容,还有他的经历和体会,期待以后跟饶老师一起分享。下面有请我们朱小地先生做精彩的演讲。

(图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院长  朱小地)

 朱小地:各位领导,各位室内设计的同仁们大家下午好。受我们丽贝亚公司的邀请,包括我们室内设计学会也是跟我们建筑设计师很好的关系,今天也是非常高兴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近年来的事例。

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建筑师不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我在清华的时候学的是建筑,我想老师可能把我们都带进了建筑的方面,但是我觉得怎么做室内设计,在后面逐渐随着工作的延伸,接触一些室内的设计工作,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难。

但是我觉得要谈到室内水平,或者是什么是室内的空间的设计,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话题。我选了一句话,刚才讲到个性,我们大家都在讲这个个性,或者是大家都在追求什么是个性,我觉得这一点非常的重要。也就是说过去我们讲到的文化的思潮,风格,以及到我们人个性的思想,最根本这样的人要落到一个形式上。

这一句话是说个性化充其量是做什么,为个性实现依据,为假象而定的设计,我觉得包括建筑师和室内设计是我们做一样的设计,就是面对一个项目,面对一个设计任务的时候,你应该怎么样回答设计的问题。我经常问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把这个真相能够认为设计存在一个真相的话,谁来回答这个真相,我们都要用这样的问题追问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的做设计。我们如果天天用假象欺骗自己的话,我们导致的只能是对社会负面的影响,我们中国的建筑行业领域,是不是真正能够有人去研究,或者是真正能够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否则我们在这么一个假象的环境中做设计,我讲的核心问题节是我们的形式是如何判断的。

室内设计,或者是我们建筑设计,其实我现在越来越放弃了以前学习的东西,或者是已经感官的东西,或者是通过到外面转一圈看到的东西,我觉得越来越想放弃这些。这些东西是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是不是真的用来完成设计任务,这是我一直思考的。

设计实际上我理解包括室内设计,我理解真的是我们自己对这个空间,对这个任务的理解,我觉得基于这样的理解做一些设计可能更真实,更具有想象,我们到底能不能放下思想束缚的东西,去做一个真实的思考和设计,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个项目是介绍多年以前做的一个项目。一个是北京有一个秀吧,耗费了我三年的时间,大家可能知道在这个东三环西南交有这个地方,这一边是248米的超高层,在这样的环境下能不能做一个酒吧的功能,形式上一定要有特殊性,后来我们提出来一个设计,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空间的关系,因为这个建筑是美国建筑师设计的,他的观点非常明确,上面有一个大的空调的部分。

这样三个高层的建筑和这么一个小的建筑合在一起,同时这三栋建筑和周围的建筑能不能把他们建筑的空间可以对应在酒吧这里面,我用的中国传统空间轴线对位的方式来体现小的建筑周围大的对位,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大家都知道轴线上面的建筑,可大可小,但是他通过轴线的时间轴来建的。这一边是超高层,这个楼线关系是直接从这里倒过来的,也就是说轴线再有一个转合,就是一次转和过来这一边对应这样的效果。当然强调轴线的空间对立。

怎么过这个酒吧的形势呢,我们也采取了一些专家的意见,宋氏建筑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外墙建筑都被推倒了,就是形成比较空的,还有一些现在的传统建筑,在用的案例。最终按照传统的柔线关系,通过每一个空间回到宋氏样子里面寻找他的原形,形成一个酒吧的特点。因为要把这样的房子坐起来,对我们建筑设计院设计师讲还是非常的困难,因为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基础,要不断的通过学习把这个房子做起来。

大家看到这些玻璃的地方,尽量让他可以通透,通过这个玻璃隔山还有墙的片断把这个房子进行一个定位。还有这个图纸,模型,研究这个建筑在不同的高度他是钢结构的,所以很多地方都已经变化了,因为他是消防需要钢结构,外面包木这样的方式建造的。钢结构实际上他是很好的表现力,直接用钢结构做这个传统设计来表现传统建筑的形式。

2008年的时候应该说现在在北京晚上很多人去这里消费,但是现在糟蹋不成样子了,可以看到我选了几张照片,这个建筑北侧这个超高层完全是一个空间,这两个可以看到高层建筑和低矮的单层建筑他是能够和谐在一起的。因为中国的院子跟周围的环境有很好的关系,这是国贸三期和国贸二期。中间这个小的院子可以看到超高层建筑。

室内建筑是要用光,光线在这个设计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我想这个建筑师真正可以做好,光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的光线还有夜间照明的关系就是真正的图片出来跟白天有一样的表达方式,这个是在设计中强调的一点。

这是舞台,这是从缝隙中看到酒吧的场景。晚上照这个灯是国贸三期的效果,应该说室内主要的结构就把这个梁架出来,就是很准确的感官酒吧的氛围,不需要过多的用一些装饰的东西。

梁架都是用木材把钢结构包装起来,包括木板之间的接缝,这也是一种变化。东四环那个大街,这原来是北京铁路局的仓库,在北京市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了建筑的可能性。这是一层的老房子,南面还有一个一层的房子,西侧还有一个比较狭长的房子,外面这个地方由于这个道路还没有拓宽。怎么做这个设计呢,我仍然是用四合院的方法处理,这个方法可以看到从入口进来,这个口如果直接进来就一览无余了,所以我从传统四合院从南北方向发展,进到这个接待处,在这个二层小楼之间增加了一个地方。等于是把内部的功能进行梳理。

这地方是四合院厨房门前面的门,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表演台,这地方原来有一个酒吧,画廊也可以开出来,人从这进来是接待,后面是卫生间,这是更衣间,从这一边有一个通道进来,这是酒吧,这前面过来是到画廊,所以看到这些地方,因为他的建筑比较小,从这个道路进来的时候空间怎么过渡到这个小巧的建筑里面来,需要一些变化。使这个人的心里有一个过渡的空间。

我刚才讲也是体会像会所应该给人家一个什么样的感受,而不是简单的可以有的想法,简单的材料用到这里,这是很简单的设计。工地建筑非常的重要,从里面看这是一个不锈钢的风铃,有风的时候可以碰撞有一些声音,做成那个风铃可以发出比较悦耳的声音,那个材料不是简单的花一点钱买不锈钢的钢管就可以了,那个声音不行,所以甲方不愿意掏这个钱,碰到以后这个声音并不是很好听,这个想法是很好,但是要实现是很麻烦的事情。

这一边是外面进来的时候看不到这个空间,这是磨砂玻璃形成的,用的钢丝连的材料,人从这边过来可以隐约的看到院子里面的景观。这是晚上看到的景象,这是为了外面的人进来的时候向两边走。

空间的层次感,可以看到南边的院子,这是中国的建筑物特有的风格,我想强调的是庭院层次化。其实这个房子上面的材料,这些玻璃的料框架都是非常细的,因为甲方他是不愿意花钱,所以用的都是宽料。里面都是艺术家画的画做一些展览。场地上有很多大树,这些树中间有一个走廊,通过这个通道可以进来。这是室内接待的,一进来以后是一个小的片断,右侧是柜台,这一边是存衣服的地方。

这是室内和室外,或者是说设计并没有简单的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其实是结构和情知结合在一起,这个墙面是窗面,上面是一个玻璃顶。还是依托我们建筑设计室,这个大概是15米宽。后面是吧台,用到的是碳砖的收藏,晚上这个光打进来,就显得非常的好看。这是门楼的收藏,门楼放在这,由于屋顶的高度不够,把这个放下来,有一个玻璃的通道。设计这个展板的门正好可以转到墙壁上,上面还有挂的装置。

总的讲,实际上设计师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我们不是给自己做的,自己表达什么让别人可以看的懂,是设计本身的东西。谢谢大家。

 


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共4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