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小川-法国Janus双面神大奖得主的奇幻世界(组图)
日期:2015-08-21 12:52:00 来源:China-designer.com 点击次数:1
法国Janus奖于1953年由法国设计学院在巴黎创立, 是与Red-dot(红点奖)和iF(汉诺威工业设计奖)等齐名的全球工业设计顶级奖项。只颁发给工业制造产品、消费品和社会公共设计领域内的最具创造性的产品设计。2014年三位中国设计师首度为国获此殊荣,其中便有我们今天主人公——鲁小川。
鲁小川,他始终追求如何做最本土化的中国创造,他最擅长将最中国的东西做成最时尚的设计,而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师,他更像一个品牌顾问和品牌策划者,陪伴着他所策划的品牌一同成长。同时,他也是一个怀揣梦想的设计师,他的公仔“LULU” 在2014年成为了法国JANUS双面神国际设计大奖的全球活动形象。
记者:LULU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想要做它?
鲁小川:我一直都很喜欢动漫,不仅是lulu,其他的很多动漫的形象在我脑海里都也已盘踞很久,很想把他们做成中国自己的机器人,让中国的小朋友玩的不是美国变形金刚,日本的机甲战士,而是有中国自己文化的机器人。比如说关于中国十二生肖,龙、兔子这些,其实我都画过很多手稿。我们一直在尝试将LULU 做出来,它是目前第一个成型的作品。
它不止是一个机器公仔,可以承载很多功能,有自己的思维。它被法国JANUS双面神国际设计大奖赛选为当届全球活动形象,这让我觉得荣幸,就好像自己的孩子的到了大家的认可。
记者:lulu这么受欢迎,现在量产了没有?
鲁小川:其实并没有,有一些厂家来和我谈过,有人想把它买去做天气预报员,也有房产开发商想买它去放在售楼处给人讲解楼盘。我会觉得很怪,LULU就像我的孩子,我们之间的关系无法割舍。我还是希望它是孩子喜欢的东西,能够陪伴小孩成长。
比如家长不在身边的时候,它可以给小朋友讲故事,陪他们玩耍,还可以将孩子们的实时动态传递给远方家长,这可能是我希望它最终成为的样子——成为每个小朋友家里的伙伴。
记者:所以是市场化过程和您的理想有偏差?
鲁小川:不止是功能定位的偏差。更大的难度在于资金的限制,从设计稿到如今落地初期,我们已经整整经历了两年的过程。它的材质,每个能动的关节,以及主板等等,真的是个很大的投入过程,只能靠单薄的力量一点点向前推动,很难去把它量产,或者做商业化开发。
▲鲁小川手绘作品
我们可能会去想,lulu的世界会怎样,它与我们人类世界的交往交流方式一定不同,那么它们如何传递东西?它多大了?有没有自己成长的故事?这些是我们在创意方面可以去不断推动的。
▲鲁小川手绘作品
我们可能有这些想法,每个人都可以在画出一个自己的lulu,拥有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个梦……
▲鲁小川手绘作品
我们可以更多的推动这些创意方面的工作,但如何商业化、市场化,该怎么定价,这个需要各种力量加入才能办到。
▲鲁小川手绘作品
记者:作为设计师品牌其实只有设计还远远不够?
鲁小川:只有商业化,设计品牌才能成功,这个我们非常清楚。设计品牌是个从无到有,需要长时间积累和沉淀。你看《大圣归来》,这么成形的故事,想要做成一个精品,也积累了8年……
一旦形成设计师自己的风格,那么品牌的延展面就很宽,机器人、家居产品、服装、包、鞋等等。只是现在投入在做设计师品牌的,还不够多,产业配套服务也不够完善。支撑还太少,所以走起来很辛苦。整个这个过程,不是一个人可以办到的,设计师作为个体真的没有精力去把它市场化的推出。需要更多金融、资源一起来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但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坚持下去,做成中国自己的设计师品牌,这样才能给更多做设计、学设计的人希望。也才能让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承下去,我们为什么要去学老外的十二星座?我们有自己的十二生肖。
▲鲁小川手绘作品
设计,源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许只有始终保持孩童般美好梦想,才能让设计越走越远。
鲁小川-Tranelu
鲁小川文化创意创始人
LBY集团总设计师
受邀参加中美五十并赴纽约华尔街参展
(与会人员包括Tony Chi、Kumi Yamashita、Joachim Pissarro、Stanley Casselman等)
受邀参加法国国际JANUS(双面神)设计大赛并赴法参展
大连理工大学客座教师
荣获2015中国建筑装饰艺术作品展•金奖
荣获2014筑巢奖娱乐空间设计•金奖
连续三年荣膺金外滩奖
设计作品被评为当届JANUS全球活动形象
《INDESIGN》封面人物
《INTERIOR DESIGN》封面人物
《FRAME》(总第96期)专题人物
出版《设计帮-商业娱乐空间设计流程解析》
《搜狐》家居频道专访人物
《PC house》专访人物
《中华室内设计网》专访人物
2013-2015荣膺上海国际室内设计节 “金外滩奖”
2014届《大师选助手》活动评审团评委
《中华室内设计A963》专题采访人物
中央电视台《交换空间》栏目受邀设计师
CIID-中国设计回忆录•学术年会特邀策划嘉宾
(责任编辑: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