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焦点 >> 正文
2021乡村振兴设计大会(直播)(组图)

日期:2021-12-11 11:07:00  来源:广州设计周        点击次数:0    

【导读】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元年,在这关键的阶段,我们来共同探讨设计引领乡村振兴的前沿趋势很有意义。

时间:2021年12月10日下午

地点: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一楼17号馆论坛区

主持人:现在正式开启今天下午的乡村振兴设计大会的环节,首先卧位大家介绍我们到场的各位嘉宾:

万里红  广州设计周公益特使;

高柳风  科技特派员联盟  执行理事长;

全勇  China-Designer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CEO;

赖军  墨臣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总裁  北京墨臣建筑设计事物所创始人/董事合伙人/设计总监;

阿森  新藏式空间设计引领者,藏式民宿品牌“和瑞院子”创始人、新藏式陈设品牌“吐蕃贡坊”创始人;

唐色芳  园丁鸟房屋科技总经理;

黎国林  广东大宸设计合伙人,中国地产设计大奖评委、金盘奖评委;

梁滔  跨界策展人、广州展览装饰商会副会长,商协会的组建及行业标准的制订人

胡曼莹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IDC国际设计中心总建筑师;

梁田  资深文化产业投融专家,佛山市禅城区影视协会秘书长,佛山市停车场行业协会发起人;

孙妍  阿奇找找&物料图书馆联合创始人;

郎杰  维也纳声学机构创始人;

王大鹏  构易设计院副院长;

陈城  景森设计集团设计总监;

柯昊昂  彩构家创始人

林凡  车库盒空间策划有限公司创始人,车库空间设计发展推动人;

钟山  科技特派员联盟绿色建造专委会的执行秘书长;


谢谢各位嘉宾的莅临,我是今天这场活动的司仪,大师工作研究创办人李有为,当然也是我们这个指导机构国隆科技特派员创新服务联盟规划与设计委员会的秘书长。希望今天能给大家一个很好的内容导引。

接下来我们邀请主办方,广州设计周公益特使万里红,代表广州设计周给大家致欢迎词。


万里红:谢谢大家!各位来宾,天南地北的设计师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广州设计周公益特使万里红,非常感谢大家在疫情之下来到广州设计周,谢谢你们给予设计师的这份厚爱,很有幸跟大家在2021乡村振兴设计大会见面,我谨代表广州设计周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广州设计周一直关注国家战略,关注乡村振兴,作为本次乡村振兴设计大会的主办方之一,希望能联合国农科技特派员联盟、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等专业机构,共同办好本次大会,为国家的乡村振兴大业添砖加瓦。

其实我们去年设计师也做了一个设计为民生,得到了广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我觉得我们设计师真的要参与到这些设计为民生的活动中来,为民生做发一份自己的光,谢谢设计师朋友们。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并希望各位来宾有一个愉快的广州设计师之旅。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红姐,请入座。

接下来有请科技特派员联盟执行理事长高柳风为我们致词。


高柳风: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出席今天2021乡村振兴设计大会,我是科技特派员创新服务联盟的执行理事长高柳风。

在此,我谨代表联盟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各界精英嘉宾朋友们表示敬意。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元年,在这关键的阶段,我们来共同探讨设计引领乡村振兴的前沿趋势很有意义。

今天我很想和各位一起探讨三个话题,1、科技特派员和乡村振兴;2、乡村振兴和设计师;3、设计师和科技特派员。

这三个关系很有意思,首尾相连,环环相扣。我县从第一个科技特派员和乡村振兴的关系谈起。

说起科技特派员,也许在座的各位还有些陌生,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来历,这要追溯到22年前,也就是1999年,为破解三农难题,福建南屏市选派农业技术人员下乡成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起源。2002年习总书记当时任福建省的省长,在《求是》杂志上刊登文章,指出科技特派员是对新形势下农村工作机制的创新,也就是这一年科技部党组决定在下等西北五个省市进行试点,宁夏当时有很多的创新探索,比如说开创了星星、月亮、太阳工程,做了一整套很有创新意义的宁夏模式,2004年在全国扩大试点,也在全国范围内创造性地形成了浙江机制、重庆双十百千、辽宁科技特派团、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等等百花齐放的创新机制和模式。2006年科技特派员制度也获得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支持。

随着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实践如火如荼地展开,到了2009年,科技部、人社部、农业部、教育部有8个部委联合出台了文件,在全国启动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从2012年一直到今年科技特派员已经先后8次被写入中央1号文件,到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科技特派员制度,也是从国家和法律的层面确立了制度的安排。

时间继续发展,到了2019年,也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据官方统计,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累计超过84.6万人的科技特派员,在2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习总书记也专门做出了重要指示,他评价科技特派员队伍是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今年习总书记在福建考察的时候说,科技特派员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人。

也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科技特派员的制度,在各有关部委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作为全国性的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社会组织,北京国农科技特派员创新联盟于2016年成立,这几年联盟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主要是围绕科技特派员方位地赋能开展了很多的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培训、交流和跨省区考察、团体标准推广这些事,同时联盟也聚焦县域经济,深入到河南、湖北、宁夏、云南等等多省市进行调研考察,也组织了全国涉及农业、工业、金融、文旅、设计、品牌、数字化、碳中和等多领域的专业人才成立了全国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进行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助力全国县域乡村振兴活动。

在推进全国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过程中,联盟也和很多的单位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优品、国家现代农业帮扶联盟、世界绿色组织、光华基金会、农科院、农基院、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中国环球公共关系有限公司等等。这些都是联盟的战略合作伙伴。

了解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历史,想必大家也非常清晰了科技特派员和乡村振兴的关系。

第二个,我想简要地谈一谈乡村振兴和设计师的关系,在乡村振兴元年,也就是今年,标志着乡村振兴从扶贫、脱贫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智力的投入,在座的设计师们无论是从事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规划设计、绿色设计等等,在乡村振兴的事业中都将大有可为,市场机遇和发展前景都是巨大的。

最后,我想再回过头来看看设计师和科技特派员的关系,正如我之前介绍的,20多年来全国已经形成了遍布30多个省、1000多个县,将近百万的庞大的科技特派员的队伍,也就是在农村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行动,在乡村振兴中需要设计师,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科技特派员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者同样需要设计师,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的设计师们恰恰也是不可或缺的新时代的科技特派员,就像我之前介绍的,科技特派员联盟是一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资源聚集平台,广大的设计师可以通过服务科技特派员、成为科技特派员,在这个资源整合和共享平台中寻求到新的商机,为个人事业开辟新的天地。

最后联盟也诚邀广大设计师加入联盟,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宏伟事业中来。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高理事长,科技特派员联盟或者科技特派员这五个字现在已经成为在乡村振兴领域,因为习总书记的支持和倡导,成了金字招牌,也希望我们设计师通过一些了解和今天我们的一些活动,大家都成为我们国家重大战略乡村振兴的科技特派员,再次感谢高理事长为我们致辞。

第二位指导机构代表致辞,因为疫情原因,他没有来到现场,给我们做了一个视频,就是北京光华设计基金会秘书长张琦,光华设计基金会是我们国家现在的国奖“光华龙腾奖”,它是由国家正号的奖的主办机构,秘书长张琦老师为我们带来一段致辞,请播放视频。

张琦:热烈祝贺2021广州设计周乡村振兴设计大会的召开,特别感谢相关的实施机构和参与的各位伙伴,特别期待这次会议可以用设计带给乡村振兴新的希望和力量。

乡村振兴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乡村的振兴需要在产业的振兴、人的成长和发展方面去取得新的一些突破和路径,设计一定会给乡村振兴带来新的希望和业绩。谢谢!

主持人:言简意赅,也希望大家关注北京光华设计基金会,关注光华龙腾奖,因为我们这一届的奖项国际国内的都很多,但是真的能够得到国家支持的,比如说深圳的人才得了光华龙腾奖,它大概能得到500多万的利益,广州其实也是,希望大家关注光华基金会,关注光华龙腾奖,以及光滑龙腾奖对我们乡村振兴的关注和支持。谢谢大家!

接下来另外一位嘉宾也是一个视频致辞,他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小城镇开发与乡村振兴委员会秘书长田野。

田野:大家好,我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小城镇开发与乡村振兴委员会的秘书长田野,感谢乡村振兴大会的邀请,首先祝贺2021乡村振兴大会在广州的召开,其次是因为疫情管控的原因,原定的中国房协的某些领导和同事,这一次不能来到现场,我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及我们小城镇开发与乡村振兴委员会的情况。

中国房协成立于1985年,是各地房地产业协会和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市场交易、经纪中介、物业管理、装修方式、房产金融、法律等有关事业单位和有关部门资源整合而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目前有大概会员31家,小城镇开发委员会是协会初建时成立的两个分支机构之一,之前叫做小城镇开发专委会,2018年的时候响应国家号召更名为小城镇开发与乡村振兴委员会,本委员会为推动小城镇建设有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落实,为小城镇开发建设和乡村振兴概括总体规划实施策划、建筑设计、产业导入、人居环境改善、新闻支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和相关资源的投入,促进提升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中住房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水平,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信息服务,搭建合作平台。

在我们引导房企投入到乡村振兴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也看到了很多机遇,乡村的发展振兴不能单纯地靠资源和资金的导入,同时也需要发掘出自身的潜力和特色,住建部乡村建设司2019年发文,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共同缔造以五个维度为主题,分别是:规模、共建、共享、共行和共商为原则,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改善了人居环境,凝聚了社区共识,塑造了共同精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乡村是比城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更复杂,实现乡村振兴势必需要更多的专业开发、运营设计、建造工业等专业人士的深度参与,相互协助,我们希望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儿童科技特派员联盟,建筑与室内设计网、广州设计周等各方资源,共建乡村建造领域的资源共享和工作协同平台,也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专业人士和机构加入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最后预祝2021年乡村振兴设计大会的圆满召开。谢谢!

主持人:谢谢,为什么有这么多致辞,确实乡村振兴是基础国家战略,也是一个协同战略,希望在座的各位共同参与。

接下来我们再请一位致辞。China-Designer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CEO、WGDO绿色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全勇,作为发起机构代表为大家致辞。


全勇:大家下午好!应该是在一个多月以前,我和广州设计周的团队,我们在一起交流,探讨今年在广州设计周,如果我们一起做一个论坛,做什么样的选题和主题,但是当时我们有不同的选择,最后我们还是确定我们延续刚才红姐讲的设计为民生,往设计助力乡村振兴、设计引领乡村振兴这样的方向来做一些倡导和引领。

广州设计周也好,China-Designer也好,我们都是做设计师的平台,我们也有非常长期的好的合作。但是这一次大家也看到刚才几位致辞嘉宾,不管是到现场的,还是没有到现场的,包括待会下来的几位演讲嘉宾和论坛嘉宾,大家其实都是有一个共识,因为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我们作为推动设计师的交流和设计师的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的媒体也好,平台也好,我们应该去通过这样一些不管是合同的形式,包括未来我们的智库的形式,或者有更多的一些项目的形式,来引导设计师深度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和方向,所以我们今天待会请的几位设计师作为我们的演讲嘉宾,但是他们分别有不同的专业背景,有建筑、室内、产品的,但是他们有一个共性,他们不光是在乡村振兴或者乡村这个方向在做设计的工作,实际上他们已经介入到产业工作,包括运营、建造,包括内容方面的工作,所以我觉得乡村振兴是设计师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有特别大发挥空间,可能比以前在城市或者在地产这些领域有更大的成长空间,而且角色不用拘泥于原来作为服务方,作为乙方设计师的角色,可以由更灵活、更有想象空间的发展,也欢迎各位设计师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队伍,包括加入到科技特派员的联盟,一起来设计助力乡村振兴。

主持人:谢谢!乡村振兴这个话题说得特别多,但是我们也发现了有很多人已经做得比较多了,比如接下来的这位,所以我们接下来有请墨臣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总裁,北京墨臣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董事合伙人设计总监赖军先生,为我们带来乡村振兴中的设计驱动力,我们看看他们在实践中怎么给我们做到乡村振兴。


赖军: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感谢广州设计周,感谢主委会给我这么一个机会,非常开心来到这里跟大家来探讨设计如何引领乡村振兴,刚才也提到了,设计在乡村振兴当中其实可以做非常多的工作,我们看到的就是在这些工作当中实际上跟我们在城市里面做的项目非常不一样,因为本身在乡村,因为现在大家还是在一个摸索的阶段,同时也要求设计师除了设计之外,可以参与到更广阔的内容当中,我觉得一方面既是一个锻炼机会,同时也是展现我们全方位能力的机会,所以今天我想借这个平台跟大家来讨论的话题就是在乡村振兴当中,设计如何成为它的驱动力?

2018年大家都看到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上升到了一个国家战略,实际上我们在整个的乡村振兴的,设计进入乡村振兴阶段比这个还要早,我们是在2014年就开始进入来了,我在案例当中会跟大家一起来研讨,乡村振兴这几年成为一个热潮,大家都在去研究乡村到底如何去发展,我们在借助国际上做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发现像比如日本在乡村振兴,应该说比我们发展得更早一些,大家都比较熟悉日本的乡村,通过一村一品的政策,它实际上挖掘了它的特色,有非常好的效果。

这里面也可以看到乡村振兴实际上是三产的融合过程,因为乡村里面首先是一产,比如农业,二产是农业的加工,三产是包括文化旅游方面的介入。所以我们看到日本政府在当时也有很多的政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叫发展特色产业,把技术创新和创意设计,把它作为一个先导的作用引入到乡村振兴里面来。

像背后其实有一个地方,它其实是一个日本川端康成写的《雪国》那个大的区域,实际上这种艺术介入,艺术跟自然的结合,艺术介入乡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台湾,其实在乡村领域发展的也是有很多艺术介入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在台东县池上乡做的这种云门舞集,它在稻田里面这样的一种艺术化的活动,其实带来了非常高的影响力。

实际上产业振兴,我们刚才看到艺术介入之后拉动作用非常明显,我们也可以看到建筑设计在其中也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三产的结合到最后是要创造出新的业态、新的形式,包括新的经营主体和新的内涵。

我们理解乡村振兴的内核是要建立非常完善的一个产业生态,显而易见一产、二产和三产的有机结合,构成完整、可持续的产业形态,这是乡村振兴最重要达成的目标。

设计的力量在哪里?在乡村的建设里面,我们可以用很多它现在的存量房产进行改造和升级,然后运用建筑的力量、设计的力量创造新的场景、产生新的价值。当然我们为什么要提对存量的房产进行改造?因为现在在乡村当中有大量的废弃的建筑,实际上把它拆掉非常可惜,但是我们怎么更好地把它用起来,避免资源的浪费,一种绿色建造的方式。同时也在延续它地方上的历史和文化,产生更独特的空间和形象,它比完全创造一个新的场景可能更优价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空间和运营的结合有机地融合,在这里面我们认为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效果可以真正地成为乡村振兴的牵引力和拉动力。

今天是想在几个不同的方向上跟大家来探讨和分享,首先我们认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咱们在三产可以看到,在文化旅游这方面,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案例,这个案例就是刚才提到的从2014年开始,我们设计进入乡村,其实也是设计的上山下乡的活动,这个项目实际上是在北京市的密云区,在北京的最北边,密云的环境、气候和它的植被条件应该是北京最好的,它也是北京避暑圣地。

大家可能也知道密云这几年有一个古北水镇的项目,是乌镇的运营团队在运营,是在北方地区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大型的旅游景区,我们这个项目就在司马台长城和古北水镇的区域,离它只有两公里的一个村落里面。

这个项目本身我们可以看到周边有不少的旅游资源,当时我们被镇政府邀请进来的时候也是看到了它周边的旅游资源潜在的商业价值,当时我们进来的时候,古北水镇还没有正式营业,但是周边有很多很多的资源,比如说金山岭的长城,周边的森林公园、薰衣草庄园等等都已经相继比较成熟了。

为什么政府要把我们引进去?因为当地是司马台民俗村,是300多个家庭,每一家都是一个民宿,相当于有300多个小民宿,但是大家看这个场景,农村的民宿,尤其北方农村民宿的状况,所以政府就希望设计师下乡,能够去引领、提升整体民宿的水准。

当时我们也是属于被招商引资进去的,因为我们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们一直是在做建筑设计,所以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去施展我们自己的想法,毕竟是自己的项目,所以进去以后有50栋村里面盖的房子,当时是20年的租期租给我们,当时我们的想法就是把我们设计的理想在这个项目当中去体现,所以也看到整个这个项目其实现在复盘过来就发现其实我们当时有很多很理想化的设计,到现实当中其实是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大家看这个总图,这个村落里面其实给我们的50多栋房子是非常零散的,根本就没有一个完整独立的区域,这也带来以后有很多的管理问题,但是当时因为我们拿到的房产,因为是闲置的房产,所以它并没有成片、成组地在一起。

整个项目因为50多栋,所以我们一开始把它整体地装修出来,有102间客房投入了运营,因为在2014年的时候政府特别迫切地希望设计进来介入以后,把整个民宿的水准有一个大幅提升,所以当时给我们的要求就是在运营租金上面需要跟现有的民宿拉开很大的差别,因为当时我印象里的民宿一晚上的价格大概是100多块钱,当时这里面的想法是,你们要来,你们的价格一定要跟它拉开价格,不要跟它形成竞争,一定是错位竞争。后来我说一定不会,因为我们跟它相比,它是零成本,我们的成本非常高,我们设计里面有很多的概念融入进去以后,其实也有很高的成本,所以当时我们的定价就是800一间,后来我们整体运营的过程当中也发现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政府一开始非常相信,800块钱和100多块钱相比,提高了4、5倍,能不能运营下去?事实证明其实设计还蛮有力量的,我们在2015年正式营业,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介入到饭店行业,也获得过饭店行业的一些奖项,实际上这个项目是我们从设计师转变成一个酒店和民宿的投资经营者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觉得这个项目跟大家来特别有意思,我们是一个全过程的综合性的体验。

当然除了做设计之外,我们在设计产品,因为民宿大家看到,民宿实际上除了硬件之外,其实我们要提供的是我们的一个生活的理念,要把生活理念完全植入进去。

当然在做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有很多有意思的话题,最早因为我们租的那个房子是有两层独栋的房子,前面有一个院子,所以我们当时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觉得很困惑,因为面积比较大,如果要做家庭式的周末经济,我们觉得可能没有一个家庭能够住五间房,所以设计师当时的想法,我们有没有可能把一层和二层分开来做?一层大概两间房,二层是三间房,这样两个家庭分开入住,一个是从前院进,一个是从后院进,当时觉得这个思路很巧妙,因为本身200多平米,确实觉得没有一个家庭会有那么多人,我们想通过建筑空间上去解决问题。后来我们发现其实这个就是我们最大的失误,因为我们在运营过程当中发现所有人都不会走后面那个门,因为大家都是组团来的,而且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跟客户在沟通的时候,客户说其实你们完全没有必要做两层,把它分开,我们这几家人原来在城里面本来就见不着面,孩子也不能在一起玩,你们为什么要把它们分开?本来就是很好的机会,有一个大家共享的院子,几家人在一起,这不是很好吗?你为什么要把它分开呢?所以后来我们就发现有很多的视角,如果不参与到运营里面,不真正从市场当中来,其实你很难,因为设计师只是从建筑和空间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是我们要在生活当中去发现,我们的视角完全不对。

因为我们当时是2014年村里面和镇里面一致认为他们的外立面特别漂亮,你改改室内就好了,外立面不要动,但是我们发现很大一个问题,跟村里面其它的民宿长一个模样,完全没有识别性,后来做了很长时间工作才让我们可以在凉棚上面有点区别,在一层可以做一些装饰,实际上在做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是想把庭院的效果做得更好,因为本身无论你的硬件、室内的装修如何,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一个生活场景,因为在郊外大家其实更关注的还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几家人之间的互动,这是在市区里面完全没有的。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从设计角度并不成功的想法,因为最早我们设计师一开始追求的是后工业风,就是四混的墙面和地面,然后大家也都知道安藤忠雄最擅长的就是做四混,所以我们设计师脑袋里想象的都是安藤忠雄的那种四混,但实际上在乡村里面因为建造的能力根本做不到,所以那种四混出来以后的效果可能跟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另外四混的地面其实遭到很多的固定,很多客人进来以后说这个装修太简单了,怎么是水泥地面?而且确实有运营的问题,喝的呵叻时间长了,洗不掉,清理不了,渗透进去了,两三年以后,地面非常班驳,显得非常脏。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后来再重新去改造空间,大家看到这是我们在三年以后又重新去做的整理,我们用的实木地板,更换完以后马上客户来了以后说,这个档次高,比原来的效果好太多了,可以看到我们把所有的空间都打通了,最早的设计还是类似两室一厅的格局,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几家人共同来使用这个空间的时候,它会有不同的需求,年纪大的老人、孩子、家长其实都要有不同独立的空间,可以看到这个项目后来我们改造的是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去改造的,包括做一个小的阁楼,所有的空间是流动的。

我们想拿这个案例来分享的一个很重要的收获,在乡村振兴当中当设计师一直是在城市里面生活,要是进入稻香村设计里面,真正地要去从生活入手,拿生活的体验入手来做设计,否则这种非常不接地气的方式,可能在实际的项目当中就会出很大的问题。

这个项目因为运营过程当中发现很大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没有考虑到周一到周五运营的困难,因为所有的民宿其实都是周末经济,我们的项目在周末都是爆满的,但是鉴于北方的气候原因,大概有4个半月的时间,漫长的冬季,入住率非常低,如果在运营上只靠7个半月的周末,实际上运营的难度非常高,如何去盘活周一到周五的时段,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当时租的时候全都是民宅,没有大空间,没有聚会、交流的场所,所以后来我们又申请在这里面又租了一块地,想做一个综合的配套,这里面当时我们的想法就是把它的很多的文化、艺术内容把它引进来,包括把当地的一些特色的产品,包括文创、手作,把它都放到一个综合体里面来。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团建的问题,因为周一到周五其实是有很多团建的客户,但是团建的需求和家庭式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我们当时改的那个客房,因为每间客房都不一样,家庭来说没有问题,但是作为团建来说就很难去分配,房间有大有小,大小差别很大,一个公司过来以后,谁住大的,谁住小的,很成问题。

其实团建大家对住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它要有很多的活动容纳进来,活动的丰富性需要去体验,所以在这里面我们把所有的在周一到周五的需求,把它全部装到新的公共空间里面。

另外一个是在这里面我们也看到,在当前的这种趋势和潮流,因为实际上现在网络时代有很多大家的生活状态、需求,其实都跟以往完全不同,我们可以看到像酒店,比如说现在无印良品是从做产品出身,产品和酒店的结合,实际上也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思路,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我们是在打造一个全新的场景,在场景里面可以把一些内容做一个植入,所以我们的想法就是在这里面可以增加各种不同的收入来源,因为最简单就是客房收入,咱们是餐饮、娱乐,另外一个就是场地的收入,这个非常重要,因为要做各种活动,还有就是我们这种产品植入以后一个情景的体验,所以我们认为这种全分享的模式,一方面是可以让它产生特色,另外一方面就是让它有更多的渠道可以有收入来源。在这里面我们想象它是一个内容聚合的空间,在这里面通过这种体验、互动和分享来创造价值。


第1页 下一页 末页 共4页
分享到:
    凡本网注明“china-designer”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或"来源:china-designer.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